灵农传 小说(灵农往事100风雨无阻 一路前行)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殖技术 2020

风雨无阻 一路前行

——记灵武农场肉联厂发展见闻

张吉平 张文斌


灵农传 小说(灵农往事100风雨无阻 一路前行)

张吉平


作者简介:张吉平 ,汉族、1957年出生于宁夏中宁, 初中文化,退伍军人, *** 党员。1973年在灵武农场参 加工作,先后从事农工、炊事员、开票员、保管工作, 1991年起历任奶牛场党支部书记、肉食品加工厂厂长、 畜禽水产服务中心副经理,曾多次被公司、农场评为先 进生产者和优秀 *** 员。2017年退休。

当你走进现代化的灵农肉联厂时,你会看到宽敞明亮的屠宰车间,电气 化装配的生猪屠宰流水线,工人们在流水线规定的工艺流程岗位上熟练地 完成各项工序的操作,屠宰加工后白净的生猪胴体,伴随着轨道的运行源源 不断被整整齐齐吊挂在预冷车间的冷却排酸库内,不由得使我想起了近七 十年的灵农肉联厂发展史,回忆起几十年来一路前行艰辛奋进的历程。

岁月的时针拨回到1952年,当时农场成立了直属畜牧队,由韩子璞任队 长,从市场上购置少量的当地土种猪——八眉猪和一批架子猪,由何隆兴同 志负责饲养。当时养猪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农场职工肉食供应。1953年副 场长程焕卿从苏联考察回来,为农场引进一对苏联大白猪,开启了农场杂交 改良养猪历程。到1955年蒋生俊同志担任农场首任养畜场场长,这4年时间里,农场各站饲养员饲养生猪共出栏413头肥猪,并在猪场直接屠宰后供给 职工自食。

1956年伴随国家生猪统一收购政策的施行,农场生猪生产数量 快速增长。在完成国家派购任务后,按国家规定的价格自行销售猪肉。由 于生猪价格受供需矛盾的制约,货源充足时收购部门时常压等压级,出现 “卖猪难”现象。 上世纪70年代,农场成立销售组,由场财务室代管,主要负责农场职工 的粮油肉等副食的统一供应,对农场居民的猪肉供应实行凭票定量供应,数 量为每人每月1斤。当时生猪屠宰条件十分简陋,屠宰点后由养猪场搬到加 工厂院内西侧,之一次搬迁后的屠宰点只有一间房、一口大锅、几把刀具,屠 宰工人有刘成元、邢锡明、吴占荣等人,每月由销售组定时定点到各站(农场 各农业生产队)定额向职工家属供应猪肉。

1952年~1979年期间,农场共生 产肥猪96193头,其中上交72078头(活重5610350公斤),上交占生产总量的 74%,自食和零星出售活猪占26%。 1979年,生猪屠宰点第二次搬迁,迁建到现农三队简易楼南及13号斗渠 北边,共新建5间约120平米砖木结构的屠宰房,一口烧水大锅、一口4尺2 寸的烫猪大锅、一把屠宰长刀、两根木棍、几把铲毛铁锨,都还是最原始、最 简单的屠宰工具。生猪屠宰全凭人工操作,烫猪、铲毛、吊挂、开膛破肚,全靠 简单而又繁重的体力劳动来完成。当时的屠宰工有邢希明、陆迎春、张凤 羽、沈永芳、刘平生、刘金锁、张锡洪等人。刘成元任组长,负责人员安排、生 猪调运等工作,孟泽廷任保管,负责肉品的发放、配送工作。

同年,农场在银 川东方红剧院门前广场搭建了4间80平米的铁皮夹层活动房,在新市区银 巴路口租用空军雷达部队红蕾电影院西南角5间砖木房,作为销售农场鲜猪 肉的营业网点,12月份两个猪肉零售门市部正式开业,这是农场进银川城最 早开办的商业性销售农场鲜猪肉的营业点,也是农场产供销一条龙综合经 营的大胆尝试。当时每天由农场汽车队派刘金良师傅专门配送猪肉,每天 销售生猪10多头。产品上市后,很受银川市广大居民欢迎,每天天不亮就有 人排队等候购买。从事猪肉销售开票工作由朱桂兰、赵士义2人担任,销售 人员有邢锡明、张生国、伊富、陈万忠4人。

1980年,农场粮油肉销售工作归口到场计财科管理,4月份成立商业组,沈国钧、吕维金二位同志任正副组长,并负责商业发展和管理,宋万寿、王桂 英任会计、统计。当年农场取消对农场居 *** 肉凭票供应制度,并定点向居 民供应猪肉。年末农场生产肥猪头数9076头,其中自宰自销3334头,自宰 销售占生产总量的36.73%,猪肉销售商业利润2800元,缴纳税金2.36万元。 伴随着销售数量及利润的增长,1981年农场又在银川市文化街原十五 中附近增设了一个销售点。当时猪肉销售的 *** 是先开票,顾客凭票买肉, 下班结账清点肉票、监督销毁当日肉票。猪肉不分肥瘦带骨,统一价格销 售,银川猪肉每斤 1.17 元,农场猪肉每斤 1.14 元,猪板油 1.30 元,猪头 0.46 元,猪蹄0.28元。

当时销售店面条件很差,尤其是夏天到了中午12点后,铁 皮房内温度可达30℃以上,缺少冷藏条件,致使没有卖完的肉变味。销售人 员吃住及工作都只能局限在铁皮房内,夏天就像蒸笼,浑身是水,无法休 息。冬天房顶结冰,室内寒气渗人,条件十分艰苦。销售人员没有休息日, 如想回家就让送肉车等着,等肉销售完后坐在货车厢内回家,第二天一早站 在送肉车车厢内一并返回销售点。到了冬天等站到银川销售点时,脚都冻 僵到了无法下车的地步。为了节约成本减少人员开支,1983年简化了开票 卖肉的环节,改为销售人员直接收钱卖肉,对销售人员采取定任务、包损耗 (损耗率3%)的销售管理制度。同年,农场成立商业供销公司,并作出除国 家定购的农林牧产品由财务科销售外,其余产品由商业供销公司直接上市 销售的决定。

商业公司之一任支部书记兼经理由黄嘉璞同志担任,1984年 12月,吕维金担任公司经理,张凤翱担任支部副书记。当年,张吉平从营业 员岗位调回公司接替肉品保管工作,主要任务是确定每日屠宰计划,组织各 营业网点肉品配送、月末结账及监督与管理。1991年3月王平汉同志接替保 管工作,1992年袁义连接任屠宰厂保管工作至今。 当时农场在银川各销售点大多是临时建筑的铁皮房和暂租房,经常搬 迁,会直接影响肉的销售,没有长远考虑。但农场领导十分重视农场猪肉的 销售工作,农场商业公司积极调研市场,规划销售网点的布局,从1979年开 始的2个销售点,到1986年先后在医学院门口、唐徕小区、宁夏大学附近新 设网点,并在永宁、吴忠设点,共发展到7个网点。当时的管理、屠宰、销售以 及配送等人员达到20多人。

1983年由于市场的销售不旺等多种原因,为了节约成本取消了汽车的 配送,改成由陶军堂同志驾驶手扶拖拉机配送。为了提高行车速度,将手扶 拖拉机的皮带轮自行加大,驾驶员披星戴月凌晨3点钟从农场动身,到银川 灯光球场肉店8点钟开始卸肉,到新市区银巴路口肉店已是10点钟了。寒 冬腊月滴水成冰,驾驶员经常冻得手脚僵直麻木,有几次开车打盹差点开到 沟里,十分危险。就是在这样环境下,之一代屠宰厂的工人们为了能让银川 市民吃到农场新鲜放心猪肉,不畏艰辛,以保障市场供应为己任,硬是闯出 了农场商业产供销一条龙综合经营的路子,为后来农场的畜牧养猪业发展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5年国家取消了生猪的派购任务,由生产单位随行就市自由销售,但 猪肉市场价格仍由国家物价部门监控。农场商业供销公司负责生猪屠宰销 售,生产科负责生猪养殖,工业科负责饲料加工,屠宰生猪调拨计划由生产 科负责安排。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供、销之间矛盾也开始显现,主要反映在 生猪价格上,农场部门之间利益分配的矛盾凸显。当时,刘成元担任销售组 组长,主要负责屠宰质量和生猪调运。如调运农八队的生猪,他下午骑自行 车顺着农场渠到八队住在崔凤成家里,第二天早上五六点钟到猪场称猪,有 时还要睡在猪场看猪,防止饲养员起早喂猪增加屠宰活猪重量。当时由于 没有专门运输生猪的车辆,只能由刘成德师傅送完肉下午回来后再到各养 猪场拉生猪,调运场部周边的生猪就由刘成元负责直接赶回。

1987年农场投资23.54万元,在农三队晒场南13号地东头新建屠宰厂,占 地面积3050㎡,其中屠宰间80㎡、凉肉间50㎡,还有仓储室、办公室、更衣间、 洗澡间等,均为砖砼结构。同年5月,新购加长北京130货车一辆,供配送肉 品专用,11月份新屠宰厂建成投入使用。该厂虽然条件有所改善,但厂房小、 工艺落后,还是采用大铁锅烫猪、小铁锨铲毛,屠宰过程仍是人工作业。

1988年,在陈善康、丁克学二位同志分别担任灵武农场党委书记、场长 期间,孙佐超同志主管农场畜牧工作。农场决定恢复畜牧科的建制,由张文 斌担任科长,畜牧科有赵学铭、裴富魁、邓淑珍、王桂兰等4位同志,刘德钧、 谢敏杰、李瑞花三位同志分别担任会计、统计、出纳,并将奶牛场、饲料厂、屠 宰场划归畜牧科管理,对三个单位实行统计核算,这样便化解了商业供销公司和各队养猪场在利益上的种种矛盾。农场给畜牧科配备了一台报废跃进 嘎斯卡车,主要用于调拨饲料、拉运生猪。

1990年由于销量的增加又更新了 一台加长北京130货车,1993年又新增了一台厢式货车,1997年为了打造产 品冷链配送又从青岛接回了一台“考格尔”冷藏车。 1985年,农垦科研所王柏玲同志为推动瘦肉型猪科研成果尽快转化,提 高农场养猪效益,亲自带领科研小组同志与农场合作在银川市文化街农垦 局大门口率先开设了银川之一家瘦肉型猪肉销售点。

1989年改在沙湖宾馆 楼下增设销售店,营销员是李文华、崔学勤同志,当了解掌握了瘦肉型猪肉 在银川市场居民消费中的接受能力后,她们创新销售方式,开始推行剔骨肉 及部位肉分割销售方式,既丰富了肉类花色品种,又做到了不同部位猪肉的 合理定价,迎合了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从1992年起, 农场猪肉销售方式全部改为剔骨分段、分部位销售的新方式,结束了几十年 来传承下来的“一刀砍”带骨猪肉销售方式。

从那时起,我们在管理方面对 屠宰厂及银川销售人员的业务培训、思想教育做到从不放松,经常定期或不 定期召开猪肉销售市场分析会,总结发现问题并能及时解决,制定并逐步完 善岗位责任制。对生猪屠宰实行四定(定人、定时、定质量指标、定物料消 耗)的管理制度,在销售上对每个销售网点根据历年的销售情况和当年的增 量综合评定后下达销售任务,实行定物耗指标,以销定酬的绩效工资制度由 此而成。

当时电表厂肉店的刘侠飞、宁园肉店的徐建辉、前进街肉店的陶军堂、 唐槐肉店的蔡和明、农垦瘦肉店的李文华和崔学勤、二中肉店的赵士义、中 山肉店的李金平、新城肉店的吴进忠、宁大肉店陈云等,都是我们的销售骨 干。特别是陶军堂同志自1991年调到银川利民肉店,当年完成销售任务4 万公斤,1994调整到前进街肉店,当年完成销售任务12万公斤,1996年销售 额创单店历史更高记录13.6万多公斤,平均每天销售5.5头猪,在春节销售 旺季每天销售20~30头。由于工作勤奋、业绩突出,陶军堂当年被评为农垦 局先进生产者。通过积极培养年青的销售人员,使得耿建宁、宋立忠、陶勇、 刘兵等十多名青年同志很快成为销售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1991年4月,自治区人民 *** 出台了《关于猪肉价格放开的通知》,从此开始了由农场根据市场行情自行定价销售猪肉的新阶段,也是农场在 *** “菜蓝子”工程中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显现,更是灵武农场养猪业发展面临 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自我发展机遇和挑战的开始。 1992年农场成立畜禽水产服务中心,下设财务销售部、生产技术部,将 屠宰厂升格为队级单位,张吉平同志为首任肉联厂厂长,张文斌担任畜禽水 产服务中心经理,赵学敏、张吉平二位同志分别担任副经理职务。

回顾自1979年农场在银川租用5间砖木小房和临时搭建铁皮房开始销 售猪肉起步,农场从事猪肉营销的一代人披星戴月,寒来暑往,不畏艰辛,一 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推进了灵武农场猪肉营销工作一年一个台阶的稳步 上升,企业经济效益逐年提高。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耕耘逐步改变 了期初的租房、搬迁,没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局面。自1991年开始,农场先后 投资在银川中山街、农科院、新城、电表厂、前进街、同心路、棉厂、进宁街、唐 徕小区、海宝小区、西花园、新月小区、文化街(沙湖宾馆下)、朝阳街、二中、 新华西街、石油城市场等区域购置17套营业房用于猪肉连锁销售,到1999 年使得灵武农场在银川商品房资产原值达到166.3万元,同时牢靠地建立了 自己稳定的销售 *** 。

1993年养猪业遇到了市场最困难的一年,这一年是我国生猪产业面临 全面放开的关键年,全国生猪价格低迷,农场生产育肥猪和在银川市场销售 猪肉都一度出现“卖猪难”和“卖肉难”的局面。当年农场国有养殖生产出栏 肥猪 9234 头(不包含职工自营养猪),上交国家肥猪只有 39 头,养猪业从 1979年以来首次出现了全年生产亏损的局面。刚刚诞生不到一年的畜禽水 产服务中心,面对来自内外两个方面的压力和考验,召开了市场研判分析 会,通过集思广益,由经理张文斌提出了“质量之一、保本经营、让利不让市 场”的经营策略。同时会议决定由副经理赵学敏同志负责强化各养猪场和 饲料厂的生产内部管理,开源节流、节本增效。

张吉平同志密切关注银川市 场猪肉价格波动变化,主动采取各项措施,充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托 关系、找门路,千方百计扩销量、拓市场,并且配合刘成元同志积极走出去到 周边省区,特别是内蒙乌海市场去搞活生猪销售市场。在农场党委的大力 支持下,畜禽水产服务中心全体员工上下一心,凝聚力量,终于渡过了难关,并且积累了市场竞争的经验,在银川市场站稳了脚跟。肉联厂当年完成了 屠宰生猪 8412 头,基本保持了 1992 年全年屠宰生猪 8456 头的更高销售记 录,不仅将公养生猪销售到乌海、白银周边等地市883头,而且还将职工个体 自营经济生产的活猪全部帮助销售出去,初显了统一经营后的产供销一体 化龙头带动作用,取得了盈利14.1万元的好成绩。

1993年国家税制改革,实行营业税改增值税。时任农场主管财务副场 长苏保国、财务科长张辉二位同志积极向自治区税务部门申请灵武农场自 产自销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后来张辉同志调入区税务局工作,二人与张 吉平同志经过多方共同努力,于1994年11月取得区国家税务局下发宁国税 (流)函发[1994]21号《关于灵武农场自产自销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问题的 复函》,从此肉联厂免去长达10多年的上缴增值税,农场借助国家政策的支 持,加快了企业的发展。1995年农场调朱新祥任肉联厂副厂长。

1996年随着养猪产业化经营的不断推进与 *** “菜蓝子”工程需求,农 场党委书记李子才同志、场长马振江同志决策兴建万头商品猪场,扩建良种 猪场,改造饲料厂,筹建肉联厂,以满足市场对肉品消费的需求和对食品卫 生设施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并指定副场长张文斌同志负责全部工程实 施。

1997年4月,农场在临307国道东沟西侧19号地东北角,委托宁夏轻工 设计院设计,由农场建筑公司施工新建单班屠宰200头、冷贮鲜肉50吨的中 型肉联厂。新建的肉联厂占地15亩,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1850㎡,其 中屠宰车间950㎡,冷库面积480㎡,总投资356.7万元,屠宰设备投资50.5万 元,冷库投资219.6万元,并配套待宰间、消毒室、化验室、办公室、车库等附 属设施。新建的屠宰场于1998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并挂牌为“灵武农场肉 联厂”,隶属农场畜禽水产服务中心,建制为队级单位。

1997年12月,农垦局党委决定在垦区深入开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 大改革力度,促进经济发展”的大讨论活动。畜禽水产服务中心在农场党委 统一安排下,自上而下深入开展学习,结合企业特点开展了解放思想大研 讨。当时农场多年来在银川销售猪肉已经在市民及消费者中逐步建立了良 好的信誉,大大促进了农场畜牧产业化的发展。中心认为,不光是要加快搞 好眼下万头猪场、肉联厂、饲料厂、原种猪场等4项新建、改扩建工程建设,更要使之早日全面投产见效。还要在拓展企业内涵发展上,从建设企业文化、 企业品牌、培养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入手,才能做强、做大“灵农”畜牧产业。 当时,我们认识到市场上出现的许多个体私人商贩冒名“灵农”猪肉,不仅对 “灵农”猪肉销售量有影响,而且不符合卫生标准的肉品一旦流入市场,直接 损毁“灵农”的声誉。

为了有效解决其危害性,中心决定,在强化原猪肉生产 的“统一生猪调拨、统一屠宰检疫、统一猪肉配送、统一胴体部位切割标准、 统一销售价格的“五统一”管理基础上,开展集中整顿农场在银川销售猪肉 各营业网点的规范活动,由张吉平副经理具体负责,采取对猪肉连锁店实行 网点统一名称、标牌统一 *** 、营业员实行统一着装、统一规范用语、中心统 一对外广告宣传的“五统一”活动,并邀请了银川乔天佑设计师设计“灵农” 商标标志。

经过两年多的申请、注册、审核,走完了商标注册的整个流程,于 1999年成功注册了“灵农”牌商标。当时“灵农”鲜猪肉成为西北地区之一家 有商标名字的品牌猪肉产品,在商标注册及广告宣传的助推下,使得“灵农” 猪肉很快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安全“放心肉”产品,“灵农”畜牧也有了自己的 无形资产。 1998年5月农场肉联厂被国家动物检疫局命名为“进出口动物产品加工 生产存放定点厂”。

2001年12月,肉联厂被自治区人民 *** 定为生猪定点屠 宰厂。在这之前,灵武农场猪肉的检疫工作一直由农场兽医站负责,检疫员 由裴富魁、朱绪汉二位高级兽医师担任。这二位老专家以他们对工作高度 认真负责的精神,多年来没有漏检一头或放过一头有病危害卫生安全的生 猪产品流向市场,成为了“灵农”品牌的忠实守卫者。2004年农场肉联厂猪 肉检疫工作移交给灵武市动物防疫监督站。从1998年肉联厂副场长刘成元 退休,至2017年,先后由崔凤成、张西民、朱新强、魏涛、段相国、张华、刘江等 七位同志担任过肉联厂的领导,主要负责肉联厂生产管理工作。

1999年3月,穆林同志从贺兰山农牧场调入灵武农场,接替张文斌同志 任农场副场长,分管农场畜禽水产服务中心、教委(委办公室)、学校、医院等 工作。2000年灵农畜禽水产服务中心更名为宁夏灵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 2000年12月,肉联厂投资41.2万元对冷库进行了扩容改造,完善、维修厂区 硬化道路及门房设施。肉联厂自1987年至2004年,从新建、改建到扩建,累计投资721.44万元,包括熟肉制品项目投资113.7万元。

2000年初公司机构 人员调整,公司生产、销售分离,张西民同志从饲料厂调任肉联厂厂长,朱新 祥同志负责销售,公司总支书记葛瑞峰同志兼任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主管 肉联厂鲜肉和熟肉生产销售。熟肉加工4月份试生产,5月1日产品正式上 市,主要在银川各猪肉销售点设熟肉冷藏专柜,在新华百货、糖酒公司等商 场由段新华同志负责配送。魏涛同志负责熟肉车间生产管理,熟肉加工技 术由汪娟同志负责,车间组长由王灵君同志担任,并招收了十多名工人。

2000 年生产熟肉制品 15.7 吨,年末亏损 33.56 万元,2001 年生产熟肉制品 8.69吨,全年亏损41.6万元。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到位,原料成本高,产 品技术含量低,产品色泽、甜咸、风味批次间差异大,灭菌、包装工艺不成熟, 环境无菌控制技术落后,导致保值期内胀袋等,熟肉生产经营遂于2001年底 停产。 2001年,针对灵农畜牧公司的长远发展,公司安排张吉平具体负责企业 形象策划工作,又再次聘请银川乔天佑设计师对“灵农”品牌、“灵农”企业形 象、企业长远发展进行全面策划。

2003年下半年开始在银川市老百货大楼 内设立“灵农”牌鲜猪肉专营柜台,鲜猪肉的销售开始由单人小店经营向超 市专营柜台经营转变。2004年在银川7大超市设立专营柜台,包括老百货大 楼、新华购物中心、新华超级购物广场、西花园超市、农垦阳光超市、农垦旺 佳超市、区糖酒总公司棉厂超市,超市销量已占公司鲜猪肉销售总量的50% 以上。公司同时在银川开设连锁店16个、联营店12个,在灵武、吴忠、青铜 峡开设联营店5个。

与2003年相比,“灵农”鲜肉销售总量、销售收入、销售 利润分别上升26.5%、21.3%和157%。2009年,穆林同志亲自到北京国家商 务部积极争取中央储备肉活猪储备任务,截止2014年,6年共完成中央储备 肉活猪储备6万余头的任务,争取资金153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农场万头猪 场养猪生产。 2008年,灵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在“灵农”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HACCP 质量控制的基础上,由区农垦局组织向农业部申报2009年农垦农产品质量 追溯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年被农业部农垦局批准并组织实 施。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技术流程、监管、实施全部由穆林、张明林二位同志总负责,于2011年完成了农业部农垦局组织的验收,验收组对该项目在灵农 畜牧发展公司的实施给予了高度评价。

该项目是西北地区首个实施猪肉产 品可追溯项目,通过3年的项目实施,完成了销售“灵农”牌鲜猪肉2000吨, 实现了“灵农”牌生猪养殖、饲料加工、生猪屠宰、肉品销售全程的农产品质 量追溯体系建设,做到了“灵农”牌猪肉产品生产有记录、质量可控制、过程 可查询、产品可追溯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当消费者购买到“灵农”牌猪肉 产品后,可根据产品包装上的条码或二维码信息,通过手机短信、 *** 语音 和Internet三种方式,对本公司产品养殖、屠宰及配送环节的质量控制情况进 行查询与监督。 *** 监管部门能够有效地实施产品的全程质量监管,企业 则在全社会的监督下组织安全生产。

为了方便消费者的查询监督,公司在 银川市新华百货等“灵农”专柜可使消费者更直观地看到查询结果,真正实 现了“灵农”牌猪肉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与追溯。通过项目的实 施,保障所提供的猪肉产品质量安全和可追溯性,使广大消费者买得放心、 吃的健康。通过猪肉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进一步树立了“灵农” 品牌的良好形象,在企业担负应有社会责任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2010年,由于灵武市城区西扩,原肉联厂位置处在灵武市新区规划范围 内,需要搬迁,此时,灵农畜牧公司启动了灵农肉联厂新建搬迁工作。新建 肉联厂按照商务部生猪屠宰厂AAA级建设标准,设计了年屠宰生猪20万头 的规模,2012年该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3100万元。新厂全部采用自动化生 猪屠宰及分割流水线,结束了以往生猪屠宰的人工作业,开启了灵农猪肉产 品规模化、自动化批量生产的新时代。 改革开放40年(1979—2018)以来,在自治区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关 心、支持和帮助下,灵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全体职工经过不懈努力,沿着灵 武农场拓荒者开创的养猪事业发展方向,一路坎坷、一路艰辛、一路高歌、勇 往直前,干出了今日“种养加、繁育防、产供销”为一体的“灵农”牌鲜猪肉。

从昔日最初的两家临时出租房起步,发展到1999年的27家专卖专营店,开 创了农产品自产自销及专卖店的营销模式,成为宁夏商务厅推广的典型。 2000年,“灵农”牌鲜猪肉进入新华百货老大楼超市,开启了“灵农”鲜猪肉连 锁店超市经营模式。随后,相继与华润万家、北京华联、国芳百盛、双宝菜篮 子、贺兰新百联、民为鲜等超市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共开设“灵农”鲜猪肉连 锁店70多家。同时,企业积极参与自治区商务厅放心肉示范店建设,有40 多个“灵农”鲜猪肉连锁店被商务厅指定为自治区“放心肉”示范店。

宁夏灵 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已发展成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优质瘦肉 型猪生产骨干企业、农业部国家优质无公害生猪养殖示范场、商务部中央储 备肉生猪活体储备企业和自治区商务厅流通行业重点联系企业。主导产品 “灵农”牌鲜猪肉先后荣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宁夏地产品牌放心 食品”、“中国市场放心产品”、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指定供 应产品”、“宁夏著名商标”、更具影响力宁夏特色产品、宁夏优秀自主品牌和 自治区消费者协会“推荐产品”等荣誉,品牌效应日益显现,销售 *** 遍布全 区。

公司也被授予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 商务部及自治区农产品骨干流通企业、全国猪肉安全生产与消费行动计划 “示范企业”、中国商业名牌企业、中国质量万里行质量承诺单位、宁夏质量 百强企业、宁夏猪肉产品质量信誉品牌代表单位、宁夏促进商贸服务业发展 先进企业、宁夏中小企业50强、宁夏消费者协会诚信单位、自治区消费 *** “诚信企业”、自治区和谐放心消费环境创建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达标 企业、银川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商誉。公司的饲料生产、生猪养殖、肉 品加工通过了HACCP国际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和GB/T22000质量安全体系认 证,进一步提升了灵武农场形象和知名度,创新了“灵农”品牌深层含义。

多 年的发展历程中,企业始终把保障市场猪肉供给,平抑物价,满足消费者对 安全、放心肉的需求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时带动了农场及周边私营养猪 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龙头引领带动作用。 40年间,农场养猪业共计生产23.71万头生猪(不含私营个体),肉联厂 屠宰生猪47.37万头,屠宰生猪国有养殖和个体养猪各占50%。经营利润978.78万元,自新建肉联厂投产6年,共计经营亏损-1891.8万元,上缴国家 税收145.19万元。目前灵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肉联厂在发展中遇到前所未 有的困难,但是,相信在农垦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依 靠工人阶级心无旁骛的一心干事业,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农垦精神, 灵农肉联厂一定能够战胜困难,不断发展,越来越好。

标签: 灵农传 小说 灵农传全文免费阅读 灵农传下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