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安全”要如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又如何理性看待?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历时四月,辗转21个地市,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执法检查。10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关于检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披露,几年前的毒草莓谣言,曾让北京昌平草莓温室大棚二周损失2600余万。
农产品监测合格率 今年上半年98.1%
报告提到,近年来,我国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2017年达到97.8%,2018年上半年达到98.1%。目前,国务院有关部门组建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畜禽屠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评审委员会,编制和实施了相关方案。截至目前,共制定发布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3540 项,其中国家标准7309项,行业标准6231项。国家标准中有 4442项农药残留 *** 标准,1548项兽药残留 *** 标准,基本涵盖我国常用农兽药品种和主要食用农产品。此外,国务院有关部门印发了《加快推进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 (试运行地区适用)》,制定配套制度和技术标准,建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并在四川、山东、广东三个省开展试运行。
报告还提到,农业部门分期分批对高毒农药采取了禁限用措施,先后禁39种高毒农药,限定高毒农药只能在棉花等非食用作物上使用,高毒农药的使用量占农药使用总量比重下降到2%以下。兽药生产全面实施标准化管理,禁止人用重要抗菌药用于兽药。对高毒农药和兽药分别实行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和二维码追溯制度。组织实施了农药化肥 “零增长”行动,连续三年实现农药使用量负增长,。
毒草莓谣言 让北京昌平草莓温室大棚二周损失2600余万
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格局呈 “买全国、卖全国”的状况,活鸡、活猪、活鱼等长途贩运、现宰现吃,导致运输途中非法添加、疫病传播,加大了质量安全风险;农贸市场等仍是农产品主要销售场所,散装农产品标签不规范、进销台账不规范不齐全比较普遍,对流动摊贩缺乏监管。
一些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安全状况信息缺乏科学认知,而且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的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个别问题、局部问题,往往会通过 *** 等传播途径,迅速发酵蔓延影响到全局,亟需加强科普宣传,引导消费者理性地看待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例如,2018年上半年, *** 上先后出现 “吃草莓容易感染诺如病毒”、“喝茶等于喝农药”等多组谣言,使得一些消费者无所适从。2015年爆出的 “毒草莓”谣言致使当年全国多个地方草莓滞销。北京昌平草莓温室大棚草莓日销量下降了82%,二周时间便损失了2600余万元。
目前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形势仍很严峻。在检查中发现,各地对农产品生产环境安全把关不严。一些地区特别是重金属矿区周边耕地内源性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社会反映强烈。如湖南省花垣县血铅事件、江西省九江市镉米事件、河南省新乡市镉麦事件。另一方面,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外源污染不断向农业农村扩散,加剧了土壤污染。当前我国中度和重度污染土壤约占2.6%,轻微污染约占11%,耕地中度和重度污染占2.9%,且部分地区污染速度仍在加快。而部分城市排污口设置不合法、污水管网不配套、雨污分流不到位、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等现象普遍,全国二分之一以上的园区依托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业废水,不少园区存在 “散乱污”企业,严重影响周边农用地质量。
农药市场抽查 10%的产品质量不合格
当前,假冒伪劣产品坑农害农事件仍时有发生,虚假宣传等新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近年来,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南省都发生过销售假农资案件。近年农药市场抽查结果表明,质量不合格产品的比例10%左右,甚至存在生产经营禁限用农药的现象。肥料、农药、农膜、兽药等投入品不合理使用 现象还很普遍。2017年,我国农药平均利用率仅为38.8%,欧美发达国家为50%—60%。“违禁超限”问题仍较突出。根据近几年对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发现部分种类食用农产品仍然存在 “违禁超限”问题。2018年上半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表明,乌鳢中禁用硝基呋喃类药物和孔雀石绿仍少量存在,豇豆中限用高毒农药克百威残留超标等老问题依然存在,新增参数监测还发现香蕉中吡唑醚菌酯农药残留超标和禽蛋中氟喹诺酮类禁用药物检出等新问题。2015年,山东省利津县就曾发生违法使用“瘦肉精”饲养肉牛的案件。
监管体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农业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公安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有待进一步强化。例如,2017年8月,山东省寿光市发生的 “毒大葱” 事件,就直接反映出执法监督存在空白、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缺乏衔接等问题。
回收3676份问卷关注度更高问题是农药残留超标
在此次执法检查中,执法检查组在南宁市对7个农产品交易市场进行了暗访,此后,就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676份。报告提到,在暗访和问卷调查中,64.28%的受访者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形势比较乐观。但也有不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仍有疑惑。有32.1%的受访者认为总体形势很严峻, 有56.01%的受访者听到过周边近年来发生了农产品中毒事件。
执法检查组组通过问卷回收和暗访发现,大家对农兽药超标、违法违规使用添加剂和重金属超标等问题都很关注,其中关注度更高的是农药残留超标 (44.21%) 和违法违规使用添加剂 (28.26%)问题。认为有毒有害农药残 留、重金属含量超标、大气污染物沉降、水污染灌溉侵蚀是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认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综合施策,要治土、治水、治污,科学使用化肥,严格控制农药,并要依靠科学技术来支撑;要解决好土的问题、水的问题、化肥的问题和治虫的问题。
建议:2018年底应完成土壤环境质量调查
报告提出依法监督建议,认为要在2018年底完成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摸清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着力推进安全利用,有针对性地治理污染农用地;严格管控重污染耕地用途,禁止种植食用农产品;严厉打击涉重金属非法排污企业,切断镉等重金属进入农田的链条,降低重金属超标风险。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的水生态系统整治。此外,要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建议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落实最严谨的标准要求,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修订工作,废止与农业绿色发展不适应的标准,制定农兽药残留、畜禽加工、饲料安全、农业转基因等国家标准;完善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依法行政的行业标准,并及时完善配套检验检测 *** ;制定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及冷链物流标准,尽快实现农产品生产有标可依、产品有标可检、执法有标可判。
报告还建议,应尽快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探索建立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机制, 推动各地、各行业已建的追溯平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实现农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赵倩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