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前几年的养猪行业,如今的养猪业虽然“步入”金猪时代,但非瘟的存在已让众多养殖户如履薄冰,高风险的养殖、高投入、高技术门槛等,都成为众多养殖户的一块“心头石”,但也正是因为非瘟的洗礼,加速了中国养猪产业链的变革。
中国养猪业的四大模式
屋前屋后养猪
从上图数据可以看出,在中国的养猪行业中,散户占据90%以上,年出栏1~49头的猪场都是散户,而在散户中最传统的养猪模式就是屋前屋后养猪,这也是最早最原始的养猪模式。
这类养猪模式在瘟疫面前如同纸糊的窗户般,一捅就破,因为人随时的与外界接触,再与猪接触,这样能难做好生物安全防控,因此在此次养猪业的“浩劫”中,散户受冲击的更大的,所以在未来,这种“屋前屋后养猪模式”将逐渐退出市场。
企业+农民模式
这是公司追求规模快速扩张的轻资产模式。在防疫非瘟上,这种模式的分歧更大。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农户做好防疫,农户养殖条件差异性大,管理难度大。所以,公司+农户模式未来可能将进化。
这类养猪模式旨在“扩张”,很多企业为追求快速扩张,会将养殖任务交予农户之手,但这类模式更大的弊端则是管理难度大,因为防疫问题,而很多养殖户存在差异化,很难做到严格的防疫,所以在未来,这种模式不会被淘汰,但一定会进一步进化。
封闭式工业化自繁自养
“封闭式”即猪舍完全封闭,无论是猪场管理还是饲喂等,都采取完全封闭、高温消毒、空气超高过滤等,这样的猪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隔绝非瘟传播,而且不管是在饲喂成本,还是人工成本上,都能够有效节约成本
封闭式养殖不仅猪病减少了,用药减少,饲料也吃的少,但却长得快,养猪成本大大降低,那么这种养猪方式也正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也是互联网大佬们所向往的“AI养殖”。
职业化、专业化养猪大户
这类养殖模式多是家场分离,在村外建立猪场,自己参与养猪吧并雇佣专员一起养,多数为自繁自养,少数为专业育肥,这样的养殖户专业性非常强,同时学士学历也并不低,虽然这样的养殖模式更加专业化,但同时也存在缺乏体系支撑的弊端,再饲料方面需外购,这也就增加了养殖风险,所以在未来这样的养殖方式也需要进一步变革。
按猪舍封闭条件划分的三类养猪模式
一、全封闭式猪舍
有专家指出,全封闭式的猪舍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二、半封闭式猪舍
相比全封闭式猪舍,半封闭式猪舍感染非洲猪瘟的风险要高。
三、全开放式猪舍
如上图,此类猪舍为开放式猪舍,这样的猪舍搭建容易,存在地区多为南方地区,尤其是两广地带,因为高温的天气,为节约散热成本,这样的猪舍存在也不无道理,但对于非瘟病毒来讲毫无防御力,所以在未来开放式猪舍将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任何产业的升级与整合,都将经历两个步骤
目前中国的养猪业主要为农业生产式养猪,对疫情抵御力不强,所以之一步就是农业生产向工业生产方向推进,散户养殖进而工厂化、公司化、工业化。
在农业化生产向工业化生产达到一定标准后,会进一步整合,也就是第二步,大公司整合小公司,由点向面发展。
此次的非洲猪瘟的肆虐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养猪业工业化的进度。
笔者认为,未来的竞争格局将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养殖企业将被规模更大的养殖企业迅速吃掉,进一步产能优化。而此次的非洲猪瘟也是产业链进一步优化的契机,资金充足的一方能够进一步抵御非瘟的侵袭,而资金不充足的一方将会被非瘟洪流淹没,资金充足的一方将会进一步占据市场份额,如此,中国养猪业将会在非洲猪瘟的背景下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