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的听力,让我们能听见大自然中的鸟叫虫鸣,听见乐队演奏的音乐,听见别人诉说的话语......
但是世界上有一群孩子,他们原本可以听见这些声音,却因为某个“意外”,而世界陷入一片寂静。
2006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8个月的新疆男孩因为拉肚子,被父母带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给孩子开了庆大霉素,结果却丧失了听力。
小男孩的母亲回忆:“大夫说,那给孩子用点庆大霉素吧。我一听就说,我们家老大就因为用庆大霉素耳聋了。但当地的大夫说‘不可能,没听说过这种现象’。然而,用了没几天,老二又聋了。”
而小男孩4岁的哥哥,2年前因为同一种病,同样使用了庆大霉素而致聋。
庆大霉素,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最常见的一种,治疗肠胃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处方里,都可能看到庆大霉素的影子。
而这种药有严重的耳毒性和肾毒性,且不只是注射用的庆大霉素,庆大霉素在任何剂量、任何治疗方案、任何血清水平下,都有可能造成中毒性耳聋。
曾经因这类药耳聋的孩子,并不在少数。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不当用药造成中毒性耳聋,其中95%以上为氨基糖苷类药物致聋。
2005年央视春晚爆红的《千手观音》舞蹈节目,21位参演的聋哑演员中,有18位是在一两岁的时候发烧,使用抗生素导致的“药物性耳聋”。
什么是药物性耳聋?
药物性耳聋,也叫药物中毒性耳聋,是指因使用或接触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耳毒性药物而造成的耳聋。耳毒性药物能摧毁毛细胞与螺旋形神经节,以而使听觉传导系统受到严重损害,并导致患者耳聋。
而耳毒性药物包括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新霉素、妥布霉素、洁霉素等)、细胞毒性药物(顺铂、氮芥、博来霉素、氨甲嘌呤等)、抗疟药(奎宁、氯奎等)、利尿剂(速尿、利尿酸、汞撒利等)等18大类100多种药物。
有人说,庆大霉素我小时候就用过很多,并没有耳聋呀!
实际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很大程度上跟基因有关。在正常人群中,约有5%-6%的人至少携带一种耳聋基因。
换句话说,平均每100个中国人里,就有5-6个人携带常见的耳聋基因突变。
携带者一般不会有耳聋症状,但如果两个听力正常的夫妻都是携带者,那么生下的宝宝就会有25%的几率遗传到父母的耳聋基因,有致聋的风险。
有耳聋基因的孩子,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的敏感度大大提高,需要终身禁止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因为一旦使用,就会不同程度对听力造成永久性损伤,直至耳聋。并且用药年龄越小,损害越严重。
很可能出生时孩子的听力正常,但在不知道有耳聋基因的情况下,使用了这类药物导致“一针致聋”,最终变成了聋儿。
要避免悲剧的发生,唯一的办法是及早发现,孩子是否有耳聋基因突变。
线粒体DNA上的12SrRNA基因突变是导致绝大多数药物性耳聋的主要原因。通过基因检测就能够发现是否有12SrRNA基因突变,并且越早做越好。
通过早期的基因检测,“一针致聋”完全可以避免。
每个人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毒副作用等反应都与基因有关。如果使用不当,即使是“一针用药”也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
所以,了解孩子对药物的代谢能力、服用风险和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在欧美国家,针对儿童用药的基因检测是被广泛允许的,美国FDA已经批准在140余种药物的药品标签中增加药物基因组的信息,其中60多种是儿童常用药。因此,早期给孩子做儿童用药基因检测十分有必要。
“一针致聋”是比较明显的毒副作用,但更多的药物不良反应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比如肝肾损伤等。
这些损伤可能是一过性的,也可能是永久性的,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悄无声息地损害了孩子的身体。
这些损伤可能严重到什么程度?
曾经有55岁“体壮如牛”的男子,因为淋雨受凉出现高烧头痛咳嗽,到药店买了甲红霉素、退热药洛索洛芬和镇咳祛痰药替培啶服用,结果出现食欲低、尿少症状,去医院检查发现是急性肾功能衰竭。
孩子处于发育阶段,内脏器官的功能还不够完善,对于药物的抵抗能力和耐受能力较低,更容易造成不良反应,比如肝肾损伤、药物性耳聋、胃肠道出血等。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和寄托,在给孩子用药上更应保持谨慎,尽可能给孩子最全面的呵护。
标签: 药物 致聋 儿童吃药致聋相关药物 小儿致聋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