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请更新您的浏览器!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0:00
Loaded: 0%
Progress: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settings, opens subtitles settings dialog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This is a modal window.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中国甘肃网9月20日讯(本网记者 洪煜然 文/图)庆阳市环县曲子镇西沟村村民道王苹前几天刚刚卖了家里出栏的成羊,丈夫颜永峰又承包了一家可繁育3000头羊的羊厂。“是尝到甜头了,”道王苹告诉记者,19年初,她想回家养羊的时候,家里可都不同意。丈夫不喜欢,儿子不愿意,家里喜欢养羊的只有她一个人。现在好了,不仅家里养了羊,他们还准备再承包流转一部分土地,专门用来种草。
道王苹家的羊圈
9月19日,由甘肃省委网信办与天津市委网信办、天津市 *** 合作交流办联合开展“精准扶贫一一走进原产地” *** 主题活动走进庆阳市环县,实地探查环县种草养羊的秘密。
对于环县人来说,种草养羊是件大事。
位于环县南部的曲子镇西沟村,从2018年开始,就以70%的土地种草、70%的在家农户养羊、70%的农民收入来自于草羊业这“3个70%”模式,带动脱贫致富、推动乡村振兴试点,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紫花苜蓿种植基地
紫花苜蓿
“刚开始可不是这样。我们村自古就有养羊的传统,但现在大部分村民外出务工,土地荒废闲置,经我们党委会、组委会、村委会多次开会商议,决定将土地全部种上苜蓿。”西沟村村支书刘小兵告诉记者。“好好的地不种粮食要种草?村民们刚开始都不相信种草能比种粮食好。党员在这个时候可起了大作用。”一亩地种粮食可以受益400元,种苜蓿可受益800元,种粮食还需要农户人工耕作,种苜蓿却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播种。党员带头种植,农户们看到了希望,积极性也提升了。
苜蓿机械化包装
西沟村村民赵国礼就自己花费1万多元,修整梯田20多亩,全部种植紫花苜蓿养羊,赵国礼为记者们算了一笔账:“去年我卖掉十多只育肥牛羊,修了十几亩梯田种草,这样饲草充足了,牛羊又能养肥,成本我早就赚回来了。”
为了更好打通农户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西沟村还成立了合作社。合作社就像毛细血管,把农户与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西沟村还坚持党建与产业融合发展,探索推行“党支部+联合社+合作社+社员”的“村社合一”模式。户户入社,动员675户农户全部加入草产业合作社,291户养殖户全部按就近原则加入7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产业关联农户入社全覆盖。动员能人建办草产业合作社1个、养殖专业合作社7个、全日粮饲料加工专业合作社1个,实现了村民小组合作社全覆盖。九社联合,7个养殖合作社、1个草业合作社和1个全日粮饲料加工专业合作社全部加入众鑫农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强强联合实现市场信息资源共享,联合起来闯市场。
豪顺合作社的羊厂
“我们在联合社9个成员社中设立党小组,注重把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发展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真正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凝聚在产业链上,把作用发挥在产业链上,推动了村级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与群众增收双提升。”张小兵介绍道。
截至目前,全村梯田紫花苜蓿面积1.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6%,全县排名之一位;辖9个村民小组,共有7个养羊合作社、1个草产业专业合作社、1个全日粮饲料加工专业合作社,组均达到一社;在家农户400户,养羊户291户,占在家农户的72%;、2019年底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63元(建档立卡贫困户8086元),其中来自于草羊产业收入7657元,占比81.7%,全县排名之一位。
“今年,村上进一步挖掘潜能、提升产能,聚力推进‘金羊富民’行动,人均养羊100只、户均养羊400只、全村养羊10万只,人均收入过5万元、户均收入过20万元、全村产值过亿元,力争把曲子西沟村打造成甘肃省种草养羊亿元专业村、舍饲绿色养羊之一村。”张小兵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