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实习记者 岳栋
界面新闻编辑 |
3月20日,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牧股份”)及金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物股份”)发布公告,拟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和广东蓝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科技成果转化公司)合作开发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
非洲猪瘟是更具破坏性动物疫病之一,对全球多个国家生猪养殖业带来致命影响。自2018年8月我国首次发现病例后,非洲猪瘟对我国生猪产能形成冲击,曾造成猪肉供求失衡与市场异动。日前,华创证券发布《非瘟或卷土重来,新周期将至》生猪行业报告,指出非洲猪瘟再有抬头之势,引起业内焦虑情绪。
疫苗通常被认为是抑制疫病有效手段,但非洲猪瘟病毒由于其复杂的蛋白结构,导致相关疫苗研制进程十分缓慢。此次两家公司与中科院机构合作研发的疫苗种类为亚单位疫苗,具有更高的生物安全性。
事实上,在2022年,越南就推出了两种非洲猪瘟疫苗产品,即中央动物药业股份公司(Navetco)的NAVET-ASFVAC活疫苗和越南AVAC股份有限公司的AVAC ASF活疫苗。这是全球首个非洲猪瘟疫苗,但因可能存在的稳定性、毒力留存等问题,我国严防其入境。
与此同时,我国国产疫苗也在紧锣密鼓的研发中。此次中牧股份、生物股份与中科院三家相关机构展开合作,就是国内众多公司和机构研究开发非洲猪瘟疫苗的体现。根据最新的年报显示,2021年生物股份在非洲猪瘟疫苗集成项目上投入1432.56万元,较上年增长32.79%;
中牧股份2021年年报中虽未明确表达有关非洲猪瘟疫苗研究的项目,但在猪圆环病毒合成肽疫苗、猪乙型脑炎传代细胞活疫苗、猪塞尼卡谷病毒(SVV)灭活疫苗研制上共投入77018万元,且中牧股份作为央企有牌照优势,若疫苗研发成功,公司有机会首批获得生产许可证参与生产。
但据东方证券此前分析,非瘟疫苗的研发路径主要有灭活疫苗、传统弱毒疫苗、基因缺失弱毒疫苗、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病毒载体疫苗等,目前灭活疫苗、传统弱毒疫苗已基本宣告失败。针对此次亚单位疫苗,两家上市公司均提示研发成果不及预期的风险提示。
据两家公司公告称,由于宏观经济、行业周期、政策变化、项目管理等多种因素影响,该项目在研究开展期内可能会存在超出现有技术水平和研发条件下难以克服的技术困难,面临研发项目推进缓慢或研发成果不及预期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