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合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条件,畜牧业是“菜篮子工程”的主体,是提高人民生话水平的重要产业,培育绿色有机“环保猪”,确保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全面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态养殖技术,是养猪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生态养猪,又称自然养猎。它是一个系统,并下是一个名称上的含义或是一种简单的养猪 *** ,包含了人们在养育一个有生命的、生物的、驯化了的猪过程巾,在任何使猎的生长、生活、繁殖的生命演绎中,能与养育它的人和生存环境融合在一起,佼猪发挥出更佳的生活和生产潜能,充分利用一切可被利用的资源,并使生存的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现在有很多人把发酵床养猪法称之为懒汉养猪、零排放养猪、不生病养猪.甚至叫生态养猪,这是极不正确的。其实发酵床养猪并不等于懒汉养猪、零排放养猪、不生病养猪或生态环保养猪。发酵床养猪法是基于控制畜粪便排放与污染的一种新养殖方式,使微生物与猪业共生的观念进一步深入,对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减轻环境保护的压力和逐渐恢复猪群的免疫容量大有稗益。它是一顶处理粪污的新技术,其核心是利用好氧微生物降解、消化粪尿,从而达到免于清扫粪尿、无抗生案饲养,对环境少污染,提高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率和降低粪便中营养物质的排出量。它起源于日本、韩国等国家,200 6年起,我国山东、吉林等地区引进推广,大量实践证明北方好于南方,仔猪阶段使用好于肥育猪阶段。
1.技术要点
在地面以下挖90—loo cm深的池,池内填满如锯末、粉碎的树皮、作物秸秆等有机物垫科(垫料厚至少0.5m以上),并掺入约10%5m以上),并掺入约10%的当地的土及约0.3%的天然盐,再加上微生物、营养剂等物质混合形成发酵床,既满足了猪只的拱含习性,又达到猪粪尿全程排放校直接吸收的轻污染、无臭的目的。发醇池需根据当地自然生态进行发酵,抑制和分解有害细菌和病毒,避免病菌传播。垫料成为高档有机肥料,一般3—4年清理一次,期间可不断填塞有机物,不断翻挖更有利于发酵。
2.优点
(1)减少了养猪业污染问题。
(2)因发酵产生热量,可保持或增加台内温度、减少猪只应微、加快生长速度。
(3)促进运动.增进健康。
(4)出机生猪肉更加安全。
(5)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
3.思考
垫科需要勤翻动,并没有降低劳动效串,怎能叫“懒汉养猪”呢?所谓“零排放”.只不过是猪场排污形式与途径发生了转移,时间与空间重做安排而已,总的排放内容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叫法不科学。混合物发酵必然向环境排放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氟等温室效应气体和热能;排放的甲烷、氧化亚氮气体失去了再回收作能源的可能,见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效应分别为二氧化碳的21倍和300倍;发酵产生的热能在冬天有增加室温的作用,但在夏天增加了热应激。另外,所有的物质是否被完全降解、转化?统一排放点浓缩的高浓度排放,衍生的问题也应慎重考虑。“发酵床”无法与基本健康画等号。呼吸道疾病、眼结膜炎、泪斑痕、皮炎等较为严重,怎么说足不生病养猪呢?
4.注意的问题
(1)菌种问题。大都采用购置商品菌种,用50℃热水6kg加红搪1.45kg、构榜酸钠o.25kg,拌匀溶解;至40一50℃时加菌种2kg,充分拌匀,至30~40℃时加盖密封24h待用。使用前,将待用液浇于玉米粉、糠或鼓皮中,以手抓不滴水为宣,以0.5~1kg/m’浓度均匀地撤在潮湿(手抓不滴水)的垫料中,然后加盖薄膜密封1周。不同的菌种有其不同的培养方式及 *** 。其次,让其自然发酵,时间长达9个月以上。另外,土著微生物采集需要一定的技术,经验依赖性强;养猪场自制菌种存在一定的难度,商品菌种存在生物安全问题,特定微生物是否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尚无权威认证,且商品菌种能否适应不同的气候环境有待观察。
(2)猪场防疫与卫生问题。常规消毒剂对茵种有杀灭作用,猪场无法开展常规性的猪舍内环境消毒。
(3)明显的地区适应性问题。此经验对北方寒冷、干燥地区效果明显,但对南方夏季控制猪舍的沮度加大了难度,增加了成本。
(4)猪龄问题。比较适合小猪。仔猪怕冷,大猪怕热。
(5)梅雨季节发酵床霉变问题。
(6)势料来源问题。生物发酵床主要以秸秆、锯末、稻壳为原料,由丁资源有限,大面积推广特导致原料短缺,价格上涨,成本高。
(7)菌种发酵需要适当的环境。如果处理不当,辅料被泥化,也可造成一时的细菌平衡个协调,产生沼气等有害气体。
(8)呼吸送疾病问题。舍内温度高,通风、排气个畅,猎极易思呼吸道疾病。
(9)寄生虫病问题。垫料的茵群变化及长期潮湿.猪很容易受寄生虫为害。
(10)其他问题。这里很有必要提及限位栏,它固然起到了个性化养殖、节约占地面积、减少了饲料浪费、方便防疫和疾病治疗、节省了劳力、减轻了污染、利于管理等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猪的生活习性与规律遭到了破坏,易长肥,生褐疮和肩部溃疡的RJ能性进一步加大,腿病增多,也降低了仔猪的母体免疫力,易造成泌尿系统感染(uTl),不利于 *** 及 *** 鉴定等。
自然养猪法具有开放性,与自然生态系统比,其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益有极大提高,但抗逆力较差,受自然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双重制约,必须贯彻减量、重复使用、循环、回收四原则。
5.遵循基本生态原理
发展养猪生态系统工程,应遵循的基本生态原理为能源传递和分级综合利用。
另外,经科学研究发现,二氧化碳排放足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但二氧化碳并不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唯一气体。甲烷可以在大气中保持9~15年,储热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l倍,而化肥释放的氧化氮更能在大气层中保持l14年.储热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96倍。
餐桌上的肉类原本是碳密集型产品,根据联合国 *** 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研究,每生产1k8肉类,就会排放36.4kg的二氧化碳。不吃肉、少吃肉成了环保分子的呼声。又,每只煮鸡蛋碳排放为333g,一碗牛奶泡麦片碳排放为1224g,相当于开SUV汽车行驶6Km。
早在200 6年年底,联合国粮农组织就公布了报告《牲畜的巨大影响:环保问题与选择》:肉类食品生产向大气层排放的温室气体大于交通业,占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8%。因此,环保组织和学者提出了“碳足迹”的概念。
碳足迹是一种衡量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特别是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测量标憋。它与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用于发电、供暖和运输等活动中使用的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温室气体的量有关。它由两部分组成:主要碳足迹和次要碳足迹。主要碳足迹:指国内燃料燃烧和交通运输(如汽车、飞机)过程中的化石燃烧所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等价物)的量。这是需要我们直接加以控制的。次要碳足迹:指人类在使用某个产品或某项服务在生产、使用、维修、回收、
销毁等整个生命周期内释放的二氧化碳(等价物)的总员。
碳足迹用于测量人类活动巾产生的全部温室气体,并以二氧化碳作为等价物,以t或kg为单位计算温室气体的量。
日常生活户每个人都会留下“碳足迹”,在保护环境人人有贡的”,在保护环境人人有贡的今天,尽量减少“碳足迹”,是必须积极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