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中炬高新权力之争的最后一搏?
中炬高新(600872.SH)近年来大股东与二股东之争,比电视剧还精彩。
就在7月20日晚间,“宝能系”股东中山润田在宝能集团官网发布声明,中炬高新实控人、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得知公司日常管理工作出现重大纰漏的相关情况后,非常担忧上市公司的生产安全及食品安全问题,亲自驱车从深圳赶往中山中炬高新总部,调研生产经营情况。未曾想,竟被保安拒绝进入。
声明中还提到,中炬高新相关管理层拒绝董事会任命的总经理邓祖明、副总经理孔令云、秦君雪进入工厂办公区,且上述三人至声明发布时仍未能办理入职手续。相关股东指使相关人员恶意懈怠、拒不履职,破坏上市公司生产经营。
来源:宝能 集团 官网
为了体现真实性,声明末尾还附上了姚振华被保安拒之门外的视频。
来源:宝能集团官网
成为之一大股东之后,姚振华由于自身资金压力,不断被迫减持,其后又经历几番股权变动,已退居第二大股东之位。但凭借自己在董事会席位上的优势,姚振华试图推动“自家人”邓祖明、孔令云、秦君雪在中炬高新担任高管。
二股东及“自家人”图谋经营管理大权,自然引起了现任之一大股东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火炬集团”)不满。
为此,火炬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绕过”董事会,通过监事会发起,决定于7月24日召开中炬高新2023年之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欲罢免包括董事长何华在内的四位“宝能系”高管,并选举出其他四名非独立董事。
如果“罢免”成功,姚振华将真正失去中炬高新的实控人地位。
而昨晚姚振华被保安拒之门外一事,似乎昭告了此次临时股东大会召开前,两位股东最后一场博弈。
实际上,自从姚振华这个“野蛮人”进入中炬高新以来,大股东和二股东的纷争从未停止。两方缠斗招数迭出,甚至比电视剧还精彩。
“野蛮人”入场
在宝能系闯入之前,中炬高新的大股东一直是火炬集团,其实际控制人为火炬开发区管委会。
早年间,中炬高新涉足过房地产、新能源动力、金融贷款、调味品、贸易、精工机械、生物工程、大功率开关电源、精密焊管、客运、造纸、合金材料、皮带轮及汽车摩托车配件等诸多业务。在2012年,终止了动力电池扩产计划之后,中炬高新确立了以美味鲜、厨邦等调味品牌为重点的发展方向。
众所周知,对业务过于分散的企业,资本市场给出的估值往往不高;相反,聚焦于有发展潜力主业的公司,资本市一般来说会更“慷慨”。在确立聚焦主业之后,中炬高新迎来了平稳上升期,其股价从2012年时的4元/股,一路飙升至2015年4月份的更高点20.45元/股。
直到“野蛮人”姚振华出现,才彻底打破这一番“岁月静好”。
2015年4月,姚振华通过前海人寿举牌并增持中炬高新,成为中炬高新第二大股东。根据中炬高新当年第三季度报告,前海人寿以持股比例15.33%跃居之一大股东。
来源:Choice
此后前海人寿一路增持,2015年第四季度增持0.25亿股、2016年之一季度增持0.13亿股。2018年9月,前海人寿将中炬高新的24.92%股权 *** 给了同为宝能系控制下的中山润田。
由此,中炬高新的之一大股东正式变成了中山润田。2021年年中,中山润田又将持股比例提升到25%,“幕后大佬”依旧是姚振华。
来源:Choice
二股东反击
其后,“野蛮人”入侵的故事,出现了反转。
地产 “三道红线”政策下,过去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模式难以为继。不少地产公司的现金流走向枯竭,宝能亦难以独善其身。质押比例过高的中山润田,开启了被动减持。
之一次减持在2021年8月9日,中山润田减持中炬高新170万股,持股比例减少至24.79%。到了2022年7月18日,中山润田的持股比例已下降至17.84%,仅高于第二大股东火炬集团7.12%。
嗅到了“血腥味”的二股东火炬集团按捺不住,开始争夺控股权。
2022年7月19日,火炬集团的一致行动人鼎晖寰盈,通过大宗交易增持中炬高新868万股,增持比例达到1.09%。
根据中炬高新发布的公告,火炬集团的间接控股股东中山火炬公有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其子公司广东禹安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是鼎晖寰盈的有限合伙人。
鼎晖寰盈与CYPRESSCAMBO,L.P.的管理人均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CYPRESSCAMBO,L.P.通过国泰君安QFII-CC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取得中炬高新股份。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规定,火炬集团、鼎晖寰盈与国泰君安QFII-CC被认定为一致行动人。
至此,二股东火炬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鼎晖寰盈和国泰君安QFII-CC在中炬高新的持股比例,由11.22%增加至12.31%,与大股东中山润田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除了联合一致行动人增持的“守正”之策,二股东火炬集团还有“出奇”之术。
比如,在2020年9月,火炬集团的关联公司中山火炬工业联合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业联合”)将中炬高新告上法庭,所涉及的案件是20多年前的三起土地 *** 纠纷。法院一审宣判中炬高新败诉,中炬高新须合计支付25.64亿元以及交回16.73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权。
受此影响,2022年中炬高新计提预计负债约11.78亿元,而当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5.92亿元,为上市28 年来首次出现亏损。
二股东关联公司控告大股东,一番“窝里斗”,客观上使得二股东火炬集团和一致行动人能以更低的价格增持上市公司股份。
迫于没钱,姚振华的抗争手段只能是写封举报信,痛诉火炬集团涉嫌虚假诉讼、操纵证券等犯罪行为,并造成中炬高新及其股东、广大投资者约500亿元的巨额经济损失。
之后,上交所发布监管函,要求上市公司大股东遵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不得影响公司治理和正常运作;通过媒体向市场发布有关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时,应当审慎客观,避免对市场和投资者产生误导。
对于举报信火炬集团也予以回应,称举报内容肆意抹黑,捏造、歪曲事实,恶意损害他人声誉,扰乱了公司正常经营秩序。
姚振华的举报信并未对股权争夺产生实质性的作用。随着中山润田不断被动减持,目前火炬集团以10.88%的持股比例再次回到了之一大股东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