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气温高、湿度大、光照强。加之今年雨水偏多,高温、高湿,最易诱发皮肤感染。如手癣、足癣、体癣、股癣等是常见的皮肤真菌感染的病症。
皮肤真菌感染一般采用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分为抗生素类、唑类、丙烯胺类、吗啉类、吡啶酮类等5类药物。
每一类药物均有其各自的作用特点及典型不良反应,在具体选用时,还需区别对待。
一、抗生素类药物
代表药物:两性霉素B、制霉素、灰黄霉素。
1、作用特点:
①两性霉素B,抗真菌活性最强,不仅可用于浅部真菌感染,还可用于治疗深部和皮下真菌感染。
②制霉素对念珠菌属的抗菌活性较高,并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局部外用治疗皮肤、黏膜浅表真菌感染。
③灰黄霉素用于治疗局部浅表真菌感染。
2、典型不良反应:抗生素类药物,外用制霉素偶见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局部发红、刺痛等 *** 症状。
二、唑类抗真菌药
代表药物:酮康唑、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等。
1、作用特点:
①通过影响麦角固醇合成,使真菌细胞膜合成受阻,影响真菌细胞膜的稳定性,导致真菌细胞破裂死亡。
②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还可用于治疗深部真菌感染。
2、典型不良反应:唑类抗真菌药物使用后偶见局部 *** 、瘙痒、烧灼感、接触性皮炎,皮肤可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脱屑等。
三、丙烯胺类抗真菌药
代表药物:奈昔芬、特比萘芬。
1、作用特点:为角鲨烯环氧酶的非竞争性、可逆性抑制剂。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能特异性地干扰真菌麦角固醇的早期生物合成,高选择性地抑制真菌的角鲨烯环氧酶,使真菌细胞膜形成过程受阻,从而达到杀灭或抑制真菌的作用。
2、典型不良反应:用药后,少数患者有局部 *** 症状,如红斑、烧灼、干燥、瘙痒等,偶见接触性皮炎。
四、吗啉类抗真菌药
代表药物:阿莫罗芬
1、作用特点:通过干扰真菌细胞麦角固醇的合成导致真菌死亡。对皮肤癣菌、念珠菌、皮炎芽生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申克孢子丝菌有抗菌活性。
2、典型不良反应:阿莫罗芬偶见局部 *** 症状。
五、吡啶酮类抗真菌药
代表药物:环吡酮胺
1、作用特点:环吡酮胺渗透性强,对皮肤癣菌、酵母菌、放线菌及其他真菌均有较强的抑 *** 用。药物可渗透甲板,指甲表面用药,可渗入甲下,部分可进入甲床。特别适合角化增厚型足癣及甲癣。
2、典型不良反应:偶见局部发红,刺痛、瘙痒、烧灼感等 *** 症状,接触性皮炎。儿童禁用。
外用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外用抗真菌药物多为乳膏剂和凝胶剂。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3点:
①用药期间,对患部皮肤尽量不洗烫,少用或不用肥皂或碱性药物,少洗澡,以确保药物在患部停留较长时间,充分发挥药效。
②在治疗时,如果同时患有手癣和足癣,必须同时治疗,以免引起反复交叉感染。
③保持患处的皮肤干燥,注意个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