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河蟹、小龙虾后的第三个百亿元产业,稻田养鱼售价高,产量小;网箱养鱼产量高,亩效益万元上下。明年是否会进一步发展?
据海鲜指南发布的“2016年湖北省黄鳝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的黄鳝养殖产量为38.6万吨,产值达到270亿元。而湖北省的养殖规模更大,2016年的养殖产量为18.45万吨,产值增长到125.13亿元。
从国内市场看,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上海等地为黄鳝消费量更大的地区,广东、上海、江苏等地更是供不应求,消费量都近10万吨。再加上东南亚市场黄鳝的供应缺口大,黄鳝市场潜力极大。
目前,黄鳝主要在洪湖、监利、仙桃等地区养殖,约占全省养殖量的60%。
仙桃市张沟镇的陈振华告诉笔者,仙桃市张沟镇是全国黄鳝养殖面积更大的镇,也是较早开展黄鳝养殖的地区。“1998年以前,先锋村以种植水稻、莲花等常规农作物为主,后来村里面调整产业结构,推行黄鳝养殖。原先一个生产队只有10家左右再养,我们把网箱埋到水稻田里,但是养殖经验不足刚把苗放进去就出现死亡。后来慢慢摸索,技术越来越成熟,效益也比较明显,每家每户都在养殖。”
黄鳝以网箱养殖模式为主,在水中培养水花生、水葫芦等植物吸收转化水中的有机肥,并为黄鳝提供遮蔽和附着条件。不过,往往还会投放四大家鱼来调节水质,控制水中其他生物的生长繁殖。“一般一亩土塘不超过20口2*3米的网箱,如果增加网箱密度,换水的频率也要加大。水源条件不好的区域,到中后期就很难控制水质,病害也会经常爆发。”陈振华表示,一般一口网箱投放20斤规格为6钱的苗能生产出80斤黄鳝,成本一般能控制在1500元/口以内,按照这几年的平均售价来算接近30元/斤(当前售价26元/斤左右),一口网箱能赚500元以上,一亩就有10000元左右的盈利。
“黄鳝养殖其实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有土的;一种是无土的。无土养殖就是网箱养殖,有土养殖指的是稻鳝共作,在水稻里面套养鳝鱼,不设置网箱,不投喂饲料,不种植水花生,投放50斤黄鳝能养出100斤,在上海售价在70元/斤以上,效益接近30元/斤”仙桃市洪渊泽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技术负责人王立新表示,稻鳝共作的起捕相对难一些,但是属于野生黄鳝,口感、体型、体色都要比其他模式的好一些,价格也就比较高。“不同的投放时间,产量就不同,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消费层次和消费习惯投放不同品种和规格的苗种。一般是投放大规格野生苗和长速快的本土大黄斑鳝两种。”
由于稻鳝共作模式产量低,绝大部分人还是选择网箱养殖的模式。黄鳝养殖面积更大的张沟镇,自然成为饲料厂眼中的香饽饽。“之前,镇上有六七十个饲料品牌,有的饲料品牌浑水摸鱼,质量差的饲料卖给养殖户赚一把就跑。后来,大家对饲料有了辨识度,质量差的饲料品牌都被逐步淘汰,目前只剩下以岳阳市展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展翔公司”)等为主的10家左右饲料品牌。”陈振华总结,“好的饲料养出来的黄鳝肚子小,体型体色好看,跟野生的黄鳝差不多。饲料系数也比较低,用展翔饲料小水面养殖,1斤饲料能够长1.4斤黄鳝,饲料系数低。售价也要比能明显看出来人工养殖的高。”
王立新则表示,这些年养殖下来,总归一句话:“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他认为饲料厂会被淘汰大部分是因为饲料口碑差。“不管是再大的老板,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性价比高的饲料才有可能在市场上立足。我用展翔公司的饲料已经20年,这是放心产品,不用担心会出现劣质饲料的情况。”
展翔公司熊启红经理估计,整个仙桃市黄鳝饲料总量目前大概是7000吨,展翔公司的黄鳝饲料销量是3600多吨。
而据这几位介绍,黄鳝产业要进一步发展,还需要解决育苗这个难关。
当前,大部分黄鳝苗种仍来源于野生苗种,产量受到限制。湖北省每年外购黄鳝苗种约24亿尾,而且呈上升趋势。苗种来源紧缺,加上鲜活运输成本高、死亡率大的原因,一斤苗种(规格6钱左右,1斤30条)30多元,成本较高。并且,虽然目前获得了人工仿生态育苗技术的突破,但苗种仍主要依赖野生资源。随着野生资源数量逐渐减少、质量逐年下降,发展人工繁殖成为必要途径。
“育苗有几种模式,我们现在在做的就是仿野生育苗,也在开展工厂化育苗模式。我们育苗的目标不单单是供应自己,也要向市场推广我们的苗种。但是,我们去年苗种的产量只有1000多万尾,尚不足以供应我们自己4180亩的养殖场。而整个合作社有11800亩,苗种培育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自己培育苗种有很多优势。以前我们从周边地区,安徽、江浙运输苗种过来,经过长途跋涉,苗种成活率低。我们自己生产苗种,亲本经过筛选,优势亲本经过杂交培育的后代再经过筛选培育等步骤,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等优势比较明显。长期在人工驯化下,苗种很快就能够开口,而野生的还需要驯食。”王立新表示,接下来,仙桃市洪渊泽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育苗将往工厂化方向发展,做到一年四季滚动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