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猪场管理者,我们需要跳出猪病看猪病。也就是说,我们不必像猪病科研机构那样,从微观的角度用显微镜用各种仪器来检查检测是什么病原、什么基因型,如何区别诊断;也不必像人医那样,逢病必治,逢病就想一定治好。猪场管理者应该从宏观的角度,用“望远镜”来看猪病,看看猪病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在猪场流行,如何阻断其流行。
从宏观来看,猪病的发生,主要有三个来源,体现在三个字,即:
从宏观来看,猪群发病与否,取决于是否感染“超负荷”。感染“超负荷”与否,取决于猪群体质、非生物性因素、生物性因素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作为猪场管理者,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平衡处理好猪群体质、非生物性因素、生物性因素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猪群即使有感染,但仍然能与微生物“共生共存”,和平相处,维持正常生产水平。
笔者于2006年提出的“两清除一提高”理论,目的在于平衡,在于“减负”,在于处理好猪群体质、非生物性因素、生物性因素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让猪群处于一种不发病的“轻负荷”状态,是猪场健康管理的更高境界。
“两清除一提高”指的是清除外环境(猪舍环境)中的不利因子,清除内环境(猪体环境)中的不利因子,提高猪群体质。下面先谈谈“两清除一提高”的基本原理和思路。
1 清除外环境中的不利因子
按照经典的传染病控制策略,是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但我觉得之一个环节仅仅消灭传染源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清除一些非生物性的导致猪群易感的因素,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传染性疾病是非传染性因素的显性表现。需要从生物安全与舒适环境这两个维度着手。图示如下
1.1 生物安全
1.1.1 阻断场外病原进入场内
有些猪场看起来在“看好门”这块滴水不漏,但猪场仍然疾病不断。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有的放矢,抓住重点。我们要知道,猪场病原主要由猪携带,如果没有管理好引进猪的隔离驯化和净化,其他的门禁管理做的再好也白搭。因为引进的感染猪会在你的猪场持续不断的扩散病原。所以,防止病原进入猪场除了一般的门禁管理之外,更需按照“一种猪(引进猪),两种车(拉粪的车、拉猪的车),三种人(养猪的人、杀猪的人、收猪的人)”的顺序,有重点的严格管理。
1.1.2 有效消毒
有些猪场对消毒很重视,2天一“小消”,7天一“大消”。结果病原没有控制好,而猪只的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反而增加了。所以,笔者建议,带猪消毒一定要慎重,除非重大疫情,一般无需按正常流程进行带猪消毒,消毒的重点应该放在全进全出时的空栏消毒,以及门口的脚、手消毒。空栏消毒的关键是彻底清洗。
1.1.3 淘汰是更好的预防,建议适时实施五级淘汰
(点击查看“五级淘汰”具体内容)
可能有很多猪场舍不得这样做,但是,对提高猪群整体健康状况是有利的,对长远经济效益是有利的,在疾病爆发期间,这个 *** 永远比其他所有的用药措施有效。
1.1.4 防止饲料霉变
猪场管理者需要注意,猪在摄入霉菌毒素还没有引起可见症状之前,已经对免疫系统造成了伤害。防霉包括大宗原料的防霉和饲料防霉以及料槽防霉腐败。
1.2舒适的环境
1.2.1 洁度
包括空气清洁和地面栏舍的清洁,尤其是采用新风系统来保持空气的清新非常重要。
1.2.2 温度
遵循大猪怕热,小猪怕冷的基本规律,管控好猪场适宜的温度。针对产房,需要遵循大环境(分娩舍)通风,小环境(保温箱,保温板)保温的基本原则,大环境分娩前期不要超过25度,中后期不要超过23度,最为理想。
1.2.3 湿度
包括空气湿度和地面潮湿。猪场湿度过大是引起小猪腹泻的重要诱因,必须高度重视!空气湿度建议不要低于50%不要高于80%,60~70%比较理想。
2 清除内环境中的不利因子
猪体环境中的不利因子包括有害生物和生物毒素及非生物毒素。图示如下。
2.1有害生物
2.1.1细菌
对于猪体内细菌的清除,目前争议很大。主要体现在,之一,提倡无抗养殖,不能使用抗菌药物,第二,不能用抗菌药物做预防性添加。笔者的观点,之一,无抗养殖不是养猪不用抗菌素,而是不能在饲料中长期小剂量添加抗菌素,这也是笔者对农业部关于无抗养殖的理解;第二,完全健康的猪,预防性添加抗菌素,劳民伤财,劳民伤猪;第三,在一些感染风险大的关键节点,或者根据猪场以往经验,对容易感染的关键节点,或者已经表现轻度感染的关键节点,预防性添加抗菌素,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可以提高健康状况,提高生产性能。我们不能神化抗菌素,但也不能妖魔化抗菌素。抗菌素只是一个健康管理的工具,规范的使用就能给养猪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就像一把菜刀用来切菜就是工具,用来杀人就成为凶器了。
2.1.2病毒
大多数病毒,一旦感染很难清除。所以,针对病毒,我们重点应该放在生物安全,放在疫苗免疫,放在驯化净化,放在流程设计阻断循环,放在改善环境提高体质。
2.2.3寄生虫
寄生虫的危害,看起来没有细菌病毒那么严重(一般不会导致死猪),但潜在的危害不可小视,如料肉比的提高、生长速度下降、细菌病毒的传播媒介。
2.2 生物毒素
2.2.1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的危害,不仅仅是霉菌毒素中毒,霉菌毒素可以使膜通透性发生改变,打开了皮肤粘膜保护屏障的大门。更重要的是对免疫抑制的加重,有专家说霉菌毒素是一种底色病,一点也不为过。我们需要从原料选择、生产防霉(除尘、除杂、抛光)、存储防霉、饲喂防霉、消化道吸附、血液解毒、缓解毒素对身体的影响,需要采取包括选用优质脱霉剂在内的全方位防控措施。
2.2.2肠毒素
生物自身代谢终产物对自身具有毒害作用。不仅动物如此,植物也是如此。比如,西瓜是不能在同一块地连续栽种的,否则第二年可能西瓜苗都长不好。肠毒素的蓄积主要表现在母猪便秘,便秘的原因,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生理性(孕酮)、管理性(饮水、运动、限饲)、营养性(肠道微生态)、药源性(长期使用抗菌素)、疾病性五大类。有时候猪不吃,正确的逻辑是,猪不是不吃才不拉,是猪不拉才不吃。预防思维:增加饲料持水力;增加饮水;促进肠道蠕动;增加肠道容积;补益中气。夏天快来了,夏天便秘需要注意的两点:降温,饮水不足。夏天便秘治疗,一般冷水灌肠就OK,或者芒硝配合小苏打,效果特别猛。调理后给麸皮量调大至20%或喂青饲料就解决了。
2.2.3细菌毒素
有时候我们发现,猪只发病在使用快速杀菌剂后,症状不仅没有缓解,而且大大加重甚至死亡。主要原因是一些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在使用快速杀菌剂后,死亡的细菌释放大量内毒素,而使病情加重。原因和处理思路图示如下。
在猪体内毒素方面,氧化应激产生的自由基、炎症产生的炎性因子,对猪群尤其是母猪的繁殖力有严重影响,也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3 提高猪群体质
体质也就是我们俗称“抵抗力”、“免疫力”等,猪体之所以能抵御体内、外的各种致病因子的侵袭,全仗拥有健全的免疫系统。受西方兽医学的影响,过分地强调了病原的控制(例如各种疫苗兽药的频繁使用),而忽视了体质提高对预防发病的重要作用,忽视了环境应激和营养安全及排毒对先天免疫屏障的影响。
3.1防御屏障
免疫系统共有三道防线。
人体的皮肤和粘膜构成免疫战线上的之一道防线,阻挡着各种致病微生物的侵入。健康完整的皮肤与粘膜、鼻孔中的鼻毛、呼吸道粘膜表面的粘液和纤毛,均能阻挡并排除微生物。皮肤和粘膜还会分泌杀菌的物质,如皮肤的汗腺能分泌乳酸,使汗液呈酸性,不利于病菌等生长;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也有一定的杀灭病菌作用。胃粘膜分泌的胃液里有胃酸,也具有杀菌作用。
当病原体突破之一道防线后,它们会在体内部处处遭到打击。遍及全身的像蜘蛛网似的淋巴结,就像撒下的天罗地网,使“敌人”寸步难行。假使病原体侵入血液或组织中,机体仍可沉着应战。因为体内有许许多多能够吞噬病原体的吞噬细胞。它们紧紧缠住病菌,置敌于死地。战斗进行有时很激烈,以致伤口发生红肿或长成疖肿。由此可见,吞噬细胞的作用就是把侵入机体的病菌消灭在局部,不使它们向全身扩散。如果侵入机体的病菌数量多、毒性大,或者在疖肿还没有充分化脓熟透的时候就用手去挤,这些病菌就可能冲破第二道防线,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病变就会由局部扩展到全身,引起全身严重的症状。
如果病原体冲破之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在机体中获得了立足点,并大量生长繁殖,就会引起感染。此时机体与病原体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斗争的胜负取决于第三道防线的牢固与否,以及敌我之间大量的对比。这道防线上的主力军有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据估计,一个健康猪体内大约有一百亿的淋巴细胞在活动。当T和B细胞接到“敌情报告”后马上动员起来,T细胞产生各种淋巴因子,B细胞装备成能产生抗体(即所说的免疫球蛋白)的浆细胞。各种病原体碰到这一支多兵种的免疫大军——吞噬细胞、抗体、补体、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等,只好乖乖地举手投降。当然,亦可能两败俱伤。
三道防线图示如下:
3.2免疫抑制
谈到猪群体质,必须要关注免疫抑制问题。什么是免疫抑制?哪些因素会导致免疫抑制?
3.2.1免疫抑制
就是通过损伤免疫组织或器官,干扰抗原的提呈。通俗的讲,就是一些因素或疾病使猪的免疫力降低体质下降,从而易于发生疾病,并且不容易治愈。
3.2.2导致免疫抑制的因素
生产实际中导致免疫抑制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即应激、营养、疾病、毒素。图示如下。
3.3提高体质的思路
在生产实际中,提高猪群体质的思路简单来说就是让猪吃得舒服、住得舒服、拉得舒服。
3.3.1吃得舒服
主要内涵是吃好初乳,吃干净、新鲜的饲料和饮水。
3.3.1.1吃干净、新鲜的饲料和饮水。这里不做阐述。
3.3.1.2这里强调一下初乳问题。一个是初乳更佳摄取时间。我们先看看新生小猪对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吸收能力,见下表。
再了解一下初乳中免疫球蛋白进入血液发挥作用的机制和时间,见下图
刚出生时,所有的免疫物质都能通过肠管细胞间隙,24小时后粘膜网逐渐变窄,经过48小时后免疫物质几乎不能通过了。所以,PSY应用研究院提出初生仔猪管理6小时保护理论,即初生小猪出生6小时内不要给小猪进行剪牙断尾等有疼痛损伤的操作,而要创造舒适的环境让初生仔猪尽量在3小时内吃足初乳。
3.3.1.3适时适宜补充抗病营养。抗病营养尽管不能防止感染,但能提高机体抗感染的能力和减少感染带来的不利影响。抗病营养属于功能性营养,不可能也不可以在饲料中预先设计添加,而应由猪场管理者根据生产中的营养学原理在猪群需要的时候阶段性添加。所以,规模猪场仅仅依靠商业配方师是不够的,更需要亲临现场的生产营养师,对营养做动态管理和适时调整。
3.3.2住得舒服
小健康靠呵护,大健康靠设计。这里的“设计”包含猪舍设计,让猪生活在温暖、干燥、通风而无贼风的生活环境。在商品猪的成本构成中,猪舍的成本仅占总成本的2.5~4.5%,不应该在猪舍建筑上过多考虑节约成本。
3.3.3拉得舒服
便秘问题是母猪更大的健康问题,关于便秘的原因和控制思路在“肠毒素清除”中已有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