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鳃病的鱼可以吃吗(细菌性烂鳃病暴发性败血症赤皮竖鳞各个头痛,怎么办)

农村养殖畜牧网 水产养殖 1720
烂鳃病的鱼可以吃吗(细菌性烂鳃病暴发性败血症赤皮竖鳞各个头痛,怎么办)

由细菌感染养殖鱼类而发生生理变化、甚至引起死亡的疾病叫鱼类细菌病。鱼类细菌性疾病的种类很多,危害严重的主要是由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疾病,成为鱼类养殖业中主要的病害之一,也是损失最严重的一类鱼类病害,能造成池塘养殖鱼类100%的死亡。

一、细菌性烂鳃病

【病原体】 柱状黄杆菌(曾用名:鱼害黏球菌、柱状嗜纤维菌、柱状曲绕杆菌、嗜纤维黏细菌)。

【流行情况】 本病在水温15℃以上时开始流行,在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致死时间也越短,4~10月为其流行季节,以7~9月发病最为严重。

据报道,水的硬度越高,菌在水中的存活期越长。

本病是最重要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主要危害草鱼和青鱼,从鱼种至成鱼均可受害,发病草鱼死亡率可达80%以上;

危害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鳜鱼、鳗鱼、鲤鱼、鲫鱼和加州鲈等多种淡水鱼,从种鱼到成鱼均可受害,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常引起大量死亡。

水中病原菌的含量越高、鱼的密度越大、鱼的抵抗力越弱、水质越差,则越易暴发流行。

【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尤其头部最为严重,所以渔民又称本病为“乌头瘟”;病鱼离群独游,行动缓慢,反应迟钝,不吃食,对外界 *** 失去反应,呼吸困难;

发病缓慢,病程较长者,鱼体消瘦。肉眼检查,有时可见鳃盖内表面的皮肤充血、发炎,中间部分常腐烂呈一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彩图6)。

病鱼鳃丝上黏液增多,鳃丝肿胀,鳃的某些部位因局部缺血而呈浅红色或灰白色;有的部位则因局部瘀血而呈紫红色,末端腐烂,软骨外露,鳃上带有黏液和污泥(彩图7)。

【诊断】

1)用肉眼观察,鱼体发黑,鳃丝肿胀,黏液增多,鳃丝末端骨骼外露;再用显微镜观察,鳃上又无大量寄生虫或真菌寄生,即可初步诊断。

2)用剪刀剪下病灶处的鳃丝放在载玻片上,加1~2滴清水,盖上玻片,旋转20~30分钟,在10×40倍显微镜下可见有大量细长、滑行的杆菌,有些菌体聚集成柱状,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细菌性烂鳃病应与鳃霉病、寄生虫性烂鳃病相区别,三者在发病早期外观症状较为相似,但发病晚期容易区别,应注意鉴别诊断。

患病晚期,细菌性烂鳃病的鳃盖内表皮发炎充血,中间部分腐烂呈现“开天窗”状,其余两者无;

如无“开天窗”或处于发病早期,还需借助显微镜加以鉴别。

若鳃丝腐烂发白带黄色,尖端软骨外露,并沾有污泥或黏液,镜检见有大量细长、滑行的杆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呈阳性反应,则为细菌性烂鳃病;

若鳃片颜色比正常鱼的白,并略带有红色小点,镜检可见病原体的菌丝进入鳃小片组织或血管和软骨中生长,则为鳃霉病;

镜检中如寄生虫数量较多,则为寄生虫性烂鳃病。

二、淡水鱼类暴发性败血症

【病原体】 根据目前的研究,本病的病原体有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

【流行情况】 本病在我国养鱼历史上是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长、流行养殖水域最广、造成损失更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在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川、陕西、山西、云南、内蒙古、山东、辽宁、吉林等省、直辖市、自治区广泛流行。

主要危害鲫鱼、鳊鱼、团头鲂、鲢鱼、鲮鱼、鳙鱼等,池塘、湖泊、水库、网箱等水域养殖均可发生本病。

在江苏南部及上海地区从2月底至12月初,水温10~36℃均有流行,其中以水温持续在25℃以上时最为严重。

从2月龄的鱼种至成鱼均可受到危害,严重发病的养鱼场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达95%以上,尤其是在放养密度过大、鱼池池水水质恶化、溶氧量低、有害物质多,鱼的抵抗能力下降时,更容易暴发本病。

【症状】 早期急性感染时,病鱼的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轻度充血,严重时鱼的体表严重充血甚至出血,眼眶周围也充血,尤以鲢、鳙为甚,鳃丝苍白等;

随着病情的发展,体表各部位充血症状加剧,眼球突出,腹部膨大, *** 红肿。

解剖病鱼,可见鳃灰白,有时呈紫色,严重时鳃丝末端腐烂;腹腔内积有浅黄色透明或红色混浊腹水,肝脏、脾脏、肾脏肿大,脾脏呈紫黑色,胆囊肿大,肠系膜、腹膜及肠壁充血,肠管内无食物,肠内积水或有气,有的鳞片竖起。

病鱼有时突然发生死亡,外观上看不出明显症状,是由于这些鱼的体质弱,病原菌侵入的数量多、毒力强所引起的超急性病例。

病情严重的鱼厌食或不吃食,静止不动或发生阵发性乱游、乱窜,有的在池边摩擦,最后衰竭死亡。

淡水鱼类暴发性败血症

【诊断】

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做出初步诊断。

2)镜检。取病灶样在10×100倍显微镜下观察鉴定是否为嗜水气单胞菌,确诊依据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菌体非常直,两端钝圆。

3)根据病理变化可进一步诊断。

三、赤皮病

【病原体】 荧光假单胞菌。

【流行情况】 赤皮病又称出血性腐败病、赤皮瘟、擦皮瘟等,是草鱼、青鱼的主要疾病之一。

传染源是被荧光假单胞菌污染的水体、用具及带菌鱼。荧光假单胞菌是条件致病菌,鱼的体表完整无损时,病原体无法侵入鱼的皮肤;

只有鱼体受机械损伤或冻伤,或被体表寄生虫损伤时,病菌才能乘虚而入,引起发病。草鱼、青鱼、鲤鱼、鲫鱼、团头鲂等多种淡水鱼均可患本病,多发生于2~3龄大鱼,当年鱼种也可发生,常与肠炎病、烂鳃病同时发生形成并发症。

在我国各养鱼地区,一年四季都有流行,尤其在捕捞、运输后,以及北方地区越冬之后,本病最易暴发流行。

【症状】 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以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好似被擦伤,故又称为擦皮瘟或赤皮瘟(彩图8);

鳍的基部或整个鳍充血,严重的全部鳍基充血、发炎,鳍条末端腐坏,鳍梢部常烂去一段,鳍间的组织被严重破坏,使鳍条呈扫帚状,称为“蛀鳍”;鳞片脱落处或鳍条腐烂处常有水霉寄生而加重病情。病鱼行动迟缓,离群独游,不久即死去。

【诊断】 根据病鱼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诊,确诊需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体并鉴定。

四、细菌性肠炎

【病原体】 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等。

【流行情况】 本病是养殖鱼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我国各养殖地区均有发生。

主要危害草鱼、青鱼、加州鲈、月鳢、罗非鱼,鲤鱼也有少量发生。

草鱼、青鱼从鱼苗至成鱼都可受害,死亡率在50%左右,发病严重的鱼池死亡率高达90%以上。流行时间为4~10月,常表现为2个流行高峰,1龄以上的草鱼、青鱼发病多在5~6月,甚至提前到4月,当年草鱼种大多在7~9月发病。

水温在18℃以上开始流行,流行高峰在水温25~30℃时,全国各养鱼地区均有发生。本病常和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并发,俗称“草鱼三病”。

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在水体及池底淤泥中大量存在,在健康鱼体的肠道中也非常常见。

当鱼处在良好环境条件下且体质健壮时,虽然肠道中有此菌存在,但若数量不多,不是优势菌,且在心脏、肝脏、脾脏中无菌状况下并不发病;

当条件恶化,水质污浊,溶氧量低,氨氮含量高,饲料变质,吃食不均,鱼体受机械损伤或冻伤,或被体表寄生虫损伤,鱼体抵抗力下降等都可以引起菌在肠内大量繁殖,就可导致疾病暴发。

病原体随病鱼及带菌鱼的粪便排入水中,污染饲料,经口感染。

【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头部尤其乌黑;离群独游,反应迟钝,食欲减退以至完全不吃食。

病情严重时,腹部膨大,两侧常有红斑,成为明显的“蛀鳍”; *** 红肿突出,呈紫红色(彩图9),轻压腹部或将病鱼的头部提起,有黄色黏液和血脓从 *** 流出。剖开腹部,可见腹腔积水,肠壁充血发炎,肠管呈红色或紫红色(彩图10),肠内无食,有黄色黏液;肝脏也常有红色斑点瘀血。

【诊断】 根据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取病鱼的肝脏、脾脏、肾脏、心血接种在培养基上,如长出黄色菌落,则可确认为本病。

五、竖鳞病

【病原体】 水型点状假单胞菌。

【流行情况】 竖鳞病又称鳞立病、松鳞病、松球病等,是金鱼、鲫鱼、鲤鱼及各种热带鱼的一种常见病。

我国南方饲养的草鱼、鲢鱼、鳙鱼等有时也可发生这种病,从较大的鱼体至亲鱼均可感病。该菌是水中常有的细菌,是条件致病菌,当水质污浊,鱼体受机械损伤或冻伤,或被体表寄生虫损伤时,病菌乘虚而入,引起发病。

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等养鱼地区常有发生,主要流行于静水养鱼池中,流水养鱼池中也可发生,但比较少见。

本病主要有2个流行期:一是鲤鱼产卵期,二是鲤鱼越冬期,但一般以4月下旬至7月上旬水温17~22℃时为主要流行季节,有时越冬后期也有发生。死亡率一般在50%以上,发病严重的鱼池,甚至会100%的死亡,鲤鱼亲鱼死亡率也高达85%。本病流行主要与鱼体受伤、池水污染和鱼体抗病力下降有关。

【症状】 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严重时呼吸困难,对外界 *** 失去反应,身体失去平衡。

病鱼局部或全部鳞片向外张开,如同松球,鳞片基部的鳞囊内积聚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使鳞囊水肿、鳞片竖起,故又称鳞立病;若用手稍压鳞片,鳞囊中的液体即会喷出来。随着病情的发展,鳞片脱落。病鱼常伴有鳞基部、体表皮肤轻微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症状,皮肤、鳃、肾脏、肝脏、脾脏、肠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这样持续2~3天后即死亡。

【诊断】 根据上述症状即可初诊。通过显微镜检查后,若有大量短杆菌便可以诊断,但要注意与大量鱼波豆虫寄生引起的竖鳞病区别开来。

六、打印病

【病原体】 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菌。

【流行情况】 打印病又名腐皮病。病原是条件致病菌,当水质污浊,鱼体受机械损伤或冻伤,或被体表寄生虫损伤时通过接触感染发病。主要危害鲢鱼、鳙鱼,从鱼种至亲鱼均可感染,尤以亲鱼更易发病。发病严重的鱼池发病率更高达80%以上。病程较长,全国各地都有流行,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夏秋两季最为常见。

【症状】 病灶部位主要发生在背鳍和腹鳍以后的躯干部分,尤其是在 *** 上方或尾柄的两侧;亲鱼病灶部位不固定。初期症状是皮肤出现红斑,有时似脓包状,随着病情的发展,鳞片脱落,肌肉腐烂,直至烂穿,露出骨骼和内脏;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充血发红,似打上一个红色的印章,故叫打印病;病鱼身体瘦弱,游动迟缓,食欲减退,最终衰竭死亡。

【诊断】 根据症状即可初诊,确诊需用细菌培养或荧光抗体法。

七、白皮病

【病原体】 白皮假单胞菌。

【流行情况】 本病广泛流行于我国各地鱼苗、鱼种池,每年6~8月为流行季节,尤其在夏花分塘前后,因操作不慎碰伤鱼体或体表有大量车轮虫等原生动物寄生而损伤鱼体,病原菌乘虚而入,导致本病暴发流行。主要危害鲢鱼及鳙鱼,草鱼、加州鲈、月鳢和青鱼有时也可发病,死亡率高达50%以上;病程短,从发病到死亡只要2~3天。

【症状】 发病初期,病鱼背鳍下方或尾柄处发白,尾鳍末端也有些发白,并迅速蔓延扩大,致使自背鳍基部后面的体表全部呈现白色,俗称“白皮花腰”;接着臀鳍后方、尾柄基部皮肤腐烂,尾鳍残缺不全,整个鱼体前半部乌黑,后半部灰白,黑头白尾极为明显。病鱼行动迟缓,不久头部向下、尾部朝上,身体与水面垂直悬于水中,时而做挣扎状游泳,很快死去。

【诊断】 根据症状即可初诊。镜检有大量白皮假单胞菌可以确诊为白皮病。

八、白嘴白头病

【病原体】 一种黏细菌,但病原性质尚未完全查明。

【流行情况】 白嘴白头病是“四大家鱼”和鲤鱼夏花阶段最常见的严重鱼病之一,尤其对夏花草鱼危害更大,一般鱼苗饲养20天左右,如不及时分塘,就易暴发本病。

如果水质不良,病原体大量滋生,鱼体长大后池中饲养密度过大,缺乏足够的适口饲料及鱼体抵抗力下降等,都可以引起本病的发生。

本病是一种暴发性鱼病,发病快,来势猛,死亡率高,可达45%以上;

发病严重的鱼池中野杂鱼也会因感染本病而死亡;流行于5~7月,一般从5月下旬开始,6月为发病高峰期,7月下旬以后少见。长江流域各养鱼区均有本病发生。

【症状】 开始发病时鱼的尾鳍末端有些发白,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自吻端至眼球的一段皮肤溃烂,额部和嘴的周围色素消失,变成乳白色。

由于大量致病菌的存在,使这些部位显出灰白色的茸毛状,隔水看去,头前端和嘴部发白。病鱼口唇肿胀,张闭失灵,呼吸困难,“浮头”,时而做挣扎状游泳,时而悬挂于水中,不久即死亡。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诊,或在池边观察水面游动的病鱼,明显可见白头白嘴的症状。

确诊需用显微镜检查患处黏液,可见大量滑行的杆菌。在诊断时还必须注意与大量车轮虫寄生引起的白头白嘴的症状相区别。

九、鲤鱼白云病

【病原体】 病原菌为恶臭假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

【流行情况】 鲤鱼白云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较高的发病率,90年代后发病率有所下降。本病主要发生于微流水、水质清瘦的网箱养鲤鱼和流水池塘集约化养鲤鱼中,流行季节为5~6月,且水温在10~14℃时。

水温升高到20℃左右时,病情就可得到控制。越冬后的鲤鱼比较虚弱,易患本病;其他养殖鱼类虽同池同网箱饲养,但并不受感染。主要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流行。

【症状】 发病初期,病鱼体表出现小斑状白色黏稠物,容易被忽视。随后,黏稠物逐渐蔓延,形成一层白色薄膜,其中头部、背部、鳍条等处最为明显。病鱼食欲减退,离群独处,靠近网箱边缘缓慢游动,严重时出现“蛀鳍”、鳞片松动、皮肤溃烂等症状,最后陆续死亡。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诊,或在池边观察水面游动的病鱼,明显可见病鱼体表的白色薄膜症状。确诊需用显微镜检查患处黏液,可见大量滑行的杆菌。

十、疖疮病

【病原体】 疖疮型点状产气单胞菌。

【流行情况】 疖疮病主要危害青鱼、草鱼、团头鲂、鲤鱼等,偶尔可在鲢鱼、鳙鱼中发生,冷水性虹鳟鱼疖疮病在我国也有报道。我国各主要养殖场均有发病,但以长江中下游流域最为严重。本病无明显流行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呈散在性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主要危害1龄以上的鱼。

【症状】 本病发病部位不定,但以靠近背部的部位较为常见。发病初期,鱼体背部皮肤和肌肉组织发炎、红肿,接着出现脓疮,有浮肿感,脓疮内充满血脓和大量细菌;病鱼鳍基常充血,轻度或严重“蛀鳍”。

病情严重的鱼,肠道也充血、发炎,鳞片松动脱落,用手按或用刀切开,即有血脓流出,有时可见肌肉溃疡、坏死,自然溃破时,溃破处形似火山口。

【诊断】 根据症状、流行情况即可初步诊断,但要注意与黏孢子虫引起的体表隆起区别开。必须用显微镜压片检查,才能确诊。

十一、罗非鱼溃烂病

【病原体】 国内外报道的病原有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荧光假单胞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和链球菌等。

【流行情况】 罗非鱼溃烂病有两种类型。

(1)体表溃烂型 主要危害工厂化养殖和越冬加温养殖的罗非鱼,鱼种、成鱼和亲鱼均可发病。养殖密度大、水质污浊、溶氧量偏低、温差较大的鱼池容易发生本病,严重的感染率可达50%以上。从越冬开始,至来年4~5月,均可流行。

(2)肠炎型 主要危害罗非鱼种、幼鱼,100克以下的罗非鱼幼鱼常受其害,而以10克以下的罗非鱼鱼种最为严重。

【症状】

(1)体表溃烂型 主要表现为体表鳞片竖起,并逐渐脱落,病灶溃烂成炙红的斑块状凹陷,肌肉外露(彩图11);

严重时深入骨骼,溃烂成洞穴。患处无特定部位,可分布于头部、鳃盖、鳍条及躯干等各个部分,病灶多时可达数十个。解剖可见肝脏发生病变,由肉红色变成褐色,胆囊由浅绿透明变成墨绿色,体积可增大1倍。

(2)肠炎型 主要表现为 *** 及 *** 附近的皮肤发红,解剖可见肠也发红,但症状较轻。

【诊断】 根据症状和病理变化及流行情况可初步诊断,若从病灶部位分离到病原菌或镜检观察到病原菌即可确诊。

十二、乌鳢诺卡氏菌病

【病原体】 诺卡氏菌。

【流行情况】 首次发现是在1997年乌鳢养殖规模较大的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鲁桥镇。

从1997年至今,本病连续在山东省各地乌鳢养殖池塘发生,流行季节为6~9月,水温在23℃以上时,主要危害商品鱼养殖池塘。

发病池塘乌鳢死亡率为2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由于患病乌鳢的眼球周围和肠道内外壁、肝脏、脾脏、肾脏等器官长满黄豆大小的黄色脓包,所以又称为“乌鳢脓包病”。

【症状】 患病乌鳢表现为腹部肿大,腹部表皮有时充血、出血。个别病鱼眼部出现肿块,呈堆积的小瘤状,角膜混浊,有炎性细胞浸润,浆液纤维素渗出。剖检病鱼可见肝脏、肾脏、脾脏、肠长满黄豆大小的黄色瘤状脓包,针刺有浅黄色脓液流出;胆囊肿大,壁变薄,胆汁稀薄,色浅。

乌鳢诺卡氏菌病

【诊断】 根据症状和病理变化及流行情况可初步诊断,若从病灶部位分离到病原菌或镜检观察到病原菌即可确诊。

十三、体表溃疡病

【病原体】 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和温和气单胞菌。

【流行情况】 体表溃疡病是高密度单养鱼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一些名优鱼类,已发现患本病的鱼类有罗非鱼、加州鲈、乌鳢、斑鳢、露斯塔野鲮及泥鳅等。

鲤鱼和鲫鱼鱼种高密度养殖时也有发病,可导致大批死亡。本病在春季4月中、下旬,水温15℃时可发生,5~6月水温高、水质差、水温变化大的养殖池容易发病;此外扦捕后、长途运输、越冬后及发生寄生虫病的鱼,因外伤也容易发生本病。

【症状】 发病初期,病鱼体表出现数目不等的斑块状出血,血斑周围鳞片松动;之后,病灶部位鳞片脱落,表皮发炎、溃烂(彩图12),周边充血。

随着病情发展,病灶扩大,并向深层溃烂,露出肌肉,有出血或脓状渗出物,严重时肌肉溃疡腐烂露出骨骼和内脏,最后死亡。

本病与打印病症状差别在于病灶形状不规则,无特定的部位,头部、鳃盖、躯干各处均可发生,而且通常有多个甚至几十个病灶。

【诊断】 根据症状和病理变化及流行情况可初步诊断,若从病灶部位分离到病原菌或镜检观察到病原菌即可确诊。

十四、纤维黏细菌腐皮病

【病原体】 病原是柱纤维黏细菌,曾名柱状屈挠杆菌。

【流行情况】 纤维黏细菌腐皮病为斑点叉尾、大口鲇、胡子鲇和黄鳝等无鳞鱼种的常见病,主要危害成鱼和亲鱼,养殖水质环境恶化时容易发生;

发病季节为春、夏、秋三季,水温在15℃以上即可发生,20~30℃时为流行高峰期,通常呈散在性流行;

一旦发生,池塘中的发病率可在50%左右。由于本病病程较长,故急性大批死亡情况较少出现,但病鱼食欲减退,影响生长,并可影响性腺发育。

【症状】 发病初期,病鱼感染部位出现灰白色斑块,随之斑块下皮肤坏死、充血;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灶逐渐扩大,彼此连成一片,形状不规则;最后,皮肤大面积腐烂,露出肌肉,出现肌肉坏死现象,部分病鱼出现“蛀鳍”。

【诊断】 根据症状和病理变化及流行情况可初步诊断,若从病灶部位分离到病原菌或镜检观察到病原菌即可确诊。

十五、斑点叉尾肠道败血病

【病原体】 爱德华氏菌。

【流行情况】 目前仅见于斑点叉尾,从引进此鱼后,本病即已出现。在国外,这是鱼养殖中危害最严重的细菌病之一,各种规格大小的鱼均可患本病,而以鱼种发病最为常见。

我国广东、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及重庆市均已发现,发病率在30%左右。

本病的发生与温度关系十分密切,水温在22~28℃时为流行季节,25~28℃为发病高峰期,当温度高于30℃时,病情明显缓解。投喂变质饲料也是本病发生的重要诱因之一。

【症状】 病鱼游动缓慢,有时头朝上、尾朝下呈垂直漂浮状态;

腹部肿胀,有浅色小血斑,突眼,大部分成鱼和亲鱼头顶部出现一隆起瘤状物,溃破后,露出头骨,甚至形成“头洞”,鳃丝严重贫血。

剖检可见腹腔内含腹水,全肠充血,肝脏、肾脏肿大并呈暗红色(或有血斑),严重时肝脏溃疡出现蜂窝状空洞,鳔外壁布有血丝。

【诊断】 根据症状和病理变化及流行情况可初步诊断,若从病灶部位分离到病原菌或镜检观察到病原菌即可确诊。

十六、黄鳝旋转病

【病原体】 由于多数病鳝肠道内有棘头虫或线虫寄生,故曾被怀疑为寄生虫毒性所致。最近已经从病鳝脑中分离到细菌,并可重复症状,病原菌尚有待鉴定。

【流行情况】 黄鳝旋转病是近年来随着黄鳝养殖的兴起出现的新病,流行于浙江、湖北、江苏、江西、山东等省份,发病后有较高死亡率。通常发生在密养、多腐草、水质恶化的鳝池中,发病季节在春末夏初。但目前对本病的研究尚未深入。

【症状】 病鳝头部扭曲,随之鱼体顺着头部扭曲方向卷曲,鱼体比较僵硬,用手触动,体部可以短暂伸直,但很快就又恢复卷曲状态,头部和尾部断续出现痉挛现象,2~3天后死亡。剖检内脏,除肠内空无食物,或轻度充血外,其他部位无明显异样情况。

【诊断】 根据症状和病理变化及流行情况可初步诊断,若从病灶部位分离到病原菌或镜检观察到病原菌即可确诊。

十七、鳗赤鳍病

【病原体】 嗜水气单胞菌。

【流行情况】 鳗赤鳍病是养鳗场中常见的流行病,特别是露天鳗池发病最多,可以形成急性流行,发病鳗池死亡率较高。

本病多发生于水温在20℃以下的春秋两季,尤以梅雨期为甚,水温较高的夏季较少流行。饥饱不匀,特别是饵料不足,长期处在饥饿状态下的鳗鱼突然暴食,更容易诱发本病。

【症状】 病鳗胸鳍、臀鳍和尾鳍充血,腹部、头部腹面有出血斑, *** 红肿,严重时腹部全部充血、红肿,背鳍也可充血。

剖腹可见肝脏、脾脏肿胀、瘀血,呈暗红色,肾脏肿大、瘀血,胃、肠发炎充血,内充有黏性脓汁。鳗白仔到黑仔阶段发病时,除各鳍充血外,鱼体相对比较僵硬。

【诊断】 根据症状和病理变化及流行情况可初步诊断,若从病灶部位分离到病原菌或镜检观察到病原菌即可确诊。

十八、鳗爱德华氏菌病

【病原体】 病原有迟缓爱德华氏菌和福建爱德华氏菌两种。

【流行情况】 爱德华氏菌病是我国养鳗业中危害比较严重的常见疾病之一,国内大多养鳗场均曾发生过本病。

无论是鳗白仔、黑仔或是成鳗均可发生,幼鳗发病死亡率可达50%左右,成鳗死亡率在5%~10%。

本病在温室养鳗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露天养鳗池则以夏季为流行盛期;白仔鳗在饲料(如水蚯蚓)诱食后约1周,很容易造成急性流行。本病发生后,易继发赤鳍病。

【症状】 本病按其病灶所在的主要位置可分为肝脏型和肾脏型两种,间或也有肝肾混合型的。

(1)肝脏型 病鱼的前腹部(即肝脏区)肿大、充血,腹壁肌肉坏死从而导致体表软化;严重时,腹壁肌肉坏死、溃烂甚至穿孔(彩图13),所以从外面可以看见肝脏;通常臀鳍充血。剖腹观察可见肝脏明显肿大,有一到数个大小不等的溃疡病灶,内充满脓液。

(2)肾脏型 病鱼表现为 *** 红肿,红肿部位肌肉坏死,皮肤、鳍条充血,挤压腹部,有脓血流出。剖腹观察可见脾脏、肾脏肿胀,有小脓疡病灶。

(3)肝肾混合型 同时呈现上述两种症状。

【诊断】 根据症状和病理变化及流行情况可初步诊断,若从病灶部位分离到病原菌或镜检观察到病原菌即可确诊。

十九、黄颡鱼爱德华氏菌病

黄颡鱼爱德华氏菌病又叫一点红病、裂头病、头肿病,为近年来黄颡鱼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

【病原体】 爱德华氏菌。病原体经鼻腔感染嗅觉细胞,再进入大脑,经脑膜感染头骨。

【流行情况】 从苗种到成鱼均会患病。1~3龄之间的鱼发病较多,尤其是2龄鱼发病率较高。水温在18~30℃时发病,25~28℃时发病较严重,因此每年的6~9月为发病高峰期;

温度降低时,病情可不治而愈。本病病程比较长,累计死亡率比较高。池塘水环境突变如倒藻,或水质恶化如pH降低、氨氮含量增多、亚硝酸盐含量偏高、溶氧量低,水体混浊等也容易发病。另外,饲料营养、刮伤、抢食、机械损伤都可能诱发本病。

【症状】 发病鱼头顶部红肿、溃烂(彩图14),直至将头盖骨蛀空,形成一个狭长空洞,严重的还有鱼鳍发红、内脏有少量腹水的症状;

另外病鱼会在水面呈头上、尾下状缓慢转动。解剖可见腹腔有浅黄色透明状液体,个别出现溶血现象;

肝脏呈土黄色无光泽,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脾脏和肾脏肿大、充血;胃膨大,胃壁充血较重,个别有胃积水现象;肠道壁发红,肠黏膜脱落,剪开肠道可见黄色浓汁状液体。

本病发生时,常见病鱼鳃丝上寄生大量车轮虫、三代虫等。

【诊断】 根据症状和病理变化及流行情况可初步诊断,若从病灶部位分离到病原菌或镜检观察到病原菌即可确诊。

二十、链球菌病

链球菌是革兰氏阳性菌,对多种养殖鱼类有侵害作用,尤其是近年来,给罗非鱼产业带来重大损失。下面以罗非鱼链球菌病为例来说明。

【病原体】 无乳链球菌是养殖罗非鱼的主要病原。海豚链球菌也可以引起罗非鱼大量死亡,但危害程度不如无乳链球菌。

【流行情况】 本病在我国各地罗非鱼养殖区域都有发病案例,主要流行时间为5~10月的高温阶段,高峰期在7~9月,流行水温为25~37℃,发病率达20%~30%,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发病鱼的死亡率可高达60%~100%;

在高水温季节时,病鱼死亡高峰期可持续2~3周。本病主要威胁100克以上的罗非鱼,但近些年发现100克以下的鱼苗都常有本病发生。在低水温季节,本病也可呈慢性经过,死亡率较低,但持续时间长。

【症状】 不同种类的链球菌引起的临床特性无显著差别。

由于链球菌可以侵害病鱼的中枢神经系统,故临床上表现为病鱼游泳异常、昏沉,常在塘边、水面无方向性地缓慢游动,有时身体屈曲。病鱼常呈现眼部症状,如眼睛巩膜白浊(单侧或双侧)、眼球突出(彩图15)及出血等;有时在病鱼的两侧前颊上出现2~3毫米的干酪样坏死灶病变,随后坏死灶破裂形成溃疡;有时在腹鳍的基部出现较大(5毫米)的干酪样坏死,在尾鳍基部可能出现更大(10~20毫米)的坏死灶。身体表面出血,表现在口周围、鳍条基部的点状出血;有时在 *** 或生殖孔周围呈现出血斑;有的病例产生大量腹水,引起 *** 突出。剖检可见病鱼内脏呈现严重的败血症症状,胃和肠道空虚,肝脏、脾脏、肾脏、心脏、脑、眼和肠道大面积出血,脾脏和肾脏肿大。

【诊断】 根据症状和病理变化及流行情况可初步诊断。在实验室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细菌学鉴定可以确定链球菌种类。

二十一、弧菌病

【病原体】 鳗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等。

【流行情况】 鳗弧菌主要侵害鳗鲡,多数为条件致病,当鱼体受伤、养殖密度过大、水质不良或吃了腐败变质的食物、鱼抵抗力低下时容易发生;主要是经皮肤感染,也可经口感染;

一般发生在水温较高的夏秋季,春冬季较少发生,发病水温在28℃以上,水温25℃以下时较少发生。创伤弧菌和溶藻弧菌主要感染海水鱼类,鱼的发病季节是在5月末至7月上旬的初夏和9~10月的初秋,水温为19~24℃时;真鲷的发病季节为6~9月25℃左右的高水温期和11月至来年3月15℃左右的低水温期;鲑鳟鱼类和大菱鲆的发病温度为10~16℃;鲆科、鲽科和鳗科鱼类的发病温度为15~16℃及以上。

【症状】 因感染鱼的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如鳗鲡患病,体表点状出血,躯干部皮肤发生糜烂;

虹鳟患病时,体色发黑,鳃贫血,躯干部的皮下肌肉发生脓疡,有时经皮感染引起表皮糜烂;牙鲆仔鱼肠道白浊,真鲷、黑鲷患病主要是体表溃疡等。较为共同的特征是:体表出血变红,鳞片脱落,真皮组织溃疡;

鳍基充血, *** 红肿,眼球突出,眼内出血或有气泡,或者眼球变白、混浊。解剖可见内部器官和肌肉组织有点状出血,肠道发炎、充血或出血变红;肠黏膜组织坏死脱落,肠道内有黄色或黄红色的黏液;肝脏、脾脏、肾脏出血或瘀血,严重时坏死;其他器官出血严重时,鳃往往贫血变白,有时还见腹部膨大,有腹水等症状。

【诊断】 从有关症状可进行初步诊断。

确诊应从可疑病灶组织上取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用TCBS弧菌选择性培养基。现已有鳗弧菌单克隆抗体、溶藻弧菌单克隆抗体、创伤弧菌单克隆抗体等,可采用间接荧光抗体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对上述弧菌引起的弧菌病进行早期快速诊断;分子生物学PCR技术在某些情况下也可应用于对弧菌病的检测。

(冯玥整编)

标签: 烂鳃病的鱼可以吃吗 细菌性烂鳃病防治 *** 烂鳃病治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