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养成记》
你知道一个70后“俗女”是如何养成的吗?
她会趁着大人午睡爬起来咬碎温度计玩水银,会把掉在地上的面包给阿公吃,当然也会跟着大人搓黑黑的小药丸。
她会跟着阿嬷一起听卡带学唱歌,会跟着阿嬷去外面偷吃阳春面,当然也会跟着老人家学习女性意识初启蒙。
她会天天背垫板后面的九九乘法表,会盼着能打学校的 *** 把爸妈叫来,当然也想着放把火烧毁老师家的钢琴。
其实,这个“俗女”的养成记,就是很多70后女人的童年回忆。
那么,什么人会称自己为“俗女”呢?
在台湾,人们喜欢把70年代出生的人叫“六年级生”。有一个那个年代出生的女人,四十岁了,还没结婚生子,也没有成功的事业,与父母最初的教导和期盼有些出入,落在了社会期待值之外。
于是,这个生活在台北的“六年级生”,开始回望与思考自己的成长,阴差阳错地写了一本散文集。她给这本书取名为《俗女养成记》,记录自己在台南乡下的成长经历,并称自己为江鹅。
后来,看似是小女生成长日志的书,又被改编成电视剧,在台湾和大陆均获得了不俗的收视率,好评如潮。该剧集在豆瓣上评分高达9.2分,更被网友们称作是“台剧版《请回答1988》”。
江鹅在书中写的一碗红豆汤,一只普通的菜包,一串烂香蕉,一缕幼面,或是一碟咸鲑鱼,不仅还原了闽南乡下的生活气息,描绘出恬然自若的生活情趣,更表达了对家人们的感恩与怀念。
台湾新生代小说家黄丽群评价本书,称“再细碎的时光,写出来,读起来都让人倍感亲切,把小孩儿的心思,大人的用意,都活灵活现地表达了出来。”
书中的大人与小孩,一起守护着家的温暖与热闹,也一起应付新旧时代交替引来的荒谬。这些琐碎的时光,就是普通女孩的生活。
其实,那个“俗女”就是“普通女孩”,也就是那种并没有成为世俗意义上“好命女人”的普通女孩。
杨绛先生说过,“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每个女人都想既优秀又好命,但是经历过了,才知道人生最美丽的风景就在我们的心中,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选择一种更为安乐自在的活法。
于是,我们体会到“俗女”就是作者的一种生活态度,理直气壮、大胆地活出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俗女养成记》,分为散文二十八篇,尽显轻盈机趣,就像作者儿时家中药铺里那些中药盒一样,无论开启哪一盒,都是一味草,一味香,一味儿时生活的美好在心田。
家人,长大了才能品出亲情的味道
冰心讲,一个美好的家庭,乃是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根源。
作者江鹅生于一个美好的家庭,祖上是经营中药铺的,她是家中的“长孙女”,自小就跟在阿公(祖父)和阿嬷身边。
阿公是节俭刻板的,阿嬷是幽默风趣的,父亲是少言慎行的,母亲是勤劳质朴的,弟弟是乖巧懂事的,而作者是机智调皮的。
因为父母要帮祖父经营中药铺,所以平日里不读书的时候,江鹅就和阿嬷在一起。
于是她是陪着阿嬷一起在外面偷吃汤面的小伙伴,也是阿嬷学唱卡拉OK歌曲的人肉提词机,而阿嬷也承担起了她恋爱思想与女性知识的启蒙者。
像在《不要嫁惦的》中,作者会被阿嬷劈头盖脸地问道,“你以后想要嫁给多话的,还是惦(安静)的?”
那时江鹅因为年少,也是《神雕侠侣》之类的武侠电视剧看多了,回答了一句,“惦的。”
阿嬷摇头长叹一声,赐下警句:“搭你歹命(苦命)啊!”
她解释说嫁给安静的人,大家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后面阿嬷又接了一句,“激死!”“像你阿公!”
后来江鹅长大了才想明白阿嬷的问话。
在“有钱的惦人”和“没钱的多话人”之音,江鹅更好是选择那种有钱但一个字也懒得说的那个。
而阿嬷并没有嘱咐自己的孙女以后要嫁给有钱人,而是她理所当然地认为,我是她自己人,自己人全都应该好命,所以我一定会好命。
因为疼爱,阿嬷希望自己的孙女能嫁得好,但是在这一点上,恰恰未能如她老人家所愿。
像在《阿嬷在浴室里开的课》,江鹅风趣幽默,毫不避讳地描述了阿嬷给她上的关于女性生理成长的专题课,比妈妈讲的还要生动,让她记忆犹新。
在江鹅眼里,阿嬷是自己的家人,自然也是最疼爱自己的。但是,后来江鹅才知道其实并不是这样,阿嬷与自己的“家人”范畴是不一样的。
在《亮起来的房间》里,年幼的江鹅把阿嬷当作家人,把每年过节放假回来的表兄弟也当成家人。
但是当阿嬷因弟弟和表弟争吵,只责骂了弟弟和江鹅,而未批评表弟半句。
此时,她才意识到,“我和阿嬷一起盼望着的‘家人’,其实是我的‘亲戚’,除了阿公阿嬷之外,安静的爸爸妈妈和需要保护的弟弟,才是我的‘家人’。”
后来,她也明白了,家人之间的爱是没办法非黑即白,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同时也是损耗又修补着的。就算自己心里知道,阿嬷对自己的爱是有界限的,但是这并不影响祖孙二人的彼此真情付出。
最终,她也如离开家各自生活的叔伯一样,远离阿公阿嬷,也包括自己的父母。
江鹅不得不慨叹,“人世原来是重逢的少,别离的多。”那么,更要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食味,少年不知愁滋味
学钢琴、读英文、学画画、买垫板、背乘法口诀,是江鹅记忆中相对“苦痛”的片断。
这样的童年生活,自然少不了美味的相伴。梁实秋说过,“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
在她的记忆里,这些食物是来自于阿嬷和阿妈之手,有来自于外面的小吃摊,更有自己动手觅来的。
不管是哪种食味,对她来说都是一种情怀,一段回忆,一种人生态度。
江鹅笔下的食物,因为家风严格,祖父提倡以俭持家,多为家常小菜,很是普通。
家中饭桌上不常见什么大鱼大肉,多是腌制小菜,或是同村人经常因吃不掉而互送的菜瓜,即使出去吃也是多以面条为主。
除了珍惜眼前的食物之外,其实江鹅更加珍惜与怀念的是在身边陪她一起吃的家人。
像是在《菜包里的红豆》,江鹅与阿嬷误食了掉在菜包里的蟑螂蛋,但是阿嬷却始终声称那是“红豆”。作者自知眼前的这个与家中碗柜里常见的小蛋如出一辙,不由感慨小孩子就得听从于大人摆布。
像在《只有保存,没有期限》一文中,日本的阿公阿婆寄来的咸鲑鱼,阿嬷会自己动手清理,切断,保存,再不断地端上饭桌。
为了吃掉这些易储存,吃不完的咸鲑鱼,家里人想出了各种“咸鱼料理” *** *** 。像是与卤蛋一起红烧,油炸,或是配着其它小菜一起就着粥喝。
再好吃的食物,也不能多吃或是吃起来没完。作者的体会是,“这种消耗速度非常缓慢,六口之家对付一圈咸鲑鱼竟然可以吃上五六天,令我非常厌。”
最后,飘洋过海来的咸鱼,江鹅一家可以前后吃上接近一年。所以,在作者眼里,只要上一辈能保存起来的食物,那就似乎能吃上一辈子。
而这正如亲情,在爱的包裹之下,会保存很久,甚至超越了人的生死。
而诸多关于美食的回忆中,江鹅最珍爱的是与母亲一起外出吃的那些面、包子类的小吃。
在《学钢琴》里,江鹅讲了她之所以愿意跟坐1个小时的客车,母亲“千里迢迢”地去学钢琴的原因。
因为在上完课,她可以和母亲吃到好吃的麻酱面。
“在人生中,出现时机恰到好处的食物,往往会成为记忆里面无敌的味道,那涵洞里的麻酱面,是我吃过更好吃的麻酱面。”
这个面条之所以好吃,是因为母亲时常忙药铺里的生意,没有多少时间可以与女儿相处。所以,纵使作者心里十分抗拒学钢琴,但是为了能与母亲单独呆上半天,也会欣然地接受。
当然,在江鹅的记忆中还有一种美味,是她“偷”来的,而这种自己觅来的食物更让她觉得有趣。
在《午后的一人实验》中,为了满足好奇心,趁着大人午睡,她偷溜出来,把体温计咬破,玩弄起水银,并亲自品尝了一口。还有就是偷拿出大人的维他命丸,舔舐上面的糖衣锭。
结果是,她已经不记得后来挨了哪种揍,午间实验经常以被揍收尾。
在她看来,牺牲午睡时间,和冒着被打的风险,含完整罐糖衣锭是如此有满足感,至今回味无穷,毫不后悔。
因为热爱,快乐地享受生活。所以,她喜欢与这种生活相关的食物。当然回味与食物相关的人和故事,远远超过了食物本身的味道。
成长,在生活中学会接受
俗女的养成,除了与阿嬷的启蒙教诲,阿公的言传身教也是“非常同反响”。
阿公是很节俭的,在《钱是省出来的》里,她是这样描写阿公使用的手帕。
“阿公自己用来洗脸的毛巾,常常到最后只剩下不甚规则的一片虚布,四周围都烂光,毛巾的纤维也脱到所剩无几,随便一扯就掉下来一大片。”
像是裤子破了洞,鞋底脱落下来,阿公都会想办法给补上。所以,耳濡目染,在长辈的熏陶和教育之下,江鹅也渐渐养成了节俭的习惯。
于是,家人的节俭习惯,把她制约成偶尔与同侪脱节的人,每当作者在物质享受上,察觉脑中有“道德上限”的时候,都能感觉到远处的他们活在我的身体里。
所以,也许是这个原因,作者会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中,并不讨厌那个偶尔不合时宜的自己。
有时,生活是会出现很多个“不合时宜”的自己,经历过了,也就学会在平淡中接受了事实。
在《学校里的公共 *** 》一文中,作者那种“好奇害死猫”的本性再次发挥了作用。因为学校有了 *** ,她想向别人一样能用 *** 把父母叫到学校来。
于是,她找尽了各种理由,如没带画笔,腿扭了等等,结果自己只是白等,即使父母手中没有要紧的活在忙,也不愿意走10分钟的路来学校。
待人到中年了,江鹅才如梦方醒般明白,“大人原来期待着我上学以后,能够断另一种奶,万一真有事情, *** 会是学校打去的,其他就让我在老师眼皮底下自生自灭,才好学会靠自己。”
当我们长大了,真的“断奶”了,那些教会我们“断奶”的人却纷纷离开了。
《你为什么好到平静》中,阿公过世了,子女们回来奔丧,只有这个长孙女心情很平静。
很多年来,江鹅也在反复问自己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况。
我们自小陪伴老人,即使为了前程离开了家,也会时常回来看望老人。
儿时是父母长辈照顾我们,而我们大了,他们多数选择自己照顾自己,而作为子女的我们也期望他们能够健康地活着。
在江鹅看来,生命的设计本身毫无恩慈,幼儿和老人需要的生活品质,绝大部分仰赖青壮阶层的照顾,这三种人各自的福祉,很多时候只能此消彼长。
每个人的生活都很重要,但是不能人人的生活都是如意的,尤其在这个庸碌的时代。
所以,阿嬷先阿公走了,阿公孤独地活在世上,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也将走完生命的最后里程。
面对死亡,自己的至亲的离开,她没有肝肠寸断。“看着他们走向死亡的时间那么长,我至今不知道在结束的那一刻,活着的人除了吸口气继续走前的路,还可以有什么模样。”
江鹅的前半生,阿公和阿嬷教会了她很多。在他们人生最后的时刻,也教会了孙女如何坦然面对亲人的死亡,直面人生的生与死。
对于作者来说,爱他们,就是要让自己更好、更坚强地活下去。
西奥多·德莱塞曾经说过,“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界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终于养成了一个“俗女”,有情有义,懂得感恩,会生活的普通女孩。
《俗女养成记》里的生活点滴,是家有小女初长成,慢慢窥见并进入成人的世界。
在成长的道路上,她真实感受着那些发生在自身的,关于亲情、爱、婚姻、尊卑伦常、人情世故等诸多教养与束缚。
当我们有一天回首过往,这些既是成长的脚印,也是生活的思考,而自己与这个普通的女孩也终于“握手言和”。
对于我们而言,无论生于哪个年代,我们的成长都是有时代印记的,那些看似最普通、最寻常的事情、物件或是人物,都是能让彼此产生情感共鸣的。
这就是《俗女养成记》打动我们,吸引我们,鼓励我们的地方。
致敬属于我们的1970,让我们一起走进俗女养成的那个年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