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蛋鸡700天营养管理的五个关键问题
目前国内更优秀的蛋鸡场可做到700日龄蛋鸡日产蛋数500枚,但多数养殖场仍然是6~8个月产蛋高峰期,500余日龄淘汰的状态。以一个10万羽存栏量的鸡场为例,优秀的蛋鸡场可减少产蛋前的饲料消耗800t以上,节约育雏时间150d,人力、药费、取暖和设备等费用20万元以上,效益十分可观。为实现鸡群能够产蛋到700d甚至更长,解决以下五个问题成为关键。
1 蛋壳质量问题
随着产蛋日龄的增加,蛋重逐渐增大,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率减弱,蛋壳逐渐变薄,颜色变浅。产蛋后期蛋壳破碎率高,鸡蛋不好出售,是蛋鸡提前淘汰的重要原因。影响蛋壳质量的营养因素很多,大概可归为以下5类:
1.1 钙磷水平
要保持蛋壳的厚度与硬度,蛋鸡需要摄入足够的钙磷。在很多地区,养鸡场使用的钙源(主要是石粉)含钙量不足,鸡场按建议配方饲喂时钙摄入量不够。夏季,蛋鸡采食量低,有的鸡场不能及时调整饲料中石粉添加量。还有的饲料厂或鸡场在饲料中使用植酸酶,但同时又添加较高水平的磷酸氢钙,所以饲料中有效磷偏高,也会影响蛋壳质量。笔者在市场上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为了改善产蛋后期的蛋壳质量,饲料厂添加更多的磷酸氢钙,结果导致蛋壳质量更差,甚至更严重的会出现产蛋后期鸡瘫痪现象。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产蛋后期要将钙磷比例提高而不是降低,应该适当增加石粉的用量,减少磷酸氢钙的用量,而不是相反。
(小编注解,每个品种都有本品种推荐的营养标准,建议按照品种以及实际现场表现确定磷的添加,多或少是相对而言的,现在的预混料更多表现出来的是磷不足,一定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1.2 维生素水平
多种维生素与蛋壳质量有关。维生素A可以维持上皮细胞发育和完整,保护输卵管上皮,影响壳膜完整和蛋壳颜色;维生素D能够调节钙磷平衡,保证蛋壳的厚度与硬度;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和抗应激功能,保护细胞膜完整,改善应激时的蛋壳质量,保护肝脏;维生素B6能够促进血红素合成,保护输卵管健康;维生素B12和叶酸能够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影响原卟啉形成,维生素B12还能够保护肝脏功能。这些维生素的添加量及其比例对于蛋壳质量影响很大。养殖场在使用维生素时往往盲目追求维生素A、维生素D的添加量而忽略了其他。通过多年的一线实践,我们发现,维生素D水平过高也会影响蛋壳的质量,尤其是颜色和光泽。而过高水平的维生素A、维生素D还会造成严重的肝脏负担,使蛋鸡后期出现肝脏问题,死淘率增加。实际上,饲料中B族维生素的添加量不仅与蛋壳颜色有关,还决定着饲料的消化利用效率、鸡群产蛋率、蛋鸡的毛色等。、
1.3 微量元素
我们已知,铁、锌、锰、铜和硒等元素都会影响蛋壳的质量。这些微量元素的吸收与利用相互之间有拮抗作用,它们的添加比例极为重要。同时,二价金属离子是多种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剂,会严重影响饲料中维生素的活性。使用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可以通过肠道的氨基酸吸收通道吸收微量元素,还可以减少二价金属离子对维生素的破坏,这已经成为改善蛋壳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1.4 电解质平衡
日粮电解质平衡也是影响蛋壳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一般将日粮电解质平衡分为三个层次:之一层次为钠钾氯的平衡,第二层次为在之一层次基础上的钙与重碳酸根平衡,第三层次为饲料中的总酸碱平衡。在一定的范围内,日粮中的钠离子、钾离子和氯离子与家禽的酸碱平衡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当日粮的电解质不平衡时,会降低蛋鸡的采食量和产蛋水平。市售的蛋鸡日粮普遍含有较高水平的氯离子,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使用不含氯的钠钾源,如碳酸氢钠、 *** 钠、 *** 钾等。
1.5 肝脏功能
肝脏功能与蛋壳质量也有直接关系。
2 肝脏问题
肝脏是鸡体内更大的实质性器官,担负着营养物质代谢、胆汁分泌、保持机体平衡、营养物质储存、内外源毒素的解毒等主要功能。此外,肝脏还具有色素合成、免疫调控、凝血因子合成与调节机体电解质平衡的功能。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养鸡就是养肝。肝脏问题尤其是脂肪肝现象是近几年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和山东西部地区蛋鸡产蛋期死亡的更大原因。保护好鸡的肝脏,就降低了产蛋期的死淘率。肝脏问题还可造成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代谢障碍、卵磷脂等卵黄物质合成不足(导致产蛋率下降低)、机体解毒能力下降(出现继续或慢性中毒现象)、维生素A、维生素D转化与储存受影响(导致蛋壳厚度减小,蛋壳颜色变浅)。解决肝脏问题,尤其是脂肪肝现象,需从以下方面入手:
2.1 合理的维生素水平
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12、胆碱等具有保护肝脏的功能,适当增加此类维生素,可以明显减少由肝脏问题造成的产蛋鸡死亡现象。维生素A、维生素D需要在肝脏中转化和储存,盲目增加这两种维生素的水平,会给肝脏带来严重的负担。保持动物机体中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处于合理的水平,既能够满足动物机体需要,又不增加肝脏负担。
2.2 日粮的营养平衡
日粮中的蛋白能量失衡和氨基酸配比的不合理都需要通过肝脏进行调节。过量的蛋白质需要通过肝脏的脱氨基作用合成尿酸排出体外;糖类、脂类与氨基酸之间的相互转化需要通过肝脏参与的糖原异生、脂肪酸合成、转氨基作用来达成。平衡的日粮营养能够减少因此类代谢造成的肝脏负担,延缓肝脏衰老。使用一定量的优质油脂也可以减少脂肪肝的发生。
2.3 优质的饲料原料
饲料中的违禁药物、重金属、霉菌毒素、微生物毒素、硝酸盐类和其他有毒物质都需要通过肝脏进行解毒。养殖场在采购原料时,应选择洁净、无霉变的原料,油脂要注意杂质和酸价,石粉等矿物原料注意检测重金属含量,不使用亚硝酸盐含量高的喷浆原料等。
3 肠道问题
肠道的主要作用是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一旦肠道出了问题,机体的整体营养提供就会出现不足,必然会导致各种连锁问题发生。肠道内的复杂微生物群体形成一个动态的平衡体系,一旦平衡被破坏,就会产生明显的营养反应。粪便稀、腹泻、脏蛋、采食量低、饲料利用率差等问题在蛋鸡养殖中频繁出现。此外,肠道还是动物机体更大的免疫器官,肠道的非特异性免疫作用是动物机体抵御外来微生物和毒素的重要防线,保护机体健康不生病。
3.1 提高饲料利用率
饲料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料蛋比和养殖效益。饲料的消化和吸收能力都与饲料利用率直接相关。肌胃的研磨能力、胃肠消化液的分泌能力、肠道的吸收能力都可以通过锻炼来进行提高。消化系统的更佳锻炼时期是育成期,在此阶段,应该通过适量粗纤维饲料来增强消化道的消化吸收能力,适当提升产蛋期采食量。此外,我们还可以添加外源性的酶类,如植酸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蛋白酶、淀粉酶等,来帮助动物消化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提高饲料原料的消化利用率。
3.2 调节肠道菌群
在无抗日粮环境下,平衡的肠道菌群对于蛋鸡意义重大。在雏鸡时期,可以通过外源性补充有益菌来达到定植站位、限制有害菌数量的目的。产蛋鸡的消化系统更为成熟,既可以直接补充有益菌,也可以使用作用于肠道菌群的调节剂,如低聚糖、有机酸、植物精油等,以维持有益菌的数量,减少有害菌的繁殖。
3.3 增强消化道免疫功能
动物消化道黏膜上分布着各种大量的免疫细胞,通过分泌抗体和免疫因子、吞噬、杀灭作用等保护动物肠道和机体健康。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可以通过保护黏膜结构和功能、减少氧化应激, *** 抗体和免疫因子产生等方式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合理使用维生素和其他肠道保护剂,有利于保护和增强消化道的免疫功能。
4 骨骼问题
鸡只在开产前,长骨由骨密质和骨髓组成,由骨密质向骨髓之中延伸出网状的骨小梁。随着产蛋的发生,骨密质和骨小梁逐渐消融,为蛋壳提供钙质,骨质也随之变脆,一枚蛋壳里面的钙约有35%~40%来源于骨。所以蛋鸡骨钙释放的能力不仅与蛋壳质量相关,更影响着骨本身的质量。蛋鸡骨钙储备不足,常常出现蛋壳薄、鸡瘫痪、胸骨变形、骨折等现象。
育雏期是构建健康骨骼的关键时期,雏鸡骨骼发育率在6周龄时达到85%、10周龄时达到95%以上。所以育雏期的营养水平和雏鸡发育情况直接关系到鸡群的骨骼健康和蛋壳品质,育雏料在保证雏鸡生长速度的前提下,钙含量不能低于1.0%,以保证钙的摄入。至产蛋后期,机体骨钙调动太多,骨密质变薄,骨小梁消失,骨的硬度降低。此时调整日粮中钙磷含量,增加钙的补充对于延缓骨骼老化,提升蛋壳品质非常重要。所以产蛋后期的日粮与高峰期相比,要做出比较大的调整。
5 羽毛问题
产蛋鸡掉毛现象普遍存在,在西北、西南和炎热地区尤其严重,很多鸡群在400日龄左右就开始变成秃毛鸡了,不得不进行换羽或淘汰。一般掉毛严重的鸡群产蛋率下降非常快,同样的饲料高产鸡掉毛更严重,同样的饲料低采食量鸡群掉毛更严重,夏秋季节掉毛比其他季节更严重。所以,大多数掉毛问题归根结底是营养问题。掉毛现象与鸡群蛋白质总量、氨基酸尤其是含硫氨基酸的摄入量不足有极大关系。保证日粮的营养与鸡群的产蛋率、采食量相匹配,才能保证鸡群高产的同时还保持漂亮的羽毛,且饲料浪费最少。所以,设计饲料配方时,应充分考虑鸡群的品种、产蛋率和采食量,以此为依据设计饲料的蛋能比、氨基酸含量与比例。日粮中的维生素B2、维生素B6、生物素、烟酸、泛酸、叶酸等直接关系到鸡羽毛的发育和保持情况,适当增加B族维生素,也能够帮助解决鸡群的掉毛问题。
6 结语
综上,蛋壳质量、肝脏健康、肠道健康、骨骼健康和掉毛现象是目前国内蛋鸡提前淘汰、影响鸡场效益的最主要因素。蛋鸡预混料在设计之初就应将此五个问题作为考虑重点,逐一提出解决方案。市场应用也充分证明,使用优质蛋鸡预混料,产蛋率高,产蛋高峰期长,蛋壳质量好,死淘率低。
张桂芝 崔锦鹏 任方奎 张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