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人们衣物单薄,被猫狗抓伤、咬伤的情况日益增多。“近期我们日间门诊量近百人,其中被猫、犬咬伤的患者居多。来就诊的患者有老年人、妇女、儿童、青少年等,但是儿童还是占多数。”太原市第八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建丽介绍。
被猫、犬抓伤后会得狂犬病吗?狂犬病有哪些表现?被咬伤后怎样进行急救……5月6日,针对大家普遍关注的这些问题,张建丽进行了详细解答。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被称作是“世界上病死率更高的传染病”,它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 *** 共患传染病。
不同型别狂犬病病毒的致病性不同,在犬、猫等哺乳动物中传播,也称“街毒”的狂犬病病毒毒力很强,感染后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病死率几乎 100%,是世界上病死率更高的传染病;而在蝙蝠中传播的狂犬病病毒毒力相对较弱。
按照风险程度,我们可以对暴露后动物进行分级。
之一类是高风险动物,包括犬、猫、狼、豹、虎、狮子、熊、猫鼬、蝙蝠等食肉性哺乳动物;
第二类是低风险动物,包括牛、马、羊、猪、兔、仓鼠等食草性哺乳类动物;
第三类是无风险动物,包括龟、鱼、鸟、蛇、鳄鱼、蛙等卵生动物。
狂犬病有哪些表现?
狂犬病患者多在出现症状后的2到10天内死亡,病死率为 100%。根据病程,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急性神经症状期(兴奋期)、麻痹期、昏迷和死亡几个阶段。
潜伏期
从暴露到发病前无任何症状的时期,一般为1—3个月,极少数短至2周以内或长至1年以上,此时期内无任何诊断 *** 。
前驱期
持续2—4日,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早期,通常以不适、厌食、疲劳、头痛和发热等不典型症状开始。主要表现为局部感觉异常,在已愈合的伤口附近及其神经通路上有麻、痒或疼痛感,其远端可有间歇性放射刺痛,四肢有蚁走感。同时常出现全身症状,如低热、头痛、乏力、烦躁、恐惧不安等,继之对声、光、风等 *** 敏感。
急性神经症状期
患者出现典型的狂犬病临床症状,有两种表现,即狂躁型与麻痹型。
狂躁型兴奋期持续1—3日,主要表现为怕水、怕风、怕声、怕光和兴奋不安。最典型的症状为恐水,饮水、闻流水声甚至谈到饮水都可诱发严重的咽肌痉挛,因此常渴极而不敢饮,饮后亦无法下咽。痉挛严重者可伴呼吸肌痉挛而发生呼吸困难,甚至全身抽搐。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亦亢进,表现为大汗、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唾液分泌增加,体温常升高至 38—40℃。现有精神失常、谵妄、幻听等,但咬人者少见。
麻痹型持续6—18小时,患者渐趋安静,痉挛发作停止,出现各种瘫痪,其中以肢体瘫痪较为多见。麻痹型狂犬病症状与狂躁型狂犬病相比,其病程不那么剧烈,从咬伤或抓伤部位开始,肌肉逐渐麻痹,然后患者渐渐陷入昏迷,最后死亡。
被咬伤、抓伤后怎样进行急救?
对于轻微擦伤无出血伤口,建议之一时间自行处理伤口,可以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如自来水管)交替清洗至少15分钟以上。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需及时到犬伤门诊(也叫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进行处置。如果伤势较为严重,应及时就医。
狂犬病暴露分三级:
完好的皮肤接触动物或者被舔,为I级; *** 的皮肤被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II级;皮肤被贯穿、破损的皮肤被舔舐或开放性伤口或粘膜被舔舐或者暴露于蝙蝠,为III级。
I级暴露者,无需进行处置
II级暴露者,应立即处理伤口、接种狂犬病疫苗
III级暴露者,应立即处理伤口、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接种狂犬病疫苗
确认为II级暴露者且免疫功能低下的,或者II级暴露位于头面部、手、生殖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按照III级暴露处置。
如何预防狂犬病?
管理传染源:做好传染源的管理工作,对于感染了狂犬病毒的狗以及其他动物,应单独进行饲养,不可与其他动物进行接触。
及时清洗伤口:如果身体出现了伤口,应做好伤口的护理工作,避免伤口感染狂犬病毒。如果被猫或其他动物咬伤之后,应及时对伤口进行清洗,可以用弱碱性清洗液清洗伤口部位,目前有专业的脉冲冲洗设备和专业的犬伤冲洗液,能够对病毒起到消杀的作用。
及时接种疫苗:人用狂犬疫苗在接种以后可以 *** 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病毒免疫力,能够起到预防狂犬病的作用。人用狂犬疫苗可以在暴露后进行预防,也可以在暴露前预防。
三级暴露伤口或特殊部位的二级暴露及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不全及免疫抑制患者,需要及时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止被宠物咬伤?
在喂犬时不要突然伸手或拿石头、木棒之类的东西,以免引起狗的误会而遭狗咬伤。
被犬威胁时,应停住不动或扔东西,而不要尖叫或跑,应避免眼睛与犬对视,然后慢慢转身离开,直到犬看向别处。
家里饲养犬类宠物者进行狂犬疫苗疫苗接种,并为犬只接种狂犬病疫苗。
夏天天气酷热,猫狗情绪不稳,容易被激怒,所以与其接触一定要小心。不熟悉的宠物,不要过分亲昵;猫、犬有领地意识,不要随意拿走它们的食物、玩具,或者做出让它感觉领地被侵占的行为;流浪宠物、大型凶猛宠物应尽量远离;有婴幼儿的家庭,要限制孩子与宠物接触;养宠物的家庭,要采取拴、关等措施,限制其活动区域。
来源:山西云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