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都在优化防疫措施,实际上就是在试着逐步放开。广州是其中的代表城市之一。
12月2日,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此轮疫*情广州市已累计报告本土阳性感染者达到16.27万例。而这超过16万例的感染者中,约9成是无症状感染者,重症、危重症仅4例,无死亡病例。
这样的真实世界数据,也说明了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力和毒力和此前的毒株相比,有了大幅降低。
不过广州这次的数据,不仅仅和奥密克戎的特性有关,还和我国采取的一整套积极的防疫策略有关。
这里面还有一个尤其不能忽视的因素就是中医药抗疫的参与度。
微博博主@芋头微博先生,列举了一组数据,耐人寻味。
3-4月的香港,疫*情形势一度十分紧张,后来是请求中央派了中医团队以及中医专家组过去援助,中医专家在实地考察之后将重点由防感染转到了减少重症防死亡,在中医药普遍使用之下,大幅减少了重症率和死亡率,感染曲线也迅速被拉平。
当时援港中医团队的领队是中医抗疫名将德叔,援港抗疫是他第12次出征,战绩斐然。德叔团队接管的亚博馆6个区,收治了近千名新冠老年患者,实现了零死亡!香港亚博馆属于社区治疗设施,其定位不同于内地的方舱医院,这里主要收治一些行动不便、基础疾病比较多、需要特殊护理的老人。而此次的广州呢?用芋头的话说,广州是中医药群众基础全球更高的地方,是中医药全面介入治疗的城市。
广州还有抗疫英雄德叔、邹旭等等一批广中医。
2月2日晚上,广州市 *** 新闻办公室邀请了7位抗疫一线专家参加线上媒体访谈会,回应了公众对疫*情的关注问题,其中便有德叔。
德叔讲得非常清楚实在,他说:中医药的效果很好,大多数患者在24-36小时就能解决症状。德叔说,经广东省专家组对大样本患者详细研究发现,这波疫*情的核心病机还是风热夹湿,和今年初上海和香港的疫*情核心病机非常相似,主要治疗原则是祛风清热加以化湿。
德叔讲,中医药在治疗风热夹湿方面有很好的经典方药,就是我们老百姓非常熟悉的银翘散加藿香正气散。所以这一次的治疗主要就是银翘散和藿香正气散加减用药,而治疗效果非常好。无论是在方舱还是定点医院,有发热、喉咙痛、咳嗽、腹泻等症状的患者,经过治疗,大多数能够在24小时-36小时解决患者的症状。
不止如此,德叔还讲,他们还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用中医药辨证治疗,防止无症状感染者向有症状发展,还可以加快核酸转阴时间;对轻症或普通型患者,早期、全程、足量、准确地用中医药干预,可防止转重症。
所以,广州有非常好的中医药群众基础,有强大的中医药人才队伍,有中医药快速全程深度参与,这更是广州超16万人感染却只有几例重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众多事实显示,中医药防疫优势是很明显的。
为何病毒不断变异,中医药却总能找到应对之道?原因就在于,中医不仅关注引起疫病的病因,还关注当病毒侵袭人体时,人体的内环境及功能所发生的全部变化,这为治疗疫病开启了新的思路。
西医认为,新冠肺炎是新冠病毒引起的,那就消灭病毒,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直接的思路,也是治病最基本的原理,可是,到目前为止,新冠病毒不断变异,我们依然还没有找到一种最有效、最快速的消灭该病毒的药物或 *** ,所以至今为止,治疗新冠肺炎还没有特效药。
这个时候,中医学“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的理论就派上用场了!中医在积累了几千年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它关注的不仅仅是疾病本身,更关注患病的人,认识疾病发生的原因、病机、病变部位以及发病过程的转变等等,从整体、全局的观念去看待疾病本身。就如张伯礼院士所打的比方,一间屋子里堆了一些垃圾,生出了很多虫子,西医的办法是研究杀虫剂,消灭虫子。中医则采用清除垃圾,改善环境的思路,屋里干净了也就没有虫子了,这就是中医“审病求因,治病求本”的理念,无论什么病毒,根据证候来分析核心病机,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对每个患者辨证论治。
此前,张伯礼院士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新冠疫情在中医看来仍属于瘟疫的一种。
瘟疫,是中医对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急性传染病的统称。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称之为“五疫”。尽管表述不尽相同,但历代医家一致认为,这一类疾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急、传变快、病状表现相似、危重死亡多发的致病特点。并且同一种瘟疫的致病特点、病程演变及临床表现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常呈现出群体性发病,也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在中医发展的历程中,一直坚持“辨病论治”结合“辨证论治”来防治瘟疫。王新华在上述文章中称,中医诊疗始于“辨病”,《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辨证体系,也是中医学“辨病论治”理论之起源。“辨病论治”是指在病因、病理、病位都很明确的前提下,针对“病”的共性规律采用专病专方治疗,并与“辨证论治”相互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