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颜色是广大养殖场非常关注的生产指标之一,蛋壳颜色变浅发白也是经常遇见的难题。那么,蛋壳颜色来自哪里又是怎样形成的?影响蛋壳颜色的因素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蛋壳颜色是输卵管子宫部中的蛋壳腺分泌和沉积的色素,是蛋壳外面釉质层的构成成分之一。
研究证实,褐色蛋壳的色素最主要的是原卟啉-Ⅸ(Ⅸ为罗马数字,同9),其它色素还有胆绿素-IX、粪卟啉-III(III为罗马数字,同3)等。
原卟啉-IX形成黄色、粉红色、浅红色、淡黄色或褐色;而胆绿素及其锌螯合物将产生蓝色和绿色;这三种色素按不同的比例,就可形成从紫蓝色到橄榄绿的不同颜色。白壳蛋也含有这种色素,但是其含量要低得多。
具体的形成过程和机理这里就不赘述了,我们主要看看影响蛋壳颜色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哪些因素导致了蛋壳颜色发浅变白。
人们普遍认为影响蛋壳颜色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应激、疾病、年龄、环境及营养等,其中遗传因素是占有主要地位,而非遗传因素中,应激和疾病又是最重要的,就是说造成鸡蛋变浅发白最主要的原因是应激和疾病,很大意义上说,只要鸡在健康状态下蛋壳颜色就是品种所遗传的正常颜色!
1.遗传因素
褐壳蛋鸡的蛋壳颜色遗传力接近0.50,也有人认为可高达0.58~0.76。遗传力表明某一性状受到遗传控制的程度,它介于0与+1之间,数值越高就说明该形状受遗传影响越大,而数值越小则表明受环境影响越大,可以看出,蛋壳颜色受遗传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褐壳蛋鸡品种较多,其商品代主要是由不同品系杂交而成的,表现出由棕色到浅褐色之间的不同颜色,而绿壳和粉壳品种内各品种间蛋色差异不大。褐壳鸡蛋消费市场对蛋壳颜色要求越来越高,育种公司对此的选育工作也越来越重视。
2.应激因素
由于大部分色素位于角质层中,因此,凡是能够干扰蛋壳腺表皮细胞合成角质层的因素,均能影响蛋壳色素的沉积程度,尤其是在蛋壳沉积的最后3~4小时,因为正是在产蛋周期的这段时间,角质层的合成和积累是最快的。
在生产中的转群、防疫、外界惊扰、温度(如高温、气温突变等)等,都会对鸡产生应激作用,各种应激因素都能影响鸡对钙的吸收利用,或干扰色素在蛋壳上的沉积。在生产中的转群、防疫、外界惊扰、温度(如热应激、气温突变)等,都会对鸡产生应激作用,从而使蛋壳颜色变浅发白。
3.疾病因素
引起输卵管病变的疾病都能导致蛋壳颜色变浅发白,传支、流感(AI)、新城疫(ND)、和大肠杆菌、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等的病原体对生殖系统的粘膜有特异的亲合力,都能导致输卵管粘膜包括壳腺膜受到损伤。
另外,肠炎综合征、腺肌胃炎等消化道疾病也能造成蛋壳颜色变浅发白,主要是使营养消化吸收受阻所致。
4.年龄因素
一般来说,随着母鸡年龄的增长,蛋壳颜色会越来越浅,主要原因是随着母鸡年龄增长,所产鸡蛋体积增大,同样数量的色素需要分布在更大的蛋壳表面上。
5.营养因素
营养对蛋壳颜色的影响相对于其他因素较小,能影响蛋壳形成和色素合成与沉积的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与矿物质元素等对蛋壳颜色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影响蛋壳强度的营养素,因为褐壳蛋的蛋壳颜色与蛋壳强度等一些蛋壳特性呈正相关。
钙、磷供应不足或吸收受阻,或比例不平衡,都会使蛋壳质量降低(破壳蛋、薄壳蛋、软蛋增多)的同时使颜色变浅;微量元素锌、铁、铜和锰对于色素在蛋壳中的沉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维生素A、维生素B6等维生素也对蛋壳颜色有一定影响。
但是日粮中含钙过多,会导致在蛋壳和壳上膜内沉积过多的钙,无论刚开产或老年鸡群补钙以期提高蛋壳的质量,却常常会使蛋壳钙化过度而掩盖正常的色泽,使蛋色变淡,色调变差。
影响蛋壳颜色的其它因素还有:环境因素(如高温、光照不恒定强度太强等)、药物因素(服用尼卡巴嗪、磺胺类药、呋喃类药等药物)等。
养殖场很重视蛋壳颜色也无可厚非,因为蛋壳颜色较深的鸡蛋确实是深受市场和消费者欢迎,但也不可过分关注,因为蛋壳颜色对养殖效益的影响要小于产蛋率、高峰时长、死淘率等指标的影响。
当然,针对蛋壳颜色,我们也可以适当采取一些措施:
可以选择市场反应蛋壳颜色较好的品种,如罗曼褐;
加强环境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为鸡提供一个舒适、卫生的生活环境,尽力减免应激和疾病的发生;
营养上,在平衡全价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强化维生素(如:VB6、VA、 VD3)、微量元素(如添加甘氨酸铁、蛋氨酸锌、甘氨酸锰等有机微量元素)等改善蛋壳颜色;
在蛋鸡饲粮中同时添加2%陈皮、0.3%红辣椒粉或0.1%的鸡血藤也可改善蛋壳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