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①;中士闻“道”,若存若亡②;下士闻“道”,大笑之③——不笑,不足以为“道”④。故建言有之⑤:明道若昧⑥,进道若退⑦,夷道若类⑧;上德若谷⑨,大白若辱⑩,广德若不足⑪,建德若偷⑫,质真若渝⑬;大方无隅⑭,大器晚成⑮,大音希声⑯,大象无形⑰——道隐无名⑱。夫唯道,善贷且成⑲。
[通释]
智商高的士听了“道”,努力去实行它;智商一般的士听了“道”,将信将疑;智商低的士听了“道”,为它大笑——如果下士不笑,它就不能称为“道”了。所以有这样的话:显明的道好像挺暗昧,前进的道好像在倒退,平坦的道好像有坎坷;高尚的品德好像空荡荡,最白的颜色好像黑黝黝,宽容的品德好像不充足,有建树的品德好像在偷懒,纯真的品质好像在变化;大的方形没边角,大的器物后完成,大的音没有声,大的物象没有形——道隐隐约约说不出名。然而只有道,善于借贷将万物促成。
[注释]
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智慧高的士听了“道”,努力去实行它。上士,智慧更高的士。士,商周时代社会中的贵族阶层。参见第十五章注释①和该章的[解读与点评]。勤,勤勉。而,连词,相当于“地”。
②中士闻“道”,若存若亡:智慧一般的士听了“道”,将信将疑。中士,指智慧一般的士。若存若亡,若有若无,似有似无,即似信似不信,将信将疑。亡,音wú,通无。
③下士闻“道”,大笑之:智慧低的士听了“道”,为它大笑。下士,指智慧低的士。大笑,为……大笑。之,代指“道”。下士悟性低,冥顽不灵,无法理解“道”,所以觉得“道”可笑。
④不笑,不足以为“道”:如果下士不笑,也就不能称为“道”了。本句话隐含假设关系。足以,能够。为,称作。
⑤故建言有之:所以有这样的建议。建言,立言,建设性的话,建议。之,代词,代指后面的一系列内容。
⑥明道若昧:显明的道好像幽暗。昧,幽暗不明。
⑦进道若退:前进的道好像倒退。进,前进,前行。退,后退,倒退。
⑧夷道若类:平坦的道好像坎坷。夷,平坦。类,原本为“颣”(lèi), 缺点,毛病,引申为凸凹不平。
⑨上德若谷:高尚的品德好像空荡的山谷。谷,两山间低地,比喻空虚。
⑩大白若辱:最白的颜色好像是黑的。辱,同“(黑辱)”,黑色。
⑪广德若不足:宽容的品德好像不充足。广德,广大、宽容的品德。足,充足。
⑫建德若偷:有建树的品德好像偷懒。建德,立德,有建树的品德。偷,苟且,马虎,即怠惰、偷懒,不作为。
⑬质真若渝:品质纯真好像在变化。质,品质,本质。渝,音yú,改变,变化。
⑭大方无隅:大的方形没有边角。方,方形。隅。音yú,角,借指边和角。
⑮大器晚成:大的器物完成得迟。大器,大的可用之器。晚,迟,后。成,完成,成熟。
⑯大音希声:更大的声音是没有声音。希,无声,第十四章:“听之不闻曰希。”
⑰大象无形:更大的物象是没有形状。象,物像。形,形体,形状。
⑱道隐无名:道看不到没有名。隐,因无形而看不见。无名,不可名状。⑲夫唯道,善贷且成:只有道,善于依托和施予来成就万物。贷,借入或借出;引申为凭借、依托和施予。且,连词,作用同“而”,相当于“来”或“将”。成,成就,促成。
[意义归纳]
本章针对不同人对道的态度分析了道与德的本质属性和外在特点。全章分为两层。
之一层:“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列举上中下三类士人对道的不同态度。“不笑,不足以为‘道’”是过渡。
第二层:“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以“建言”的形式,介绍道的外在特点、德的本质特点和道的本质特点。这些特点都是围绕“道隐无名”来说的。
[解读与点评]
上士、中士、下士是从对道的理解的程度角度对士进行划分的。“上士”“中士”“下士”各代表一定的人群,并不一定确指整个贵族阶层,它的指向是有决策能力的统治者。“闻道”不同于“为道”,“行之”才是“为道”。
“上士闻道”有“学道”“心向道”“悟道”之意,非中士、下士之“闻道”。“下士”“大笑之”是形象的描绘。“不笑,不足以为道”,言外之意是说道并非常人所能理解的。上士体道,是以“勤而行之”;中士对道似懂非懂,所以“若有若无”;下士冥顽不灵,根本不悟道,所以不懂道,听起来还觉得可笑,所以“大笑之”。
建言,建议之言,建树之言,劝勉之言,开导之言,犹成语“建言献策”之“建言”。有人猜测“建言”是书名,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道德经》的观点源于老子,语言源自老子,像本章中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都是老子始用,让他从哪去引用?
老子针对人们对道不理解,针对“下士”的“大笑之”来展开分析,通过比喻、形容,形象地阐释道与德的特点,这些特点内涵丰富而深刻,是“下士”不能理解的。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三句似乎是在说“道路”,其实是在说“道理”,说“道”之理,说“道”给人的表面印象,介绍了“道”的外在特点:本来明白易懂的道理好像难以理解,促人上进的道理好像在引人后退,引人依道而行的道理好像不合情理。道理可能就是这样的简单:看上去并不光明的道,却是康庄大道;看上去的曲折之道,可能是最捷径之道;看上去不平坦的道,可能是坦途。汉字常由本义派生出比喻义和引申义,《道德经》中的“道”经常使用比喻义。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说的是道的“内在品质”,它以“德”的形式出现,揭示了德的本质属性。“上德若谷”,所以包容、深邃。“大白若辱”,白得质地纯真而不洁白耀眼。“广德若不足”,心胸宽广、宽容而不自满,所以“若不足”。“建德若偷”,有建树的品质是不张扬,不多为,所以“若偷”。建德,有建树的品德。若偷,好像偷懒。偷,怠惰,实际是“无为”,是“啬”(第五十九章)。“质真若渝”,品质纯真得像可以改变,像在变化,因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因为“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第四十九章),所以“若渝”。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说的是道的本质属性。
“大方无隅”是道的体现,犹喻大的方正品格没有棱角,大的方形找不到边角。
“大器晚成”犹喻有道行的人建树迟缓。因其大,需要累积、成长的过程,故“晚成”。
“大音希声”犹喻合于道的言语微弱很难听得到,然而“不言而善应(第七十三章)”。
“大象无形”,视之不见,搏之不得,犹言大的道行、大的成就非常自然,让人看不到,感觉不到。
“道隐无名”,道隐隐约约说不出名。因为“道”无形、无声、无味、无体,隐含于万事万物之中,它不显露,不易察觉,又来得太自然,所以不为人所知。
然而只有道,善于依托和施予将万物促成。“善贷且成”的“贷”有没有借助自然之力的意思?“贷”有“借入”和“借出”两方面含义,从两个角度考虑引申下来有“借出”的“施予”之意,也有“借入”的“凭借”和“依托”之意。从“施予”之意看,“善贷”体现了道施予而促成万物,“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第三十四章)的无私品质。从“凭借”“依托”之意看,“善贷”就是“用人之力”(第六十八章),就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就是“用其光,复归其明”的“习常”之功。“贷”,具有暂时性的特征:借入是要归还的,借出是要收回的,如果不遵从道,收回的过程正是违道者付出“代价”的过程。
“若存若亡”“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都可作成语,有的已经为人们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