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剂,又称增塑剂,是一种广泛运用于塑料、橡胶、粘合剂、纤维素、树脂、医疗器械、保鲜膜、香水、指甲油等成千上万种产品的材料添加剂。
需要强调的是,在我国的国家标准中,塑化剂被明令禁止添加在食品里。但由于塑化剂目前已成为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物,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很难完全逃离塑化剂的影响。
饮用塑化剂等风险物质过量的白酒,将干扰人体内分泌,影响生殖系统,降低生殖能力,增大心血管疾病风险,长期大量摄取导致肝癌。
有关塑化剂的五大关键要点
一.塑化剂不是外加,而是迁移
白酒中塑化剂与三聚氰胺事件有本质的区别,白酒中的塑化剂主要来自于接触到的塑料制品在高酒精浓度白酒溶剂下的迁移,非人本意,但三聚氰胺却是人为添加以增加测定到的蛋白质含量,人的本意。这一点是界定白酒中塑化剂的基本原则。
二.塑化剂是科技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新材料或新器具在白酒的酿造生产过程中被使用,塑料制品亦是如此。蒸馏白酒存在的数百年来都使用传统的工具进行生产,直到塑料制品的使用才产生了塑化剂迁移。这也说明白酒行业对新材料或新器具使用前的风险评估不够。
三.不能离开量比关系谈白酒中的塑化剂危害
世界是一个彼此交换和融入的整体,在所有的食物中都含有各种各样的潜在风险物质,日前报道人体内已经检测到塑料颗粒,这足见我们其实是被包裹在多种风险物质之中。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单独撇开这些风险物质量的多少,就谈其可能给人体带来的伤害,这是极其不妥当的。因为,塑化剂等风险物质存在的量才是决定危害大小的根本,若不注意量,喝水过多都能身亡。
四.白酒行业目前没有塑化剂残留 *** 标准
不论是12年酒鬼酒塑化剂事件还是去年的西凤年份酒塑化剂问题,依据的是原卫生部发布的551号文件中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残留量0.3mg/kg(西凤年份酒塑化剂的报道还参考了 *** 中DBP定量限0.3mg/kg),而后续原卫计委公布的塑化剂风险评估结果,认为白酒中DBP含量在1mg/kg以下认为对饮酒者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这是从保护健康角度得出,不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塑化剂残留 *** 标准有无的说明,不是为“超标”开脱,而是在于让消费者清楚真实情况,也促使行业探讨残留 *** 标准的问题。
五.相对塑化剂,我们更应关注酒精本身的危害
白酒中由于外源迁移和发酵产生的风险物质微乎其微到可以忽略,酒精(和水)才是白酒的主体构成,而酒精摄入尤其是大量摄入就会给身体带来损伤。
有了塑化剂,这样鉴酒全没用
第1招 拉酒线
(倒酒的时候,酒线越长越细越好)
酒的储存时间越长,就会变得越粘稠
更容易拉出绵密的酒线
没用
白酒里加点塑化剂,立马就能变粘稠
酒线自然可以拉的又长又细
第2招 看酒花
(倒酒时杯子里的气泡越小越多越好)
酒质好的白酒,酒体粘稠
酒液表面张力大,倒出的酒花就小而稠密消失慢
没用
加入塑化剂,酒体表面张力加大
酒花又稠又密,还能久久不散
第3招 闻酒香
(纯粮酿造的酱香酒,酱香味浓)
没用
各种香型的工业香精随意添加
想怎么香就能怎么香
第4招 观酒色
(酒体颜色是否微黄)
没用
各种香型的工业香精随意添加
想怎么香就能怎么香
第5招 观挂杯
(酒是否长时间附着于酒杯壁上)
白酒中的微量成分越丰富,酒精度越高
杯壁上的酒液在酒精挥发后挂杯越明显
没用
有了强大的塑化剂
即便是一杯水,也可以挂壁
第6招 加水法
(酒中加水变浑浊即为纯粮酒)
这个简单的 *** 在网上广为流传
倒多少酒就加多少水
如果酒加水之后,变浑浊就是纯粮酒
不变就是“假酒、化学酒、工业酒、酒精酒”
没用
白酒加水引起浊变的主要是高级脂肪酸酯
若在纯酒精中添加一定量的该成分
再加水降度也一样会浑浊
有一个简单的鉴酒 *** :将一点白酒倒在手心,双手手心向对,搓手。手心发热后,闻手心,只有酒香的是好酒。有明显塑料味或发臭法苦的都不是高品质酒。
其实现在很多酒,消费者都无法完全依靠自己来鉴别,如果一定要说的话,其实最简单的 *** 就是:远离小作坊,认准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