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润雨 手绘 邵晓艳 制图
“唐教授快看,又有人拍到江豚一家子外出觅食的照片啦!”来人递上手机,上海海洋大学鱼类研究室主任唐文乔咧开嘴笑了。过去一年里,很多人兴冲冲跑来,和这位与江豚打了几十年交道的科学家分享好消息。
携千百年的沧桑滚滚而来,长江似一道历史性答题横亘在我们面前:今天,该怎样对待长江?“不能亏待长江的哺育之恩啊!”无数人意识到,保护生态等于拯救自己,珍视长江就是善待人类。
2021年1月1日,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开始实行“十年禁渔”——这是人们给出的回答之一。长江禁渔以来,20多年未见的鳤鱼在洞庭湖被重新发现,刀鱼能够上溯到长江中游和鄱阳湖水域,多个江豚群体在两湖和中下游江段频频现身……
“生物多样性是检验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标志性成果。”唐文乔这样解读,“尽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美景开始逐步显现,可离生物完整性指数持续向好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
洄游鱼类代表
长江刀鱼回来了
刀鱼每年2-3月间由海入江,逆流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很多上了年纪的渔民都能忆起这样的画面:一网下去,捞上来扑腾扑腾的满是刀鱼。据记载,刀鱼年产量曾高达近4000吨;到上世纪90年代,年产也有1000多吨;可进入新千年后,产量可怜到不足百吨……
人们忧虑,将来母亲河里是否再也见不到长江刀鱼的身影。很多人开始努力,为了不让悲剧发生——
早于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之前,上海就已经开始退捕、禁捕工作,2018年底长江捕捞渔船全部退出长江水域生产,率先实现全域退捕;
2019年,长江刀鲚(刀鱼)、凤鲚、中华绒螯蟹等三种渔业资源专项捕捞许可证停止发放,刀鱼的生产性捕捞告终;
不得不提的,还有一条禁渔“守护线”的变化——2021年1月1日0时,长江口禁捕“红线”正式向东扩延15′至东经122°15′。“可别小看这15′的差异,它涉及2000多平方公里水域,是鱼类实现江海洄游的重要通道,对刀鱼等长江口鱼类的生存环境改善至关重要。”上海海洋大学原校长潘迎捷教授告诉记者。
图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禁捕后,执法部门提升涉渔犯罪打击能力 新华社 发 曹一 作
回归,来得那么悄无声息——2021年3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在崇明管辖的长江水域开展鱼类监测时,一网下去捕捞到近200公斤刀鱼,这在前几年不可想象。科研人员甚至畅想:“经过十年休养生息,船开过去大鱼就要跳进船舱了!”
在长江口,唐文乔多次调查研究后发现,河豚回来了,刀鱼变多了,中华绒螯蟹资源恢复迹象明显。“长江口生态功能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惊喜不止如此。2021年6月,科研人员在长江嘉鱼段调查监测到1尾刀鲚,这是30多年来第二次监测到刀鲚上溯到长江湖北段。
“鱼类恢复是需要过程的。刀鱼属于生存年龄短的,种群恢复会快一些,但有的种群恢复就会很慢。”唐文乔强调,“当前还处于关键期和攻坚期。禁捕之后的变化,得用更长的时间来检验。”“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十六个字还会继续,长江刀鱼也将只是母亲河的孩子。
珍稀鱼类代表
鳤鱼重现洞庭湖
去年夏天,科研人员在南县茅草街水域“南洞庭湖草龟中华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监测到2尾鳤鱼,全长分别为34厘米、33.8厘米。要知道,上次在洞庭湖监测到鳤鱼,已是20年前了。
“鳤”俗称麦秆刁,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历史上广泛分布于长江及其以南的江河湖泊中。“它以无脊椎动物为食,也捕食一些小型鱼类。”唐文乔介绍,“鳤鱼具有江湖洄游特性,在生殖季节溯江而上到干流急流中繁殖,产漂流性卵,每年五六月进入沿江湖泊育肥,历史上可在长江中游一些通江湖泊中形成渔汛,是重要的经济鱼类。”
然而,与很多“初闻已是永别”故事的主角一样,由于堤坝造成的江湖阻隔、栖息地生境退化,以及水域污染、过度捕捞等原因,鳤鱼一度销声匿迹,从经济鱼类“沦落”至为湖南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资料图:鳤鱼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摄
好在,“十年禁渔”的实施,让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得以休养生息。鳤鱼的现身,让人们对长江鱼类的保护与种群恢复多了一份信心。数据显示,2021年洞庭湖水域监测到的水生生物种类较2018年增加了近30种。
“赤水河的‘禁渔’成绩单也值得关注!”潘迎捷用笔在地图上圈出一块地方,作为目前长江上游唯一一条干流尚未修建闸坝、仍然保持着自然流态的大型一级支流,赤水河是长江鲟、胭脂鱼等珍稀鱼类以及45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的重要栖息地。作为长江修复的一个样本,赤水河鱼的种类从32种上升到37种,资源量上升到禁捕前的1.95倍。“部分消失多年的珍稀种类,如四川白甲鱼又重新出现,四川裂腹鱼等特有鱼类分布范围明显扩大。一些特有鱼类的平均体重明显增加,种群小型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潘迎捷兴奋地说。
唯一鲸类动物
江豚“活”起来了
“现在长江江豚明显比前几年多了,也胖了。”唐文乔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天生长着一张萌萌的笑脸,生性活泼的长江江豚是长江流域仅剩的鲸类动物,被亲切称为“水中精灵”“微笑天使”。唐文乔介绍,长江江豚是哺乳动物,全身铅灰色或灰白色,体长一般在1.2米左右。主要生活在长江沿岸,性情活泼,常在水中上游下窜。它们以鱼类、虾和乌贼为食,每天食量占体重的5%至8%。如果生存条件比较好的话,一般长江江豚可以活到20年左右。
此前,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结果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仅约为1012头,呈多年下降趋势;2021年2月5日,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正式向公众发布,其中,长江江豚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升为国家一级。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禁渔之一年,江豚屡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在湖北武汉,长江城区江段多次出现江豚踪影;在江苏南通,江豚一家翻滚追逐的场景惹人驻足;在安徽安庆,江豚群体不断扩大……
图说:在南京现身的江豚 来源/东方IC
“随着江豚的生存环境改善,过去一年,江豚成群出游、江豚母子同游、怀孕江豚独游的画面都出现了。”唐文乔表示,江豚是长江的指示性物种,它的频繁现身反映出长江禁捕工作带来的生态环境改善。他进一步解释,“十年禁渔”后人们不再“豚口夺粮”,使得江豚饵料增多,为江豚回归提供了保障。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危起伟透露的一组数据印证了唐文乔的说法:随着全面禁捕的落实,长江常见鱼类资源有恢复的趋势,监测显示,长江中游监利江段四大家鱼苗资源量已由2015年的5.1亿尾增加至21.9亿尾。
“不过,目前我们只能说江豚活跃起来了,种群数量是否增多还要依据科学考察的结果。”潘迎捷适时泼了下“冷水”,“长江‘十年禁渔’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恢复母亲河的生态,要有足够的耐心与定力。”
长江旗舰物种
中华鲟保护路漫漫
中华鲟是一种海河洄游性鱼类,身躯庞大。它最早出现在 1.5 亿年前的中生代,是个体更大、生长最快的种类之一,有“长江鱼王”之称。自1989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以来,目前已极度濒危。
中华鲟在长江上游出生,在海洋中度过生命的大部分时光。但繁殖启动的信号来临时,它们就会溯河洄游。上世纪70年代,每年洄游到长江的中华鲟繁殖群体数量达2000余尾;上世纪80年代葛洲坝截流后不久,每年到达葛洲坝下产卵场的中华鲟繁殖亲鱼数量持续下降:2009-2012年间,下降至100余尾,2013年以后进一步下降至100尾以下……
专家解释,葛洲坝修建后,中华鲟丧失了曾经分布在葛洲坝上游的产卵场;而多个水电工程蓄水运行形成的滞温效应,使得中华鲟繁殖季节水温升高,进一步压缩了它们自然繁殖的时间窗口;此外,捕捞、航运和污染等多重因素,使得中华鲟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
还有个坏消息是,科研机构已连续多年没有监测到中华鲟的自然产卵——这意味着这一古老物种的自然种群生存状况严重濒危。记者了解到,尽管我国30余年来共放流了700万尾以上人工繁育的中华鲟,期待它们能补充中华鲟野外种群,但收效甚微。
图说:湖北宜昌举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综合生态补偿项目增殖放流活动 来源/东方IC
在专家们看来,保护中华鲟,要和它们灭绝的速度赛跑。十年禁渔,则是一个难得的窗口期。利用好这个窗口期,或许还能给中华鲟的命运拼出一个转机。
“除了继续坚持禁渔制度,打击非法捕捞、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等系列保护措施也要加强。”潘迎捷指出。
就在去年底,农业农村部印发《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2021-2025年)》。这是我国首个针对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出台的专项实施方案,对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和流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方案提出,到2025年,中华鲟、长江江豚、长江鲟等珍稀濒危物种资源保护将取得阶段性成效。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