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空气质量的下降、人们身体抵抗能力的降低,鼻鼽患者逐渐增加。
鼻鼽是以缠绵不愈、随时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多发于儿童、青壮年。
专科检查可见鼻粘膜苍白、水肿,下鼻甲尤甚。西医学中的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等疾病可依据本病疾病特点加以诊断治疗。
鼻鼽的病因
西医认为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因素复杂,主要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相关。目前主要通过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治疗。
抗组胺药物可迅速缓解部分不适症状但有一定副作用,可诱发心脏并发症。糖皮质激素起效快、安全,但吸收局限,全身利用率低,可诱发患者鼻干、鼻出血等。
中医认为鼻鼽主要与肺、脾、肾的虚损有关。在鼻鼽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正气虚弱、卫表失和等因素相互影响,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
现代医学对鼻鼽的治疗,一般以益气健脾、升阳通窍为主。中医治疗本病方式丰富多样,通过对患者临床症状的观察以及病因病机的分析辨证施治,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近年来针刺疗法、灸法、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埋线、推拿、中药熏蒸等中医外治法逐步应用于临床。
中药熏蒸法因操作方便、安全无创、疗效显著等特点被广泛应用。
该法通过药物蒸煮过程中产生的药物蒸汽以及药物本身的药性直接 *** 穴位、经过经络的循行直达病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鼻鼽中医学探析
鼻鼽,在我国临床上属较常见的疾病之一,以阵发性和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为主要临床症状。
《礼记·月令》最早提出了鼻涕、喷嚏、鼻塞等症状与气候的异常变化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战国时期的《素问·脉解》提出邪气上扰阳明经则可引起鼻鼽,此时鼻鼽作为病名在《内经》中被首次提出。
隋朝的《诸病源候论》提出寒邪客于肺,肺气失宣,阻遏阳气使得人体津液输布异常,津液汇聚于鼻则会引起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金代刘完素指出,鼻鼽中的“鼽”是指鼻流清涕的症状。
还有古代医家称其为“鼽鼻”“鼽水”“鼻流清水”等。到80年代,“鼻鼽”正式作为病名被纳入《中医耳鼻喉科学》。
鼻鼽的病因病机
一、肺气虚寒
鼻与肺有密切的生理联系,肺虚则腠理不固,风寒侵入,肺宣发肃降功能失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鼻塞、喷嚏等。
《景岳全书》中提出感受风寒,腠理堵塞,经络郁阻亦可发病。《证治要诀》中提出鼻流清涕由于脑冷肺寒的缘故。
《杂病源流犀浊》中提出肺脏恶寒,肺经一旦感受寒邪则鼻流清涕不止,缠绵不愈。
二、脾气虚弱
《素问》言:“饮食自倍,脾胃乃伤。”饮食不加以节制,则会使脾胃受损。
平素饮食不节、嗜食厚味,累及脾胃,素体虚衰,生化不足,以致肺气虚弱,痰湿停聚,肺气升降异常,所以会导致患者鼻塞喷嚏。
《素问》中提出脾能统摄血液,位于脏腑中央,具有濡养其他脏器的功能,若脾的功能受损会导致其他脏器功能出现异常,则身体孔窍堵塞。《张氏医通》中提出鼻流清涕是由于脾土虚损,不能抵御外邪所致。
三、肾阳不足
《素问》言:“五气所病,肾为欠,为嚏。”肾主水,水液的正常运行需要肾阳气化。肾阳不足,鼻窍不温,则外邪入侵发为鼻鼽。
《外台秘要》中提出肾是先天之本,具有温煦固摄水液的功能。肾功能异常,水液温化异常,寒水上犯则发鼻鼽。
四、肺经伏热
《素问》言:“燠热内作,烦躁鼽嚏。”肺有郁热,肺失宣发肃降,邪气上犯,水液代谢异常,则发鼻鼽。
《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出肺热甚者则流涕,鼻鼽者鼻流清涕遇寒冷则加重并非是因为肺寒,寒邪侵犯则腠理密闭,热邪郁于体内,则病情愈甚。
《医碥》中提出肺热气盛则鼻流清涕,《医旨绪余》中提出热邪侵袭肺,肺气虚弱则发鼻鼽。
综上,鼻鼽与肺、脾、肾脏腑关系密切,大多因为脏器虚损,也可因为脏器伏热。脾气虚弱不仅可单独引发鼻鼽,也可致肾与肺的虚弱进而加重病情。所以针对鼻鼽的治疗应当注意调护脾气。
鼻鼽的辨证施治
一、肺气虚寒,卫表不固
肺气虚寒,卫表失和,风寒侵袭,肺失宣降,水湿犯鼻则发鼻鼽。主要表现为喷嚏频频,鼻痒鼻塞,以及肺气虚症状。
舌淡,苔薄白,脉虚弱。鼻流清涕是由于肺气虚寒导致,宜用温剂。若用清凉剂则会加重肺气的损伤,使病情加重。并主张用温肺散寒止涕之法进行治疗,方用温肺止流丹。
宋代《太平圣惠方》中提出鼻鼽肺脏虚寒者宜选择温肺散寒的药物,方用白术散。
清代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中提出鼻鼽是由于肺脏感受寒邪,宜用温肺散寒法进行治疗,方用苍耳散、川椒散。
二、脾气虚弱,清阳不升
脾气虚弱,清阳不升,邪气乘虚侵入,水湿不化则鼻鼽。主要表现为鼻痒,清涕连连,以及脾气虚弱症状。
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弱。明代《普济方》中提出治疗鼻流清涕、喷嚏宜补脾气,理脾胃,方用吴茱萸丸。
明代《内科摘要》方用补中益气汤加麦冬、五味子治疗本证。鼻鼽的病机关键是脾胃虚弱,在治疗上要注重补益脾气,加强脾胃的调护。临床上常用四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鼻鼽。
三、肾阳不足,温煦失职
肾阳不足,温煦失职,气化不利,鼻窍失养,邪气侵袭则鼻鼽,主要表现为流清涕、喷嚏连连,鼻塞以及肾阳虚症状。
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华佗神方》中用温阳补肾药物组方在苦酒中浸泡一夜,再将其用猪油熬制成膏状。用棉裹住纳入鼻中,配合 *** 头顶以温阳通窍治疗鼻塞流涕。
宋代《圣济总录》记载用补肾助阳法,选用温里药治疗鼻流清涕,方用五味子汤。当代干祖望教授治疗本证以温补肾阳,收涩敛涕为法进行治疗,方用桂附八味汤。
四、肺经伏热,肃降失职
肺经伏热,肃降失职,外邪侵犯,肺气上逆则鼻鼽,主要表现为喷嚏频发、鼻痒、口干烦热以及肺热症状。舌红,苔黄或白,脉数。
金代《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出本病是由热邪所致,但并未明确其具体治疗 *** 。在《宣明论方》中提出应用神芎丸治疗。
明代《明医指掌》中提出鼻流清涕属于肺热者可应用抑金散进行治疗。清代《医碥》中提出鼻鼽肺热者呈水样清涕不甚稠浊,火性炎上,急速成涕,不及浊变用清肺泻火药物进行治疗。
针对鼻塞症状,《景岳全书》将其治法细致的分为以下几种:火邪所致鼻塞单纯清火即可,若火邪微弱,多为上焦心肺致病,治宜黄芩知母汤;若火邪较甚,多为阳明经证,治宜竹叶石膏汤;若为火邪兼以风寒,治宜防风通圣散。
鼻鼽的中医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药效直接,易操作。常见的鼻鼽治疗外治法有针灸、穴位贴敷、穴位注射、中药熏蒸、滴鼻法、塞鼻法、雾化吸入等。
外治法治疗鼻鼽历史悠久,唐代《华佗神方》中用温阳通窍药物制膏导鼻治疗鼻涕、鼻塞。
宋代《圣济总录》中用温热药纳药入鼻或滴灌鼻腔来治疗鼻流清涕,明代《名医指掌》中用温热药制成千金细辛膏以绵蘸药塞鼻来治疗鼻鼽。
一、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见效快,疗效显著。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针刺的记载,唐代《外台秘要》中提出针刺水沟来治疗鼻鼽不能息,明代《针灸大成》中提出用风门穴来治疗鼻鼽。
二、穴位敷贴
穴位敷贴具有温通经脉、调节阴阳的作用,该 *** 可以为无法口服中药的患者带来便利,具有容易操作,价格低廉等优点。
三、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是将少量药液注射到特定穴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西结合疗法,既沿用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又结合了现代医学手段。
四、中药熏蒸
中药熏蒸是中医一种特色疗法,具有操作简单,应用广泛的特点,药液通过热力和压力共同帮助下发挥作用,直接深入患处皮肤。可以提高免疫,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减轻流清涕、鼻塞、鼻痒等症。
五、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是使用注射器针头将医用羊肠线埋入穴位的改良式针灸疗法,操作简单且疗效持续时间长,可以持续 *** 经络以治疗疾病。
西医对变应性鼻炎的认识及治疗
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是由IgE介导的慢性非感染性疾病,由鼻粘膜接触过致敏原后产生。主要特征为鼻痒、喷嚏、流涕、鼻塞,根据发病时间、症状以及频率等分为季节性、常年性、间歇性、持续性、发作性。
一旦病情发作,症状严重,将进一步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负担加重。
一、药物治疗
素体变应性鼻炎的程度与致病原不尽相同,采用的治疗 *** 亦有区别,根据病情轻重缓急,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治疗。
最常用疗法为药物、手术和免疫治疗。药物治疗临床多见于糖皮质激素、抗白三烯药、肥大细胞膜稳定剂等。
糖皮质激素能够稳定粘膜屏障,降低素体敏感程度,起效迅速、较为安全,但只能在鼻部发挥效果。
白三烯可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亦可导致AR发病,所以抗白三烯药治疗AR合并哮喘有显著效果。
二、免疫治疗
通过激发素体变态反应,将变应原提取、 *** 成为疫苗进行治疗该病,从而避免或降低变态反应发生的可能。
该法称为特异性免疫治疗即是减敏治疗,现在被西医普遍认可。脱敏疗法是通过影响变态反应的进程从而对因治疗,此法应对变应原终身有效。常通过皮下免疫、舌下免疫、鼻腔免疫治疗等实现。
免疫治疗的根本原理在于缓慢增加变应原浓度,使患者逐步接触,当变应原达到一定浓度时可发现相应的症状得以明显改善。
变应原具有特异性,因此选择足够且合适的变应原尤为关键。但本法疗程长、起效不显著,有风险性,所以应用较少。
部分AR患者通过服用药物进行医治,但其症状改变不尽如人意,仍被过敏问题困扰,此时我们可为其进行免疫治疗。
该疗法可有效控制部分患者的症状以及防治哮喘及一系列并发症,并排除其他致敏物质的干扰。但患者依从性、治疗周期等对疗效的影响也十分关键。
三、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后仍无法缓解不适症状并伴随严重的下鼻甲肥大、鼻塞等情况,可选择进行手术治疗。通过鼻息肉切除、下鼻甲黏膜消融术等手术可有效缓解症状。
炎症日久导致鼻内器质性变化者可手术降低神经兴奋,从而缓解AR。但是手术治疗无法对AR患者本身的免疫系统进行改变,其旨在通过改变鼻部的一些结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选择手术治疗AR之前需明确了解该法的适应症状,主要为:服用药物、免疫治疗后仍无法缓解,有明显不适症状,影响日常生活;
鼻腔内部结构异常并导致功能障碍;AR伴随鼻息肉、鼻窦炎等;无法进行药物医治等。
中医治疗的理论依据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也是全身气机之枢纽。鼻鼽与脾胃的关系密切,如《脾胃论》言:“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素问》言:“阳明所至为鼽嚏”足阳明胃经循行于鼻孔,鼻鼽与足阳明胃经也有密切联系。
肺卫充足则可御邪,肺虚则卫气不固,易受外邪侵袭发为鼻鼽。肺气的盛衰取决于脾气是否充足,脾化生宗气、营气、卫气,脾气足则三者充盈。
《灵枢》言:“脾者,主为卫。”说明了卫气与脾的关系。
根据五行理论,脾土为肺金之母,母能令子虚,脾土充盈则可生肺金。《周慎斋遗书》言:“鼻鼽可以补土生金法治之”。
在疾病的治疗中,中药进入人体内有赖于脾气输布全身,脾虚则药效难施。《石室秘录》中认为治疗肺系疾病正治较难,从可从脾入手。
《医碥》中认为脾胃的水谷精微虽然输布至五脏,但实际上是先输送至肺脏,肺先受其濡养,以完成肺的生理功能,肺气充盈后再润泽百脉。
《脾胃论》言:“脾胃虚则九窍不通”,九窍为五脏所主,而五脏都有赖于脾胃的水谷精微所滋养,故九窍与脾胃有密切联系。
鼻鼽与肺、脾、肾有着密切的联系,鼻鼽标在肺,根本在脾胃。脾胃健运则水谷精微充足,方可濡养鼻窍。
脾失健运则肺气不足,肺卫不固则外邪乘虚而入。
肺开窍于鼻,鼻的功能也要肺气和脾气的滋养,脾气虚弱则鼻窍失养,运化不利,水液停留于鼻窍则鼻鼽,脾气虚弱也可致肺气不利,肺气不利则不御外邪发为鼻鼽。
故临床中注重保护脾气,以达到未病先防的效果。
中药熏蒸疗法的探讨
外治与内治理法相同且易于操作、价格低、见效快,应用较为广泛。
现代中医外治法已经依靠科技手段不断升级,相关器械也越来越完善,并且随着工业生产,价格也能让大多数人接受,比如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烤电理疗仪、中药熏蒸机等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便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中医外治法治疗鼻鼽。
中药熏蒸可将热力与药效结合,中药有效成分在热力熏蒸的帮助下作用于皮肤,可提高中药利用率,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消除局部炎症等疗效,尤其具有补虚之效,可以缓解鼻痒、鼻流清涕、连续喷嚏、鼻塞等症状,减轻鼻粘膜水肿、充血。
中药熏蒸历史久远,如《内经》:“摩之浴之”,《礼记》:“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史记》言:“即窜以药,旋下,病已”窜是指用药薰身治病。金代《儒门事亲》中提出熏蒸属于汗法,治宜汗法或解表法者可用。
在唐宋时期熏蒸在各科已有所应用,明清时期熏蒸疗法逐渐成熟,在清宫药方中有所记载。近现代,中药熏蒸被广泛用于疾病的治疗、康复调理以及养生保健。
中药熏蒸背俞穴可将温阳、活血、通经类药物在温热和水汽的作用下充分发挥药效,直接作用于穴位处皮肤,对背俞穴产生良性 *** 作用,温煦背俞穴所对应的脏腑,调节脏腑功能,以治疗疾病。
研究发现,中药熏蒸可在局部热力作用下扩张血管,改善整体血液循环和微循环。熏蒸局部皮肤可促进药效吸收,也可通过发汗的方式调节体内电解质的运行和排泄,能改善排汗功能。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工业化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凸显,空气质量有所下降,鼻鼽也越来越常见。
西医治疗主要以药物口服治疗为主,辅以雾化脱敏以及手术治疗,中医治疗本病经验丰富且疗效显著。古有云:“良丁不废外治”。
近年来随着各医家对中医外治法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中医外治法是手段丰富、适应广泛、操作简便、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
中药熏蒸同样依据辨证论治,将中药以局部皮肤熏蒸的方式发挥疗效,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无创、疗效显著的特点。
中药口服是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以及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进行选药组方,具有吸收快,药效直接,可随症加减,应变灵活的特点。
中药熏蒸背俞穴结合补中益气汤将中药熏蒸疗法与中药汤剂口服相结合,内治与外治并用充分结合二者的优点,也弥补了某种单一疗法的不足。
中药熏蒸背俞穴结合口服补中益气汤治疗本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口服补中益气汤。
中药熏蒸背俞穴结合口服补中益气汤较单纯口服补中益气汤在改善鼻痒、鼻流清涕、连续喷嚏、鼻塞、鼻粘膜水肿方面更有优势,其中鼻痒、鼻流清涕的改善上差别明显。
中药熏蒸背俞穴结合补中益气汤在改善脾气虚弱中医证候上有更好的表现,优势明显。中药熏蒸疗法安全、有效,值得广泛应用。
标签: 背疗的功效 背部中药熏蒸的好处与功效 背部熏蒸的好处和坏处 熏蒸 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