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本病又称坏死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炎为主要特征。急性者病死率高。慢性者常能耐过。其典型病理变化为两侧性肺炎,胸膜黏连(包心包肺)肺炎区色暗质脆。
病原学
形态及染色:是有荚膜的G-小杆菌,呈球杆状。
培养:最适生长温度37℃,通常用于分离的最适培养基为巧克力琼脂,需要5~10﹪的CO2环境,24小时形成菌落。
血清型:目前已报道有14个血清型,其中5型又分为5A和5B两个亚型,不同的血清型对猪的毒力不同,主要血清型间无显著的交叉免疫,我国发现多种血清型,但以5、7型居多。
抵抗力:较弱,很容易发生死亡或变异,对四环素、青霉素、磺胺、喹诺酮类敏感,但易耐受。
流行病学
易感性:各种年龄猪均易感,但以2~3月龄的猪最易感,并有前移趋势。
传染源: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无病变/有病变)隐性带菌猪较常见。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在大群集约化饲养条件下最易接触传播。
特点:
①本病在猪群间传播主要由引进带菌猪引起。
②通风不良,拥挤、气温急剧变化等应激因素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临床症状
急性型:
体温升高41~42℃,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被毛粗乱,嗜睡。心血管循环障碍,鼻背侧、耳、后腿、体侧皮肤发绀。拉稀。严重呼吸困难,咳嗽、腹式呼吸,临死前从口、鼻流出带血样泡沫液体为特征性症状。
慢性型:
病程较长,体温滞留在39.5~40℃之间,间歇性咳嗽,食欲不振,增重缓慢。
病理变化
急性型
肺充血或出血,肺炎区多呈双侧性,色深而质地坚实,间质增宽充满血色胶样液体。
有纤维素性胸膜炎,胸腔内有多量带血色的液体。
气管、支气管内充满带血色的粘液性、泡沫性渗出物。
常拌发心包炎、肝、脾肿大,色变暗。
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出血,呈紫红色。
慢性型:
肺隔叶上有大小不等的脓性结节。
胸膜有粘连区。
心外膜、包膜粘连。
诊断
确诊需做细菌学检查,
以支气管或鼻腔分泌物、肺部病变取样,
接种巧克力琼脂,培养24H,形成圆形,隆起,直径1~1.5mm菌落,对培养基有蚀刻行。并进行生化鉴定。
通过血清学 *** 进行抗原或抗体检测。
防治措施
预防:
首先把住病原引入关,无病场应防止引入带菌猪。
由于本病血清型多,不同血清型之间交互免疫性不强,所以应以当地分离的菌株,制备灭活苗,对母猪和2~3月龄猪进行免疫接种。
治疗:早期应用抗菌素治疗,有一定效果,后期基本无效。
对初发病猪可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磺胺、恩诺沙星等大剂量注射给药。
同群未发病猪可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阿莫西林等做预防性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非洲猪瘟的前期症状和传胸差不多。但是治疗无效,应注意早期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