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1号网箱三文鱼跑了(开创全球温暖海域三文鱼养殖先河深蓝一号首次收鱼)

农村养殖畜牧网 水产养殖 2410

收鱼3000余条,成活率达到80%,平均体重超过4千克,品质达到了欧盟出口标准。”6月21日,经过近7个小时的作业,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获批以来的首次规模化收鱼在黄海海域成功进行,这也标志着我国在全球开创了温暖海域三文鱼养殖的先河。

深蓝1号网箱三文鱼跑了(开创全球温暖海域三文鱼养殖先河深蓝一号首次收鱼)

“众所周知,海水养殖三文鱼集中在挪威、智利等冷水海域,在温暖海域养殖成功,我们是世界上之一个,也是目前世界上纬度更低的远海三文鱼养殖场。”该项目的技术支撑团队专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董双林告诉记者,“这要感谢我们坐拥黄海冷水团这个水质优良的水体。这处位于黄海中部洼地深层及底部、覆盖面积与山东省相当的水体,温度、水质、溶氧量等指标都是冷水鱼生长的绝佳之地,成为了养殖三文鱼的不二之选。”

2015年,黄海冷水团三文鱼养殖项目启动。在低纬度海域,利用底层冷水团养殖三文鱼属于全球性技术难题,其中,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设备无疑是更大的难点。

深蓝1号网箱三文鱼跑了(开创全球温暖海域三文鱼养殖先河深蓝一号首次收鱼)

2018年,由万泽丰渔业有限公司出资,中国海洋大学与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设计,武船重工建造的全世界更大的全潜式智能网箱——“深蓝一号”启用,装备于黄海冷水团三文鱼养殖项目。这座相当于40个标准游泳池大小、质量超过1500吨的“巨无霸”,总投资1.15亿元,设计研发突破了总体设计、沉浮控制、鲨鱼防护等多项核心技术,是我国在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自主设计研发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具有完全独立的知识产权。总经理顾祺焕

“通过中央立柱及8根气柱的注水注气,我们独创了整个网箱的沉浮设计。夏天表层水温过高时,我们将网箱下沉至海面25米下的冷水团所处位置;冬季底层水温较低时,我们就将其上升至温暖区域。总之,无论冬夏都可以保证三文鱼在适宜的水文环境中生长。”董双林介绍道,“我们还独创了深海养殖的鱼鳔补气技术,让在深水水域的三文鱼不再因鱼鳔缺气而导致畸形。”此外,机器洗网、死鱼回收、鱼群监控等技术也早已在“深蓝一号”得以应用。

深蓝1号网箱三文鱼跑了(开创全球温暖海域三文鱼养殖先河深蓝一号首次收鱼)

与国外主产区相比,利用“深蓝一号”在黄海冷水团养殖的三文鱼,成鱼快、品质优、病害少、人工与物流成本低。水温适宜的前提下,预计每年可收获30万条成品三文鱼,产量超过1500吨,年产值超过一亿元。

此外,参与此次收鱼作业的养殖工船,还是全球首艘远海作业三文鱼加工船,此次收鱼的加工处理都在这条船上进行。“不同于传统渔业的网捕作业,我们采用吸鱼泵进行真空负压捕捞。”万泽丰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顾祺焕介绍,“从一条鱼被吸鱼泵吸取至车间,到完成全流程处理工序待发,整个过程只需45分钟。”

“运输船在10小时左右就能靠岸,在高集成度的处理流程、冷链全覆盖加持下,最多36个小时,咱们的三文鱼就能走进全国百姓家。”顾祺焕告诉记者,这也一举打破了我国三文鱼依赖进口、运输动辄需要四五天的局面。

渔业养殖走向深远海,是经略海洋的重要任务,也是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的探索重点。其中,“以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为载体,推进试验区建设工作,探索在深远海养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正是试验区的批复要求之一。

深蓝1号网箱三文鱼跑了(开创全球温暖海域三文鱼养殖先河深蓝一号首次收鱼)

“以此次规模化收鱼为契机,我们将聚焦‘种业研发链、海水驯化链、养殖平台链、产品贸易链’四条关键链条,全面推进实施试验区开发建设。”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赵英民表示,“尽快实现海上有设施、陆上有基地、网箱有活鱼、市场有产品的阶段性愿景。”

同时,西海岸新区还与山东海洋集团强强联合,聚焦项目园区化、产业集群化目标方向,以陆上、近海、远海接力养殖为基础,探索“陆基产业园区+深远海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式发展新模式。其中,陆基产业园区拟建设苗种培育、海水驯化及精深加工、科技研发三类产业园区;深远海产业园区采取“1+N”全新养殖模式,即“1个中央综合管理平台+N个分布式网箱”。预计到2025年,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建造海 *** 综合管理平台,建成一批大型深水智能网箱,实现海上规模化养殖,打造百亿级深远海绿色养殖产业集群。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忠德 通讯员 通讯员 王雪 何琳 代海飞 报道)

标签: 深蓝1号网箱三文鱼跑了 深海三文鱼的功效与作用 深蓝一号三文鱼上市 网箱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