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主办,华信共享智库、蛋白饲料生物制造创新联合体、中关村量子生物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办的“第二届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大会”已经圆满结束了。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健康养殖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黄燕华博士受邀在会上做了《昆虫饲料原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进展》主题报告。
华信共享智库听取报告并对报告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听取完整报告,可以扫码进入直播间,观看大会回放。
黑水虻属腐生性水虻科昆虫,其幼虫机体的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的组成平衡,脂肪含量丰富,且富含钙磷等微量元素,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优质蛋白质和脂肪原料来源。此外,黑水虻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耐受性好、饲养成本低。在畜禽生产中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黄燕华博士基于多年的黑水虻应用及产业化研究工作的基础,报告从昆虫资源开发利用的背景、黑水虻及其研究历史、黑水虻饲用研究进展、黑水虻产业化及应用四方面全面的进行了分享,详情如下:
一、昆虫资源开发利用的背景
- 蛋白资源短缺
- 废弃物污染:餐厨垃圾和养殖粪污(餐厨垃圾的实际处置率不足6%,农业养殖废弃物的实际处置率不足60%)
可食用昆虫——变废为宝,实现有机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的“生物工厂”
2023年1月,Science连发两篇文章:分别对昆虫作为人类食物以及动物饲料的现状、优势以及展望等作了分析与评估。
二、黑水虻及其研究历史
黑水虻,幼虫营腐食性,是自然界碎屑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常见于农村猪栏、鸡舍等富含有机,废弃物堆积附近,取食新鲜的猪粪、鸡粪等有机废弃物。对人畜、动植物无害,不骚扰人类。
对黑水虻的研究从2016年开始,迅速增多,已经成为行业内热点。
三、黑水虻的饲用研究进展
1.黑水虻的营养价值与安全性评估
通过对不同来源黑水虻幼虫多批次、大规模(同时实现红外线建模)分析,对其粗蛋白、粗脂肪、灰分、水分、钙、磷、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等营养组成以及酸价、组胺、新鲜度、重金属、有害微生物、农药残留等卫生指标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 不同食物基质来源的黑水虻幼虫均富含粗蛋白质和粗脂肪;
- 黑水虻幼虫(HMM)的氨基酸品质与鱼粉相似;
- 富含53.14-62.08% 不饱和脂肪酸;含有较高的月桂酸;
- 黑水虻幼虫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Cu、Fe、Zn、Mn、Mg的含量较高;
- 黑水虻幼虫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指标符合我国“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01);
- 水产动物对黑水虻幼虫粉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表观消化率。
2.黑水虻在畜禽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报告详细介绍了黑水虻在黄颡鱼、花鲈、凡纳滨对虾、海鲈饲料中的应用及效果。结论总结如下:
- 黑水虻幼虫可作为水产饲料的一种优质蛋白原料应用。
- 黑水虻原料在淡水鱼、海水鱼以及虾蟹等水产动物饲料中应用不会影响动物生长,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提高生长性能、促进摄食、改善品质、提高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的作用。
- 不同种类水产动物对黑水虻原料利用有差异。
3.黑水虻的功能性研究
大量试验表明,黑水虻在猪、家禽、水产动物配合饲料中应用,可部分或完全替代鱼粉、鱼油等;合理使用对动物摄食量、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消化道健康等均无不利影响,甚至具有促进采食、提高生长性能、增强抗病力等作用,是畜禽、水产动物的优质饲料原料。
四、黑水虻产业化与应用前景
1.我国黑水虻产业发展历程
2.产业化发展成果
- 实现了黑水虻种苗的连续、高效繁殖;
- 建立了高效、规模化量产技术体系,实现了标准化、模块化生产;
- 建成了多个规模化养殖基地;
- 实现了有机废弃物高效转化;
- 创制了系列原料制品,并制定了相应团体标准;
- 形成了黑水虻产品在不同水产品种中的应用技术;
- 创制了多个功能性配合饲料产品。
3.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 昆虫生物量巨大、饲料价值突出,但量产规模小;
- 昆虫饲料制品及配套技术开发水平较低、推广效果差;
- 应用研究支撑不够,制约产业应用。
4.产业发展前景
- 集约化养殖工艺进一步改进,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
- 预处理技术发展,有效提高使用效果;
- 功能挖掘,精深加工提升产品价值;
- 综合发展,突出循环经济效益。
5.研究开发方向
- 进一步确定黑水虻的营养需求
- 建立标准化的研究 ***
- 提高黑水虻原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 定向培育黑水虻功能性新品系
总结
从黄博士的报告中可以看到,一个新的饲料原料从开发到行业大范围应用是一系列非常系统的工作,而且即使已经有如此之多的数据支持,依然还有很多工作需要继续深入完成,最终实现“小昆虫,大产业,大贡献”。在“双碳”行动成为我国重要战略方向的基础上,黑水虻的研究属于“顺势而为”。
可以看出,企业是非常需要科研院所提供基础信息和应用性信息来指导实践,希望未来加强协同,达到共赢。
推荐活动:
动物营养师研修班第五期
详情可关注华信共享智库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