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其他农场保持很大距离。任何种类的农场都在不断地排放污染物,如氮、鳞、有害元素、微生物等。蚊子和麻雀在繁殖地很常见,这些动物是病原体的主要载体,它们的活动区域集中在田野内外。远离另一个农场可以减少由于风吹、啮齿动物和飞行活动而带入田间的病原体的风险。
(二)远离人民活动集中的地方。村庄、学校、市场是人们和车辆更加频繁的地方。这些人和车辆来自各方,很可能来自受影响地区。如果鸭子离这些地点很近,受影响地区的人员和车辆携带的病原体可能扩散到该地区,威胁到鸭子的安全。另一方面,靠近村庄和校园近,鸭窝产生粪便,污水,臭味,蚊蝇,老鼠等会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此外,离村子太近,村里的家禽可能进入养鸭场,而且这些分散的家禽免疫不规范,携带病原体的可能性很大,将给养鸭场带来很大的威胁。
根据审查防止动物隔离条件措施(农业部2010年第7号法令)第二章第5条,动物养殖场和养殖区的选择应符合以下条件:距离饮用水源、动物屠宰场、动物和动物产品市场500米以上;距离牲畜养殖场1000米以上;距离动物诊所200米以上;距离动物养殖场(文化区)不少于500米;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处置场所不少于3000米;距离城市地区、人口集中在文化教育和科研领域以及道路和铁路等其他主要运输线路5000多米。
(三)与其他污染源保持较大距离。动物屠宰场、医院、化工厂等的废水、废水和废气都有威胁动物健康的污染源。
远离主要交通线有大量车辆每天在主要线路上行驶,包括来自受影响地区的车辆、运送牲畜和家禽的车辆和其他动物产品。这些车辆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排毒通道,并在主要交通线附近造成污染。近年来,禽类流行的形势,离主干线的距离也较为普遍。
(四)隔离外国人员、车辆、物品。现场外的人员、货物和车辆可能是病原体的携带者,也可能对现场的安全构成威胁。在生产中,外国人员和车辆不得进入养鸭场,如果有必要进入,则必须更换衣服、淋浴、消毒,从特定渠道进入特定地区。外部物品一般只在生活区和办公区使用,进入生产区时必须消毒。其中,进入生产区前从外地带进来的袋子,也以外包消毒处理为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