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薛志鹏《七律 河蚌》
作者 杨利荣
【引言】
薛先生有缘把好友赠送的一只大河蚌养在办公室中,朝夕相伴,悉心养育。一日,一位好友不辞劳苦,路道驱车送来一些小河蚌,先生因事务忙碌便将这些河蚌与大河蚌一同喂养,不料水质污染,河蚌一同变为美食,先生一时怜惜与河蚌相处的日子,便赋诗一首以表怀念之情。
【佳作欣赏】
七律·河蚌(中华通韵)
作者:薛志鹏
甘同寂寞得闲舒,
岂为唇舌动斧足。
时见横流迷水草,
任君相望在江湖。
尝闻琥珀争缘遇,
半入泥沙久不出。
讥笑坚壳黑丑者,
焉知蚌里育珍珠。
【注】
①河蚌:河蚌,又名河歪、河蛤蜊、鸟贝、西施舌等,属软体动物门蚌科,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和北非。用作淡水育珠的河蚌主要为三角帆蚌及褶纹冠蚌,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的水底,半埋在泥沙中,以滤食藻类为生。福建、江苏、浙江俗称“海蚌”,广东、香港称“贵妃蚌”,河蚌营养丰富,富含优质蛋白和氨基酸,味道鲜美,甘脆嫩滑,为人民大会堂国宴膳品,是久负盛名的筵席珍品佳肴。
②斧足:河蚌有斧头形状的肌肉,称为“斧足”,河蚌利用斧足的伸缩带动身体运动,可将整个身体钻入泥沙中。
③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是松柏科、云实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树脂化石,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又称“松脂化石”。
④珍珠:珍珠是一种古老的有机宝石,产于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因分泌作用而生成含碳酸钙的矿物珠粒,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体 *** 而成,分为淡水珍珠和海水珍珠两种,其形状各异,色彩斑斓。地质学和考古学研究证明,两亿年前的地球上就已经有了珍珠。
⑤2021年12月29日,书于台州三门春之谷。
【诗评】
读了薛先生《七律 河蚌》诗的创作故事,深感先生诗作让人心动的原因是真情流露,借物抒情,托物喻人有感而发,哲理深刻。一只河蚌代表着友人馈赠的款款情义,更有朝夕相伴的缕缕相思与丝丝挂念。
首联:甘同寂寞得闲舒,岂为唇舌动斧足。先生开篇以设问的口吻写出与自己日夜相依相伴几月有余的河蚌,为何今日却成为美餐而食之。
颌联:时见横流迷水草,任君相望在江湖。回想那河蚌曾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水草湖泊之中,喜欢他的人在岸边遥遥相望他厚重的身影,心生爱慕之情。斑斓龙脉染风霜,行走滩涂沐暖阳。磨砺千般怀泥土,明珠璀璨腹中藏。
颈联:尝闻琥珀争缘遇,半入泥沙久不出。经常听说琥珀的形成是讲究缘份的,而河蚌久居泥潭沙土湖水中,甘于寂寞,当它们的壳张开的时候,如果有砂砾、病毒、寄生虫等异物入侵,蚌就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这些异物会连同入侵处的表皮细胞一起陷入蚌的结缔组织。接下来部分表皮细胞会分裂成为一个珍珠囊,它会以异物为核分泌出大量的珍珠质,随着时间的推移,珍珠质不断地累积加厚,于是一颗有核珍珠就形成了。河蚌在滩涂,泥沙育宝珠。但尝鲜肉美,磨砺出江湖。
尾联:讥笑坚壳黑丑者,焉知蚌里育珍珠。先生以反问的语气,赞美河蚌虽然外壳沾满了泥沙与尘土,但体内却孕育着精美而璀璨的珍珠的无私奉献精神。绚丽花纹五彩裙,扇形身体若孤邻。壳坚肉嫩泥丸走,蕴藏珍珠四海寻。
据史料记载浙江自古以来就以珍珠天下闻名,河蚌也是国宴名菜,在广东和香港河蚌被称作“西施舌”。西施是诸暨人,或许河蚌这个“西施舌”的别名,其由来与生活在诸暨的西施有某种内在的联系。
品读先生诗作,感悟人生真谛。一只普普通通的河蚌,却能蕴藏昂贵的珍珠。人又何尝不是如此,自古英雄多寂寞。那些扫街的清洁工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一身污泥灰尘,却换来了大街小巷的整洁。建筑工地上来自五湖四海的民工,他们远走他乡,吃苦耐劳,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撑起的是城乡一座座美丽的高楼大厦。
一日养育,恩情难忘。一只河蚌与诗人结下了不舍的情缘,一首诗篇怀念曾经的拥有,这是一种重情重义,铁骨柔肠的情怀所在。人非草木,熟能无情。一花一世界,一草一木一春秋,万物皆有灵,缘份要珍惜。亲情友情师生情,人生有缘情似海。
先生以脱俗的诗家语,讴歌了河蚌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品格,宛如落花生一般,外表朴实无华,可内心却丰盈厚重,意在说明做人的价值,要做一个有追求有品味的人。
创作源于生活,只有扎根于生活的作品才有永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