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主题:家禽产业发展趋势与模式创新
主持人:
周宝贵: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公司党委书记
嘉宾:
吕 攀:正大集团农牧视频企业(中国区)副理事长
梁志雄:温氏集团肉鸡事业部总裁
巩新民:山东益生股份公司副总裁
王广胜:思玛特(北京)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红松: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助理总裁
徐 雷:天津瑞普生物股份营销总经理
育种是中国家禽产业发展的根本
周宝贵:种业是产业发展的根本。请各位行业大咖谈谈您对中国肉鸡育种的想法。
山东益生股份副总裁 巩新民
巩新民:之一,搞育种是对的。中国是肉鸡生产大国,总存栏量目前超过100个亿,发展空间很大。从中国消费者的喜好出发,育种是必须的。第二,育种是一条很长的路,面临育种技术、市场竞争力等难题。育种定位,品种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面对的不仅仅是中国的产业群体和消费者,还有国际育种公司和消费者。
温氏集团肉鸡事业部总裁 梁志雄
梁志雄:WOD系列肉鸡,让中国家禽业感到骄傲,掌握了核心育种技术。黄羽肉鸡品种众多,有86个品种,出栏日期从45天到180天不等,满足中国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目前单个品种的市场量相对较小,仅有几个品种年销量能超过2亿只。目前企业进入白羽肉鸡领域,包括种鸡、肉鸡、屠宰、分割、深加工等,实施全产业链发展。
思玛特(北京)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广胜
王广胜:WOD系列四个品种,WOD188接近白羽肉鸡长速,42天达到2.5公斤,料肉比1.5-1.6,而WOD168规范了肉杂鸡这一市场,WOD178的长速介于WOD168和WOD188之间,WOD158则对接黄羽肉鸡系列。WOD系列丰富和完善了中国肉鸡的品种,以“安全、美味、高效”为目标,共同满足中国多样的消费需求。
周宝贵:这代表了中国的消费结构,从30多天到180多天都有市场,有不同长速、不同品质的需求。中国的肉鸡育种,一定是针对消费需求去开展的育种。
国家政策促进家禽业转型
周宝贵:随着“禁止活禽交易”政策推进,对消费市场和家禽产业有哪些影响,又如何应对?
梁志雄:“禁止活禽交易”已经很明确,黄羽肉鸡一定要适应和转型,实施屠宰、分割。温氏通过两年探索,发现消费者的接受程度非常快,黄羽生鲜鸡销售突破1亿只。黄羽肉鸡屠宰,将推动生产、销售、交易的全面变革。未来,白羽肉鸡可能会快速发展,黄羽肉鸡发展速度可能会较缓慢。
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公司党委书记 周宝贵
周宝贵:肉鸡屠宰、冰鲜,首先会促进品种的集中。以往根据羽色进行区分,现在屠宰后外表没有标志的区别,这会促进品种集中。
第二,饲养模式也会发生变化。比如雪山草鸡一定要地面散养,否则不会有那么好的羽色。如果屠宰冰鲜,就不一定只能地面散养。
第三,加工方式也会随之改变。黄羽肉鸡均匀度相对没有那么高,这就对屠宰生产线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提出公母分饲,带动肉鸡屠宰升级。
另外,还会给信息化、区块链技术和品牌建设提供新的机遇,黄羽肉鸡的标识不再是毛色而是品牌。因此,国家政策和消费需求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白羽肉鸡、黄羽肉鸡、肉杂鸡系列结构上的变化,可能来自黄羽肉鸡的冰鲜化、白羽肉鸡慢速化,也可能来自中国消费趋势的变化。品种,一定是围绕终端来服务的。
国际贸易对家禽产业的机遇和挑战
周宝贵:蛋鸡领域,国际贸易量非常低。而肉鸡国际贸易量大,面对的是国际化市场和竞争。同时,肉鸡也有中国独特的消费需求,如黄羽肉鸡。因此,这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在国际市场上,中国肉鸡产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副理事长 吕攀
吕攀:国家政策积极拥抱开放,更先进入中国是消费品,消费品中关注度更高的是食品,食品中农副产品关注度更高。从全球来看,美国、巴西的鸡肉产量都很大。因此,中国肉鸡产业面对的是国际竞争,如何满足各国消费者的需求,如何培养国际竞争优势。
现在世界更大的鸡肉进口国是日本,进口鸡肉大概占全世界的12%。日本也有地方品种,但是无法满足消费需求,现在从他国引进,成本优势明显。开展国际贸易,中国拥有地缘优势,按照日本市场的需求去探索。
国际贸易带来更多的是挑战:美国等国家的鸡肉有成本优势,产品结构具有互补性。许多国家的副产品能够进入中国,但是中国鸡肉制品在出口上存在很多难点。
周宝贵:中国拥抱世界,向世界打开大门。但是,敞开的大门不是双向的,面临成本优势、技术壁垒、消费结构等问题,中国肉鸡产业更需要谨慎对待,最容易受冲击的是中国的白羽肉鸡行业。目前,中国白羽肉鸡引种量为近年来更高,国家逐步放开鸡肉等产品进口。随着产能提升和进口量增加等因素迭加,中国肉鸡市场是否有那么大的需求量,又能出口多少,消费者如何建立消费者对中国肉鸡的信任,这是值得 *** 和产业深度思考的问题。
“安全、美味、高效”消费需求引导创新和升级
周宝贵:目前,消费群体结构发生变化,需求也随之变化。白羽肉鸡不再过度追求产能,也出现了慢长鸡。肉鸡市场开始进入新的阶段,如何把慢长、美味的鸡养好。
梁志雄:满足消费者 “安全、美味、高效” 需求,把家禽作为满足消费者的食品。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寻找市场,从各个领域去探索,找到禽类发展的空间。养不是问题,市场才是问题,需要从原材料深加工等满足消费者需求,如做成熟食制品,增大消费量。
周宝贵:我们要扩大禽类消费,从结构上进行思考。一方面是引导消费需求,改变消费结构,让更多的消费者选择禽肉消费,另一方面丰富产品结构,通过产品深加工,更好符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
巩新民:肉鸡数量增加是肯定的。美国是肉鸡消费之一的国家,2018年人均鸡肉消费48.6公斤,中国白羽肉鸡消费水平是7.9公斤,世界平均水平为13.3公斤。
在美国,鸡肉80年代超过猪肉、90年代超过牛肉,成为之一大肉品消费。鸡肉消费增加的原因,之一,通过深加工解决口感问题,凸显成本优势;第二,食用方式快捷性,加工厂愿意使用鸡肉;第三,环保角度,全球提倡发展鸡肉,因为资源消耗最少、料肉比更低、资源利用率更高,获得动物蛋白的成本更低。
消费量的增加是逐步的,越是年轻人,对鸡肉的接受度越高。快捷、营养、低成本,是鸡肉的竞争优势。在中国,要开展模式创新,研究哪种加工方式更符合消费者的口味,这将促进鸡肉消费的增加。
天津瑞普生物股份营销总经理 徐雷
徐雷:之一,商业模式创新,无论蛋鸡还是肉鸡的育种,都是以消费端需求出发,满足需求、发展需求、引导需求。
第二,肉鸡育种,满足无抗、慢长。在欧洲,“替抗、慢长”已经做的很精细,满足动物福利,提升口感,消费者愿意买单。在中国,肉鸡产业也要主动创新,满足无抗、慢长的需求。
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助理总裁 郑红松
郑红松:在蛋鸡领域,企业建立产业链,更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德青源成立食品公司,负责蛋鸡淘汰后的深加工,一方面赋予产品商业化价值,另一方面打造产品品牌。宰杀后的鸡,无法分辨其品种,做好产品深加工,建立品牌,就能够逐步引导消费,形成新的商业模式。无论是慢长鸡、快长鸡,首先考虑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鸡、什么样的肉。如果深加工能够保证口感和味道,消费者选择品牌,而不是品种。
另外,家禽产能过剩,既是挑战,也是产业改革和升级的机会,淘汰落后,提升优质产能。只要企业做好准备,同心协力,就能推动行业朝着美好方向发展。
周宝贵:感谢各位企业家对中国家禽业发展趋势和模式创新的深度解读,让我们携手共创整个家禽业的美好未来。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峪口禽业,本文根据第十六届中国畜牧饲料科技与经济高层论坛录音整理,整理人杜晨红、马林。嘉宾发言有删减。.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向原作者致敬,文中观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与立场,分享给大家,仅供参考,请勿盲目,本文不作投资参考,请勿盲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