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不多说,先甩张镇贴神图。
这是深圳出现的一个病例,这个9岁女童小星,特别喜欢小猫咪,前段时间在与猫咪玩耍打闹时,不经意间被猫抓出了几条血痕。没想到,一个月后,小星左上臂和腋窝下出现肿块。经医院诊断为猫抓病。
被狗狗咬了、抓了,大家都知道可能要得狂犬病,但被猫猫挠了、抓了,真不知道还会得“猫抓病”。
事实上,猫抓病在医学上更正经的名字叫巴尔通体病,是由一种叫巴尔通体的病原感染后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
这种病的感染主要跟被带有巴尔通体的猫猫抓伤、咬伤,或者是接触到它们的口水、被它们身上的跳蚤咬了等有关系。对了,猫抓病不会人传人。
下面,小编将一起来给大家讲讲,在撸猫撸狗的过程中容易被感染上哪些疾病,要从哪些方面注意才能预防。
本文经哈铂儿保健科张雪主任审阅,
在此鸣谢!
1
猫抓病
猫抓病临床表现多样化,但以局部皮损及引流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在被轻微抓伤后3~10天内,患者的抓伤部位常发红并覆以直径达6cm的水泡,很快水泡变为脓性。局部淋巴结肿大、变硬;触摸时有疼痛。稍后,淋巴结内可化脓并穿破皮肤引流。
有极少数的人会出现严重的表现,影响到肝脏、脾脏,甚至神经系统,最严重的甚至有生命危险,但不用慌,几率很小。
问:“医生,那怎么治疗嘛?”
答:猫抓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人得了都可以靠自身的免疫力战胜它,再说直白点就是熬能够熬得好。但如果已经造成中度感染,在头颈部、腋窝等部位出现淋巴结肿大,为遏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和更快地痊愈,建议就医,并遵循医嘱用药。
2
真菌感染
在医院皮肤科门诊上,最常见的一种与宠物相关的感染类疾病就是【真菌感染】,具体表现就是在头皮上、脸上、身上长癣。而又以头癣最常见。
另外,相较于成人,儿童更易患头癣!在儿童真菌性皮肤病中,头癣的发病率为5.5%,占浅部真菌病(表皮、毛发和指趾甲的传染性皮肤病)的9.3% - 14.8%。年龄上,3至10岁的儿童最易好发头癣。
这是因为儿童头皮内,皮脂腺中的脂肪酸含量低,头皮的角质层薄,对头皮真菌的抵抗力弱,容易受到感染,造成头发干枯、易折,引发头癣。
头癣包括四种类型:黑(黑点癣)、白(白癣)、黄(黄癣)、脓(脓癣),其中脓癣会引起严重的头皮炎症,在短时间内破坏毛囊,让这一块皮肤溃烂,没有头发。就好比一片稻田被火烧后,土壤虽然还在,但是稻谷的根儿已经毁了,你再浇多少肥,稻谷也长不出了。
问:“医生,那怎么治疗嘛?”
答:患有头癣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切勿自行乱用激素药膏,不然会越来越重,反复蔓延。
3
寄生虫感染
这里提到的寄生虫,不只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弓形虫,还有螨虫、跳蚤。
1)弓形虫
作为寄生虫,弓形虫比较喜欢待在猫和猫科动物、狗、牛、羊、猪等动物,以及人的身上,尤以和猫的关系最铁,绝对不是塑料友谊。
对人来说,弓形虫的传播途径分为先天性传播和获得性传播。说得更直白一点,人和人之间弓形虫的传播只有通过母婴才能传播;感染弓形虫更多是因为人自己吃进肚子的,比如铲了有弓形虫的猫粑粑,手没洗干净又去吃东西,又或者吃了含弓形虫的生肉、没消毒的奶等。
问:“医生,那怎么治疗嘛?”
答: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感染了弓形虫后,多数没有明显症状,也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但孕妇一旦感染到弓形虫,影响就比较大。因此建议怀孕期间尽量不接触猫粪、勤洗手注意卫生。
2)螨虫
相信大家对螨虫都熟悉得不了了,比如床上久用的被子、枕头,久坐的沙发上都是螨虫集中的地方。但很多人都不太清楚,螨虫还会寄生在猫猫狗狗等宠物的身上。因此父母应定期给宠物洗澡,可以用有抗菌/抑菌成分的沐浴露。
3)跳蚤
其实一直在家养,而且预防、驱虫都做得比较好的宠物,跳蚤也不常见。但外面的流浪猫狗可能就比较多了。被跳蚤咬了的一般都是成群分布,也就是说一咬就是一片,主要在腿上和腰上比较常见。因此学龄期以下的小朋友在外面应少去逗和撸野外的猫猫狗狗,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被感染的风险!
4
做好这些预防措施,才能放心撸猫撸狗
为了预防这三个传染类疾病,建议:
1)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不建议养宠物;
- 学龄期的小朋友(尤其是10岁以下)
- 年纪较大且免疫力较低的老人
- 服用免疫抑制剂一类药物的人(如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疾病患者)
2)科学养宠物 保持干净;
- 购买宠物要注意选择来源正规,有健康体检证明的宠物;
- 定期给宠物接种疫苗;驱虫;清洁;
- 宠物排便后及时清理干净;
- 不给宠物喝脏水,不吃生肉,外出不要让它们去翻垃圾桶!
- 宠物生病及时送去医院。
最后,有小朋友的家庭,要注意尤其在小朋友生病时要与宠物保持一定的距离。
参考文献:
1. Bennassar A, Grimalt R. Management of tinea capitis in childhood. Clin Co *** et Investig Dermatol, 2010; 3: 89–98.
2. Zhuang K, Ran X, Lei S, et al. 2014. Scanning and tran *** 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of the parasitic form of Trichophyton violaceum in the infected hair from tinea capitis. Scanning, 36: 465–470.
3. Zhuang K, Dai Y, Ran Y, Xu F. Tinea faciei on the right eyebrow caused by Trichophyton interdigitale. An Bras Dermatol, 2016; 91: 829-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