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广的信息推送 vs 价值内容带来的高识别度
曾经辉煌的品牌广告宝洁P&G中国负责销售的副总裁林小海离职了,成为宝洁中国过去4年离职的第三位销售负责人,而这与业绩不无关系。
根据欧睿国际的数据,在中国美容美发和个人护理市场,2009~2014年,宝洁的市场份额逐年下跌,从15.2%跌至12.7%。
在中国居家护理市场,2010~2015年,宝洁的市场份额从7.3%跌至6.6%。
截至今年3月31日的最新一季度(2016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显示,剔除汇率等因素的影响,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仅增长1%。
宝洁曾经是中国市场的神话。这个来自美国的巨无霸品牌,被无数中国的营销人所膜拜。
从基于强矩阵的产品经理架构,到多品牌营销理论,再到USP(独特的销售主张),宝洁的管理和经营代表着全球最前沿的水平。
不仅是海飞丝、飘柔、潘婷、帮宝适、汰渍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故事,连宝洁的货架陈列、品牌命名、广告创意,都成了中国同行反复揣摩的经典案例。
而现在,宝洁遇到了问题,面对中国高速成长的消费者市场,宝洁迷失了。
不是因为人们不再喜欢宝洁,而是现在消费者有了无限多的选择。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信息获取的方式,市场被无限地细分。
细分的市场和多元化的客户需求要用不一样的营销方式来匹配。
而宝洁在过去几年所秉承的,仍然是以前被奉为经典的“功能式”产品销售广告。
但是,这些基本功能用户都已了解和熟知,这些广告解决不了用户深层次的诉求……即使请明星代言,对功能产品的销售拉动也极其有限。
2009年伊卡璐品牌签下李宇春作为品牌代言人。
在短期的销售拉动后,伊卡璐的销售继续下滑,甚至在 *** 上成了被调侃的对象。
我们毫不怀疑宝洁强大的问题解决能力,实际上宝洁的广告也正经历着从传统媒体向互联网的整体迁移。
例如
2016年4月火遍朋友圈并引发“剩女”话题争论的SK-II广告“她最后去了相亲角”。但当我们看到“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的红牛,不禁想问,宝洁的个性是什么?宝洁,消费者的购买理由到底是什么?
标签: 宝洁案例分析报告 宝洁vmi案例 宝洁og *** 案例 案例 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