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工业强省,山东工业门类齐全、工业产品品类丰富,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中的197个、666个工业小类中的526个,100多种重点产品产量居全国前三位,40余种产品居全国首位。
那么,山东最擅长制造什么?
透过山东规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看,山东制造呈现鲜明的重工业属性、农产品属性,优势产品多集中在石化、钢铁等重工业领域以及原盐、啤酒等食品制造领域。
而过去五年,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战略下,纺织、水泥、印刷等低端、高污染高耗能产品产量在逐步下降,化工领域相关工业品产量还在稳步上升,同时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布局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距离成为上规模的产业集群尚需时日。
1
根据2022中国统计年鉴,山东2021年烧碱产量1044.44万吨,位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总产量26.8%;
机制纸及纸板产量2473.86万吨,位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总产量18.2%;
大中型拖拉机产量19.38万台,位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总产量47%;
原盐产量1154.81万吨,位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总产量20.2%;
啤酒产量461.32万千升,位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总产量12.9%;
水泥产量16580.41万吨,仅次于广东,位居全国第二;
此外,山东生铁、粗钢、钢材、平板玻璃等钢铁制品,以及纯碱、乙烯、 *** 等化工产品产量同样居全国前列。
可以看出,山东最擅长制造的工业品主要集中在工业原材料、生产通用类设备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山东培育了一大批国内甚至国际领先的领头企业。
在石化领域,山东自1992年以来化工产业连续30年稳居全国之一,产业规模一度占到全国1/5。作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山东化工产业加速转型,淘汰落后产能,向高端化发展。
据企查查数据,山东有20242家石化相关企业,数量全国之一。
山东石化企业还是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石化企业500强等榜单的“常客”,龙头引领地位突出。
202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山东至少有山东能源(23位)、万华化学(179位)、东明石化(201位)、利华益集团(232位)、京博控股(326位)、海科控股(327位)、金诚石化(365位)、富海集团(381位)、恒源石化(413位)、齐润化工(425位)、齐成石化(428位)、汇丰石化(487位)、鲁清石化(488位)、金岭集团(496位)等14家石化企业入围,占上榜山东企业总数近三成。
在钢铁领域,山东是全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钢材品种齐全,22大类钢材品种中,山东企业占有19种。截至2020年底,山东省钢铁产量7994万吨,居全国第三位,实现产值约5000亿元。
据企查查,山东共有钢铁相关企业2895 家,数量全国之一,其中包括山东钢铁、泰山钢铁、济南钢铁、莱芜钢铁、日照钢铁、青岛钢铁、永锋集团、九羊集团、石横特钢、鲁丽钢铁等龙头企业。
根据2022中国企业500强榜,山东至少有山东钢铁(98位)、日照钢铁(299位)、永锋集团(268位)、鲁丽集团(386位)、石横特钢(420位)、泰山钢铁(427位)、九羊集团(432位)、济南钢铁(499位)等8家钢铁企业登榜。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石化还是钢铁,均是国企和民企齐头并进的局面。
在石化领域,既有山东能源、万华化学这样的国企巨无霸,也有东明石化、山东京博控股集团这样的民企巨头。
比如,在2021中国民营石化企业百强榜中,山东36家企业上榜,数量全国之一,其中东明石化、利华益集团、海科控股、齐润化工位居前十。
而在钢铁领域,既有山东钢铁、济南钢铁这样的国企,也有日照钢铁、泰山钢铁这样的民企。
这充分证明,国企和民企并不是厚此薄彼的关系,相反应该是相得益彰、互为依存。
在啤酒制造领域,山东拥有啤酒制造企业343家,居全国首位,其中青岛啤酒无疑是山东啤酒制造产销之王。
在造纸业领域,山东拥有造纸业相关企业10248 家,居全国首位。
根据202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晨鸣纸业(246位)、华泰集团(310位)、太阳控股(368位)3家造纸企业入选。
在原盐制造领域,山东是中国传统产盐大省,原盐制造集中于潍坊、泰安等城市。目前,山东原盐产能在中国同行业中“三分天下”,海盐年产量更是超过全国海盐年产量七成。
2
过去五年,是山东省“腾笼换鸟”、大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战略的五年,是山东奋力补足新兴产业短板、培育新能源汽车以及虚拟现实、元宇宙、芯屛产业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五年。
那么,在过去五年,“山东制造”是否出现了大洗牌?山东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发生了哪些变化?
山东纺织、服装制造产品产量出现大幅下滑。
纺织产品方面,纱产量由2017年的876.8万吨下降到2021年的375.5万吨,布产量由121.1亿米下降到41.9亿米,毛机织物产量由8798.4万米下降到3703.5万米,亚麻布产量由1542.3万米下降到802.3万米。
服装产品方面,服装产量由279320.7万件下降到200105.1万件,羽绒服、西服套装、衬衫、针织服装等品类产品产量均出现大幅下滑,其中西服套装产量由4543.4万件下降到853.6万件,衬衫产量由3871.4万件下降到1979.2万件,羽绒服产量由2053.3万件下降到972.6万件。
在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中,棉纺纱产业优势突出。2018 年,山东棉纺纱产业占纺织产业收入的比例高达80.6%,是山东纺织产业的绝对主体。
棉纺纱产品主导的格局,使山东纺织产业长期面临利润率低的局面。而近年来成本更低的新疆和东南亚进口纱线进入中国市场,加剧了山东纺织产业的下滑。2019 年,山东省纱线产量353.4 万吨,在连续多年位居全国之一后,首次排名第三。
以头部企业魏桥创业为例,其纺织板块主营业务坯布、棉纱和牛仔布三大类产品,产量自2011年起便开始走下坡路。
2014年,魏桥纺织棉纱产量跌破40万吨,之后产量稳定在30万吨—40万吨之间,与2010年72万吨的年产量相差甚远,2022年,公司棉纱实现收入45.56亿元,同比减少13.89%,实现产量38.9万吨,同比减少5.4%。
砖瓦、花岗岩板材、大理石板材、混凝土排水管等产品产量也出现了大幅下滑。
砖产量由2017年的297.8亿块下降到2021年的52.2亿块,瓦产量由12.9亿块下降到0.4亿块,大理石板材由1000.1万平下降到456.8万平,水泥混凝土排水管由21192.7千米下降到3663.3千米。
这很大程度是因为,砖瓦窑、水泥行业属于高污染、高耗能行业。
在环保压力及新旧动能转换战略下,过去五年山东省大范围开展砖瓦窑行业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枣庄、济宁、德州等地密集关停、整治、转产一批企业,产品产量降低。
此外,砖瓦窑、水泥、大理石板材等产品与建筑、房地产行业关联密切。随着全国房地产行业下行、建筑工业化的铺开,砂浆砖瓦产品需求量减少,产品产量下降。
与此同时,纺织服装、建筑材料等产品产量下滑,还导致了相关制造设备产量的下滑,如棉花加工机械、水泥专用设备等设备产量均出现下滑。
此外,饲料生产专用设备、矿山专用设备、印刷专用设备产量也出现下滑。
饮料酒的制造方面,白酒、啤酒、葡萄酒产量在过去五年均下滑。
3
如果说纺织、水泥、印刷等低端、高污染高耗能产品产量下降,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腾笼换鸟”、加速退出落后产能的必然,那么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产品的变化,则是山东新动能培育的“试金石”,折射山东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稍显意外的是,山东大力培育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等产业,还没有迎来真正的大规模爆发,像手机、汽车、显示器等产品产量不增反降。
其中,手机产量断崖式下滑,由2017年的5041.5万台下降到了531.6万台,跌幅达到了9成。
数据显示,山东手机产量自2017年起便出现大幅下滑,2014年至2016年,山东手机产量在6000万台以上,2017年跌落至5041.5万台,2018年3254.1万台,2019年仅有1177.2万台。
山东手机制造以代工非智能手机为主的企业浪潮乐金(占全省手机产量的70%)为主,而浪潮乐金成立于2003年,为韩国LG电子与浪潮集团共同投资设立,主要从事手机的生产制造,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数据显示,浪潮乐金在成立5个月后生产的CDMA手机销售量便达25万台,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5%左右。2018年,浪潮乐金实现净利润12.74亿元,在山东出口百强企业中排名第11位,成绩十分优异。
2019年,公司净利润大幅下降91.89%,仅为0.85亿元,公司外贸进出口7.6亿美元,在全山东出口百强企业中排名落至第22位。
当苹果、华为等智能手机成为主流,浪潮乐金的衰落成为必然。浪潮乐金产量逐年下降,对山东手机制造也带来了严重冲击。2021年4月,韩国LG电子召开理事会,正式宣布停止其手机业务,浪潮乐金由浪潮集团接盘。
汽车制造业方面,汽车产量由2017年的140.3万辆下降到了2021年的107.3万辆,其中轿车、载货汽车产量均下滑,轿车产量由2017年的12.8万辆下降到2021年的6.8万辆,载货汽车产量由79.6万辆下降到71.6万辆。
一方面可能跟部分布局低端的新能源汽车基地关停有关;比如北汽新能源青岛产业基地2019年产能曾提至35万辆,但在2020年出现了断崖式下跌,直到2022年处于停工停产阶段
另一方面,山东汽车制造业中载货客车、重卡等重型汽车,受到经济增速放缓、行业周期等影响,也出现了下滑。
山东正通过发力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补足汽车制造短板。
比亚迪济南新能源乘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奇瑞青岛超级工厂、长城汽车日照生产基地、山东宝雅一汽吉林新能源汽车基地等多个新能源汽车制造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让山东在全国汽车制造业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2023年一季度,山东汽车产量达到47.17万辆,一举反超上海,位列一季度全国汽车产量第三名。
2022年1-5月,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0万辆和9.9万辆,占全国新能源汽车比重分别为4.8%和4.9%。其中新能源商用车产量为1.2万辆,占全国新能源商用车的13.6%,新能源乘用车依旧是短板,仅有8.8万辆,占全国新能源乘用车产量0.42%。
根据山东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在“十四五”期间,将重点突破动力电池及系统、电驱动系统、整车控制系统和核心原材料等关键技术,大力发展高效电机、自动变速器、关键液压件、精密减速器等动力装备。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具备规模化国际供给和配套能力。
4
过去五年,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山东原材料为主的工业产品发挥了压舱石作用,同时在新旧动能转换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半导体分立器件产量增长迅猛。
作为化工产业大省,山东烧碱、乙烯、纯苯、 *** 、盐酸等产量过去五年均上升。
其中,烧碱产量由897.2万吨上升至1044.44万吨,乙烯产量由102.6万吨上升至261.5万吨,纯苯产量由77万吨上升至162.1万吨。
化工产品产量上升,背后是万华化学、东明石化、京博集团等龙头企业投资建设的一批大项目。
与此同时,一批化工产业大项目密集开工建设,为产业发展积蓄后劲。
总投资超千亿的4000万吨裕龙岛炼化一体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建成后,将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高端石化、新材料和高端制造业产业集中区,致力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在设备制造方面,混凝土机械、压实机械、挖掘、铲土运输机械、包装专用设备、金属冶炼设备、金属轧制设备、收获机械、大中型拖拉机、减速机、风机等产品产量增长显著。
山东重工业优势突出,传统装备制造业量大面广,门类齐全,占据装备工业产值70%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占到全国的1/10,发动机、拖拉机、铲土机、挖掘机、大型锻压设备、压实设备等机械产品产量常年位居全国首位。
过去五年,山东设备制造优势进一步放大,包装专用设备产量由7632台上升到15405台,挖掘、铲土运输机械由117097台上升到187754台,混凝土机械由14570台上升到58167台,金属冶炼设备由47520.8吨上升到73561.5吨,大型拖拉机由25438台上升到51222台,中型拖拉机由91920台上升到142574台,收获机械由50558台上升到74615台。
家具制造业、家电制造业是山东省优势产业,过去五年产品产量同样迎来增长。
具体来看,家具产品产量由2017年的3310.2万件上升到5341.1万件,其中木质家具、软体家具、金属家具均实现上升。
山东家具生产总值居全国第二位,在产值、数量、出口额等方面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其中实木家具优势突出,主营业务收入占山东家具业总量的50%以上,拥有青岛一木、山东欧克等龙头企业。
家电产品中,增幅更大的是灯具等照明装置,产量由2017年的439.9万套增加到7389.7万套,增幅显著。
洗衣机、电冰箱、冷柜、空调、电视机、热水器、油烟机等家电产品产量也实现增长,其中洗衣机由627.2万台增长至734.8万台,冰箱由821.4万台增长至888.8万台,冷柜由535.1万台增长至781.9万台,空调由1004.6万台增长至1207.8万台,电视机由1704.4万台增长至1986.7万台。
不过,小家电产品电饭锅产量却出现下降,由106.1万个下降到46.8万个。
在半导体领域,集成电路由0.18亿块激增到37.99亿块;其中,集成电路生产制造的主要器件,半导体分立器件产量五年间增长显著,由264.9亿只增长至651.8亿只。
半导体分立器件,泛指半导体晶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及半导体特殊器件,是半导体产业的分支之一。通俗而言,没有封装成集成电路的器件统称为分立器件,主要包括功率二极管、功率三极管、晶闸管、MOSFET、IG *** 等。
长期以来,山东省面临着“缺芯少屏”的发展困境,半导体产业水平不强。集成电路、半导体分立器件产量大幅增加,意味着山东半导体产业势头正起。
尤其是济南、青岛等城市,将芯片、半导体产业作为“一号产业”,纳入地方发展规划,接连引进了一批芯恩、惠科微电子、比亚迪、富能等半导体产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