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大学的时候,老师说学哲学的人不会太痛苦,凡事都能处理得很好。工作之后,有位学哲学的同事说,学哲学的人一般啥事都看得开,不会太钻牛角尖。一直以来,哲学在我看来,都是很高大尚的一种学科。
终是静下心来,找了几本书来看。一本是叔本华的,一本是罗素的,现在正在读荣格的谈人生信仰。
特别喜欢这本书封皮上的一句话:寻找一位巨人的肩膀,就能站在更高处理解人生。
结果,这三本书看得似懂非懂,有时感觉云里雾里。说读不明白,好像又有点明白,说明白吧,又表述说不出来,大概也只能就字面意思明白一些吧。
02
无论读哪本书,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并没有从字里行间中读到快乐,更多的他们是对人生的思考,对人生意义的探讨,还有对独特的个体——人的心灵的思考,不知这类思考能不能归为心理分析一类的。
最近读了《荣格谈人生信仰》一书》,书中大量讲述了"梦"故事,有的描述的是作者自己做的梦,还有他的幻想,有时描述的是他的病人的那些梦,大量篇幅分析梦的意义,有补偿作用,有预警征候等作用。
03
结果,昨晚自己又梦见了大学的同学,哦,以前梦见过,这次梦见了水,梦见了树木,梦见了船,乱七八糟的,仿佛进入到了小说中一样,还有悬崖,醒来时回忆一下,仿佛还能成为一个故事,现在写的时候已经记不清了。
脑子乱乱的,以前做梦,不会去想梦的意义,顶多梦见逝去的人,感觉有点不舒服而已,但很快能说服自己脱离不舒服的状态。
而现在,正在读荣格的书,反而会去想这个梦的意义!是补偿还是征候?
04
想想自己读的这三个人的性格,看的是网上的介绍,叔本华不怎么合群,还有点刻薄,荣格自己治好了自己的神经功能症,他经常做梦,出现幻像,感觉也就罗素更普能人一些吧!
大概只有不普通,有特性,才能独立思考,才能与众不同,也才能写出不同的思想来吧!
哦,看他们的书没有直觉上快乐的感觉,大概读完之后,拓展了思维,同一事物,看到了不一样想法吧,如果说影响,那就是有时无事可做时,会想想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忘记了从哪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大意是说哲学家们大都是不快乐的,因为别人沉浸在快乐中时,他们总在思考快乐背后的原因或意义。
快乐不快乐只有自己知道,别人看到的都是表象罢了。
哦,还是读励志类的更让人振奋一些!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能在更高处理解人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