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资产收益目标是指预算管理部门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中短期计划,结合企业各项预期目标而拟定的年度经营终极目标。
各预算责任部门在此基础上按照分类事项,并列进行项目的标准及规模预测,编制各项目预算;预算管理部门汇总、编制企业计划期年度经营计划、投资计划和筹资计划等,并在各项目预测的基础上进行财务预测,确定年度经营活动收益目标预测和现金活动目标预测。
一、目标评价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净资产收益目标实质上应该是经营收益、资产营运、杠杆利用和现金流动共同作用下的一个综合性指标。直接受产品竞争能力、企业市场拓展能力、资产营运能力、企业融资能力等因素的影响;间接受企业的经营策略、管理理念/模式、营销政策、经济实力等因素影响,任何一项因素的变动都会给企业的经营目标造成重大的影响。
为了能更准确的预测计划期的经营收益目标,不仅需要综合考虑企业实际,还应与行业标杆收益率目标进行比较,查找差异成因,寻求解决方案,力求达到或超越预计的净资产收益目标。
企业将初步预测的净资产收益率与计划的收益率目标进行比较,如存在差异,采用杜邦分析法,对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因素进行逐项分析,找出症结。重新论证各项目目标的设定标准、规模预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通过调整预算项目设置、产品生产成本标准、经营固定费用标准、资产营运指标指标、营销策略等,改变预计收入和成本费用规模,增加经营收益。再通过多渠道筹资方式,调整资本结构,利用财务杠杆作用,提高净资产收益水平,力求达到或超过预计的净资产收益目标。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影响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可量化财务指标主要是销售净利润率(生产经营活动盈利能力)、总资产周转率(营收规模能力)及权益乘数(财务杠杆利用能力)等,通过对上述财务指标值的调整可有效的改变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值。即通过调整营销政策或其他,致使销售收入规模发生变动,造成经营收益规模变动,进而影响净资产收益水平;通过调整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标准,致使经营收益水平发生变动,造成经营收益规模变动,进而影响净资产收益水平;通过调整筹资方式或资本结构,造成净资产规模变动,进而影响净资产收益水平等。
二、目标分析与调整
正常情况下,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数值不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即≧6%。如果企业初次测算的净资产收益率<6%或者低于预计资产收益率目标,企业应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和财务杠杆利用进行逐项分析,查找原因,根据差异情况重新调整经营活动计划、营销策略或项目(成本费用标准)标准/规模,力求达到预计的净资产收益率目标。
1、资产营运目标调整
收入是利润之源,收入规模的大小是影响企业经营收益的首要因素。一般情况下,预计的产品生产变动成本标准是通过多轮论证确定下来的,压缩空间有限;固定生产成本是维持产品生产的最基本保障,减压风险大且空间较小;销管费用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基础支出,属于保障性费用,由于其具有行业强制性(别人都有,我们也必须有)特性,其费用项目设置及标准一般比较固定,压缩空间较小。
在销售成本率、期间费用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可通过提高销售收入的方式,增加经营收益规模,进而提高净资产的收益水平。即通过调整资产营运能力,加快资产周转速度,减少资金占有,将结余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增加销售收入规模,来实现净资产收益率的预计目标。
调整措施:主要是通过调整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的周转率,减少其资金占有,将营运资金更大限度的用于扩大再生产,提高营运资产和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进而提高经营活动的营收规模。
量化财务指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等。
(1)存货周转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产品生产周期、产销契合能力、营销能力和市场环境等。通过调整营销策略/产品定位、研发费用投入等,进而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改变产品的生命周期构成和提高产销契合程度。
通过调整提高产成品存货的周转速度,减少产成品库存成本;优化/改善生产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材料及半成品的周转速度,减少原材料及半成品的库存成本等。存货平均库存数量降低,资金占有也相应减少,企业可以将有限的营运资金运用到生产经营的扩大再生产中。
(2)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客户质量、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营销策略和市场环境等。通过调整经营策略/营销政策,明确企业市场定位等,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改善客户质量。
通过改善客户结构,整体提高客户质量,压缩了回款信用期限,提高了销售收现规模;增强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产品性价比,减少赊销规模,降低期末应收账款规模。应收账款存量降低,资金占有也相应减少。
(3)固定资产周转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生产性固定资产性能、产能利用等。通过调整固定资产规模,采用租赁或售卖的方式,将落后的产能进行处置,在获取相应收益的同时,减少固定资产资金占有,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固定资产规模降低,资金占有也相应减少。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