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来,养猪行业发展迅猛,养猪技术和设施设备不断推陈出新,生猪出栏数基本满足了广大市场消费者的猪肉及肉制品的需求。猪的家和睡的地儿也是越来越好,从农村放养、圈养到现在带空调的房和高级床。
七舍也见证了这个过程,云南最早的猪场都有带运动场,专业课本里猪舍设计也是这么讲的,每栏猪圈和配套运动场面积还根据养猪数量,每头猪占地多少平米设计修建。80年代末云南猪场陆续开始出现了母猪限栏和母猪产床这种新型母猪饲养模式,而且价格还不便宜,当时我们一年的工资才够卖一个母猪限位栏,感觉好高大尚。
这就是整个养猪行业母猪饲养模式的改变历程。目前几乎有点规模的猪场都在使用母猪限位栏,最早还都是从国外进口来的,现在国产的已经很普及,成为科学养猪设备的标签之一。
为什么要用限位栏?
随着规模猪场的不断发展,养猪技术越来越精细,考虑诸多因素让怀孕母猪有更好的生产表现,使猪场有更好的养猪效益和效率而研制出来。
母猪限位栏长宽尺寸大概在220×60厘米范围,实际尺寸根据猪只体型大小有所不同,材质使用镀锌管等,具有防腐防潮功能,配有单独的自动饮水嘴和饲料槽,地面处理为半漏缝或全漏缝,可以用水泥板或铸铁板。
母猪限位栏有如下优点:
减少劳动强度和时间:喂料在同一条线上,饲养员在走道上可以轻松投料到料槽里,猪只可以自动饮水;漏缝板能节省清理猪粪尿的人工时间;方便观察、打针、转群等。
干净、干燥、卫生:更大程度减少猪粪尿对母猪睡觉地方的污染,饮水也不会随地都是,专用的料槽减少散落在地面的概率,比大栏群养更能提供母猪好的环境。
利于母猪生产效益:母猪过肥导致胚胎不容易着床,通过单独饲喂可以有效控制,母猪怀孕前期容易因为争食、打斗等行为造成流产,限位栏能避免这些不利因素,提高母猪产仔数及仔猪出生重。
利于控制母猪膘情:母猪膘情影响仔猪出生体重和生产性能,需要保持合格的体况和背膘厚度。限位栏饲养就能够根据猪的体况来增减饲喂量,条件好的可以采用半自动或全自动喂料系统,更好的避免人工操作失误带来的影响。
增加饲养密度,减少占地:群养模式需要考虑母猪采食区、休息区和排泄区及福利。不带运动场时每头母猪至少占地约3平米,农村散养会更多;限位栏面积不足1.5平米。
从以上优点可以看出,怀孕母猪限位栏为规模化猪场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特别在母猪精准饲喂和较少劳动强度和时间方面。
限位栏饲养模式并非完美无缺
凡是动物,与生俱来的天性就是喜欢运动,家养动物也是如此。阳光、空气是大自然更好更便宜的赠予。由此可见,限位栏饲养模式更大的缺点就是有悖猪的天性。
怀孕母猪在限位栏内只能站立或者躺下,从怀孕开始到产前7天一直在里面,然后进入产房,也要在面积相同的母猪产床内待大约一个月,断奶到返情配种转群在大栏待7天,之后重复循环直到母猪被淘汰为止。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限位栏有点像源于日本的胶囊旅馆床位。七舍有个师兄在日本,听他说到过日本的胶囊旅馆,现在一些国内大城市也有了。
“胶囊”床位长宽高分别是2×1×1.25米,一个身高1.80米的成年人躺下翻身是没问题的,坐起身来也不会碰到头。—来源百度。
再好的猪舍环境比不上自然的阳光和空气,初期的猪舍带有运动场,怀孕母猪可以在猪舍内外两个空间自由活动,酷暑或寒冷天气也不怕,运动场和猪舍之间有小门控制。这样的环境,母猪疾病和亚健康状态会减少很多,使用年限增加,所谓健康养猪的条件之一就有符合猪只天性这一条。
七舍原来也认为使用限位栏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猪模式,近几年开始有点动摇这种想法了。还不单是动物福利的问题,现在猪病越来越多,除了引种、高密度饲养等原因外,和这种饲养模式是不是有着很大关系呢?
业内人士关于限位栏的看法
实际上业界内早已经对这种饲养模式提出质疑,国外采取的动作更大。
美国已有八个州通过立法规定,禁止母猪妊娠限位栏的使用。此外,北美更大的两家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和枫叶集团也相继宣布,到2017年完全淘汰母猪妊娠限位栏。欧盟则在2013年完全取消限位栏饲养母猪制度。---来源今日头条搜索
国外养猪业的立法主要考虑点是动物福利,国内也有人建议,猪场在母猪怀孕前期约30天内,使用限位栏安胎保胎是可以的,然后按同期母猪分群进行大栏群养,但大栏群养母猪头数不宜超过4头。对于家庭小规模猪场,只要场地允许,同样可以回归到传统带运动场的群养模式或者少量限位栏加大栏饲养模式。
或许是考虑到限位栏饲养母猪模式的缺点,又考虑母猪精准喂料和体况维持的矛盾,又研制出一种新的怀孕母猪饲养模式,那就是母猪电子饲喂站,七舍最早接触的是大荷兰设备,现在国内也有一些自己生产的设备厂了。
母猪饲喂站回归怀孕母猪群养,通常以20-50头的母猪群体为一个饲养单元,通过猪只耳标自动识别系统识别母猪身份,自动给予母猪的饲喂量,同时全程建立母猪的档案,实时母猪怀孕、疾病和疫情等监控。母猪电子饲喂站的使用效果褒贬不一,对技术工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目前还没有普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