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具有个体大、成熟快、出肉率高、营养需求低、抗逆性强等优势特点。但将传统模式的饲养直接套用到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中则会导致对虾发病、种质退化甚至污染水体,不仅使养殖者的效益走下坡路,还会对生态环境、经济环境都造成不良影响。这些问题的出现警示着优化虾的养殖、提升产出效益必须立即落实。
一、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现状
南美白对虾在传统养殖区域经历了多年的摸索实践,已初具规模,逐渐掌握了养殖必需品和管理、饲养技术。虽已进入大规模高密度的养殖,但如今养殖状况令人堪忧,近年来的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的成功率很低,只有20%到30%的养殖者成功实现了传统的池塘养殖模式。养殖的高风险使原有养殖者数量不断退出或缩小规模,新的养殖户往往也是多数处于观望或浅尝辄止;没有养殖者的激励,相关的饲料企业、鱼虾药品厂也受到了影响。这种市场低迷、空塘普遍、投苗率低的现象不仅难以挽回颓势,更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长久下去可能导致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破碎化和边缘化。
二、探究养殖效益低下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1.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效益低下的原因
多种虾的养殖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池塘养殖模式的转变和技术的提高。
(1)未妥善进行种源转型。许多养殖者在选用种虾时缺乏了解,多选用国产亲虾作为种虾进行养殖。国产亲虾是从规模化养殖的商品虾中挑选培育出来的,它因多代繁殖后生产性状有所退化,生物安全也不能完全保证。加上我国在虾苗繁育工作上仍有一部分工作不规范、人员素质不够高、重利轻质使用人工饵料而非天然生物饵料的缺陷,这也直接地影响了虾苗的质量。
(2)虾苗培育是对虾养殖的难点。虾苗的生命脆弱,生长期间要经历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幼体、仔虾等不同阶段,不同的阶段对应对应的内外构造、摄食习性、运动方式等都有着较大差别。这样的生物特点决定了虾苗繁育的困难性。
(3)养殖环境存在问题。虾是一种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动物,但在各项产业生产发展中很多危害环境的行为屡禁不止,滥用药物、污水直排等做法导致养殖水环境变差,引起微生物性病原的大量繁殖;不能及时清理养殖水、排出塘底淤泥也危害着虾的养殖条件,导致虾患病死亡。然后继续养殖新虾苗,久而久之彻底破坏了虾的养殖环境。
(4)养殖模式老旧。许多养殖者仍沿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养殖模式,单一品种的重点养殖并不适合用于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中,解决水质污染物或致病菌不能通过一味地滥用药物,过度用药只能导致生态失衡。养殖者应多学习、尝试新的养殖模式,如鱼虾混养或排污力强的高位池养殖模式。先进的养殖模式不仅易于监测虾的生存状态,还能降低虾病发病率,调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5)饲养 *** 不当。虾苗幼体肝胰腺及肠道尚未发育完全,错误的饲料选择、投喂 *** 以及时间都会对虾的养殖造成伤害。虾饲养前期不可过分投喂高蛋白饲料,此时过多地使用高蛋白饲料会增加虾体负担,抑制其发育,严重时会导致虾死亡。另外部分养殖户为降低成本,使用低档飼料,不利于对虾生长。
(6)养殖人员专业水平不足。有些养殖者的养殖技术不到位,或者缺乏学习或者听从错误引导,不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分析,使用错误的养殖 *** ,最后只能是失败和亏损。
2.改变养殖效益低下的办法
(1)提升养殖技术。全面掌握提升对虾养殖技术,首先建立良好的养殖环境,应选择周围环境应安全健康、极端天气极少的地点设置养殖区,加强底排水和底增氧设施建设,配备相应的蓄水池和消毒池,保证养殖水能时活时新。其次确定合理的养殖密度,选择优质的虾苗开始饲养,定质定量定时地投喂饲料,辅之以适当的投喂 *** ,满足虾的生长需求,减少浪费和对水质的污染。最后密切注意虾的健康程度,善用微生物制剂等调控水质、保持水体,防控应激性伤害,治疗感染性伤害,做到控病早、治得好、伤害小,保质保量地完成南美白对虾的养殖。
(2)优化养殖模式。更新对虾养殖的模式,高效养虾事半功倍。纵使是养殖状况不容乐观情况下,大棚工厂化养殖模式仍被快速推广开来。这一养殖模式加强了对现代化工业手段的利用,实现了高效的池内环境控制,很好地为南美白对虾创造了适宜的生长条件,使单位质量和产量所创造的经济价值达到更高。大棚工厂化养殖有着节省成本、隔离病害等优势。这一模式十分适合山东及环渤海沿海地区应用,大面积可使用的土地外加已有较多生产工厂化的经验,工厂化养殖必能成为提高效益的突破点。
改善单一的养殖模式,如将白鲳鱼或鲤鱼和南美白对虾混养,达到彼此间互利互补,帮助净化养殖水、清除病弱虾,大幅降低了虾病发病率,提升了虾的体制。资金技术有保障的前提下开展温棚养殖,加入冬季对虾市场,实现全年创收。
三、结语
南美白对虾是世界三大经济虾种之一,做好其养殖工作,自然能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并在世界市场上挣得一席之地。从建池、育种到饲养、管理全面提升对虾的养殖技术;优化更新对虾养殖模式,用生态保护代替药物防治;拓宽销售渠道,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价值,开发更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