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导的十大食物安全事件连载之四十三:多宝鱼事件(2)
蒋高明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孔雀石绿粉墨登场
“拔出萝卜带出泥”,在多宝鱼事件中,又一神秘的化学名称进入了公众视野——孔雀石绿。孔雀石绿,徒有个美丽的名字,它与矿物孔雀石无任何关系,是一种颜色像孔雀石的化学物质,对其化学成分和危害后面还要介绍。2005年6月,湖北、河南、辽宁等地的养鱼场和水产品批发市场、养殖场中都发现了该神秘化学物质。在水产养殖中,很多渔民仍然用它来预防鱼的水霉病、鳃霉病、小瓜虫病等;在运输过程中,为了使鳞受损的鱼延长生命,鱼贩也常使用孔雀石绿。孔雀石绿不仅出现在多宝鱼中,在其他海产与淡水养殖品中,都发现了它的影子。简要过程如下:
2005年3月8日,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产检疫队在渝中区西三街水产交易市场查获600多只含有致癌药物孔雀石绿甲鱼。
2005年6月5日,英国食品标准局在英国一家知名的超市连锁店出售的鲑鱼体内发现“孔雀石绿”。有关方面将此事迅速通报给欧洲国家所有的食品安全机构,发出了继“苏丹红1号”之后的又一食品安全警报。
2005年7月7日,国家农业部办公厅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发了《关于组织查处“孔雀石绿”等禁用兽药的紧急通知》,在全国范围内严查违法经营、使用“孔雀石绿”行为。
2005年8月,香港有关部门一连两天在市面抽验29个淡水鱼样本进行测试,当中25个进口淡水鱼样本中,10个证实含有可能致癌的“孔雀石绿”。
2005年11月,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公布的食物最新测试结果显示,“某金钱”牌金奖豆豉鲮鱼和某竹牌豆豉鲮鱼等三个食物样本被查出含有致癌物“孔雀石绿”。
2006年11月17日,农业部确认,山东省3家企业,在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了氯霉素、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等违禁兽药。
2006年11月28日,成都市水务局先后在成都市某水产市场,某国际超市等市场和两个养殖基地,抽取10个桂花鱼样本(其中市场环节6个)送检,发现3个样本检出禁用渔药霉氯素和孔雀石绿残留。
2006年11月底,香港地区食环署食物安全中心对15个桂花鱼样本进行化验,结果发现11个样本含有孔雀石绿。该署呼吁市民暂时停食桂花鱼。
2007年4月,山东省日照市某养殖企业起诉台湾某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在山东青岛的独资企业青岛统一饲料农牧有限公司生产的饲料产品“孔雀石绿”超标,并要求赔偿750万元人民币。
2007年9月,广东三水区农业局协同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对三水区养殖户和水产孵化场专项检查发现,个别水产养殖户仍存在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渔药“孔雀石绿”,检查人员对这三宗违法使用“孔雀石绿”事件进行了查处。
2013年5月1日,广东佛山试行水产品产地标识准入制,对桂花鱼、生鱼、黄骨鱼三种价格较昂贵的鱼类配上“身份证”,即追溯码,可以查到具体的鱼塘。该规定试行3个月中仍有2个月查出鱼体中的孔雀石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