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过后,气温下降,此时阳光明媚,微微北风吹过,蚊蝇等消失后,正是渔民晒甜鱼的好时节。在青岛延绵不断的山海之间,藏着不少天然的“晒鱼场”。西海岸新区的琅琊台、小珠山和大珠山,胶州湾和崂山、鹤山、巉山等沿海一线,均是冬日绝佳的“晒鱼场”。当地渔民摆开阵势,将处理好的各种海鱼运抵屋顶,用北风和阳光,去完成甜鱼美食的蜕变过程。
11月13日,阳光格外温暖,虽然海边风力不小,但在即墨区鳌山街道办垛石村,风力却变得温和了许多。原来,垛石村三面环山,海上的大风会在这里拐弯变弱。垛石村常年光照充足,特殊的地理环境让这里成了极佳的天然晒鱼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垛石村村民就开始在房顶和屋前屋后晾晒着各种海鱼。记者走进垛石村后,空气中便飘来一股淡淡的鱼腥味,来到村里最早一批“晒鱼人”孙成谭家的屋顶上,映入眼帘的便是密密麻麻摆放的各种甜晒鱼。记者站在屋顶放眼望去,各家各户的屋顶都是一幅幅“晒鱼丰收图”,和远处的鹤山风光交相辉映,让人感觉到质朴无华的美。
今年50多岁的孙成谭介绍,他一直传承着祖辈传下来的甜晒鱼技艺,现在甜晒鱼的品种达到了30多种。其中以鲅鱼、鮟鱇鱼、七星鳗鱼、金丝鳗鱼、鼓眼鱼、青板鱼、老板鱼等较为常见。加工好的甜晒鱼根据品种、大小不同,价格也不一样。一年下来能晒20多万斤甜晒鱼,大多销往青岛本地,产品供不应求。凭借这门手艺,老孙和妻子一干就是几十年,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孙成谭说,“甜晒鱼”的叫法是山东沿海地区、特别是青岛渔民的一种统称。“甜晒鱼”并不是放糖,而是放盐后经自然风干的干鱼产品。晾晒好的鱼表面干、里面嫩,吃起来口感筋道、味道咸鲜、别有风味。
垛石村晒鱼用的是纯手工制法:首先将鱼的表面简单冲洗,把鱼肚剖开剔除内脏,均匀地搓上适量的食盐;待鱼腌渍好后,再用山中井水洗净并开始晾晒。为了能快速晾干,每个架子都是朝着太阳方向倾斜摆放。经过几天的晾晒,一条条鲜美的甜晒鱼便完成了。
在青岛人的记忆中,甜晒鱼都会以独特的风味端上冬日餐桌。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