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只滑溜溜、黄黑色的鳗鱼,在泥潭里不停地扭来扭去,尽管周围都是干涸的河田和裂开的淤泥,但似乎对于鳗鱼来说,就像是刚从万年的沉睡中醒来一般,它扭动着不甚熟悉的身体,惊讶于这过于明亮的阳光,然后隐约中看见一个小男孩把它一股脑地抓进了一个盛满水的容器里,再然后在晃晃悠悠的摇动中它被倒入了一个更大的深水井里,它想出去却总是左右碰壁,只能每天沿着石缝中透入的丝丝光亮计算着岁月的轮回,却没想到这一过就是150年,原来鳗鱼的受命竟比人类还要长久。
除此之外,鳗鱼还是一个雌雄同体的动物,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鳗鱼如何进行生殖繁衍的奥秘,他们幼年时从马尾藻海一路进入内陆河流中扎根,却又在突然的时刻义无反顾地返游向马尾藻海,
诸如此类,鳗鱼身上总是有着许多令人困惑的神秘,引得无数科学家、探险家追寻他们的身影,可《鳗鱼的旅行》向我们展示的却不仅仅是这样的新奇科普,在鳗鱼的故事里,作者帕特里克.斯文松即将带我们踏上了一段鳗鱼和父亲、自然以及自我的奇妙旅程。
1、鳗鱼和父亲
印象中垂钓鳗鱼的记忆都是和父亲有关的,之一次认识鳗鱼、每个周末和父亲拎着水桶在溪边举着鱼竿,为垂钓而在岸边寻觅各种稀奇古怪的诱饵、在黑夜中瞪大了双眼等待鱼竿清微而急促的振动。以前我不知道父亲为什么喜欢带着我去抓鳗鱼,直到后来当父亲生病,我才从母亲的口中得知,父亲的父亲从小就离他们而去,当班里所有孩子都知道他们的父亲是谁的时候,只有我的父亲不知道他的父亲是谁,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当我降临出世,父亲犹如一个新生儿般兴奋却又慌张无措,尽管他对如何扮演一个好父亲没有任何地参照,但仍却努力笨拙地摸索着他心中的理想父亲形象。
也是因为如此,父亲认为捕捉鳗鱼的时光是和我唯一有机会亲密接触的时刻,他希望那些他曾向往却又体会不到的父爱和亲情,不要在我身上留下遗憾。时至今日,作者的父亲早已离世,但每每回忆起来,首先想到的竟然还是和父亲一起捕捉鳗鱼的欢乐场景和绵绵无尽的父爱,我想作者的父亲已经做到了。
2、鳗鱼和大自然
在唯物主义的世界中,当人类开始成为地球食物链的顶端时,人类就似乎拥有了掌控万物的意识和能力,在人类的观念里,地球万物都无法逃脱在显微镜或实验室下毕露原形,也不会存在任何人类未知或无法解释的秘密,但这种想法在鳗鱼的身上似乎却并完全适用,从亚里士多德到弗洛伊德,从鳗鱼的出生到繁衍,太多不同常理的行为让人们对鳗鱼这种生物抓狂,也让无数人为之着迷。我想可能的原因就是在于,鳗鱼的故事让人类认识到自身知识的局限和狭隘,自认为已经掌控自然的傲慢态度竟如此可笑。除了科学,自然中还有一些东西是未能触及的,可能是一种信仰,可能是一种神话和想象,透过常识蹦出一道小小的缝,要不然,这唯物科学主义的世界该会有多无聊!
3、鳗鱼和自我
切尔.卡森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要真正理解另一种动物,必须能够从它们身上看到一些自己的东西。我想作者已深刻践行了这句话。鳗鱼从出生开始就已经找寻到自己生命的意义,他们不知疲倦地从马尾藻海沿着北大西洋海流奔向几千公里外的欧洲海岸,并完成了它们人生中的之一次蜕变:从柳叶状幼体变成玻璃鳗;之后第二次蜕变已悄然开启,当它们游入欧洲内陆的大小河流并栖息定居,它们逐渐变成强壮的黄鳗;直到有一天,当生命的钟声敲响,它们蒙受命运的感召,踏上了它们生命中最重要也最艰难的返程之路,或许被礁石海浪拍打,或许葬身大鱼之腹,但无论如何都无法阻止他们返程的决心,随之而来的是他们生殖器的发育成熟、消化器官的萎缩消失,而这构成他们的第三次蜕变,也是生命历程中的最后一次蜕变。
这样的鳗鱼是幸运的,因为它们虽然各自返程途径不同,抵达目的地的方式和手段也不同,但它们却自始至终都明白自己的使命和意义,并探索出一条自己独立的道路。我想这也是鳗鱼教给我们认识自我、寻找自我最重要的道理。
*我是牧歌,在这里和你一起品读好书、体验人间冷暖,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如果你一样爱读书、爱生活,关注我的VX公众号“开合心理”,在这里遇见最美的自己。*
后记:其实看完这本书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疲于生活工作琐碎(可能更多是自己时间管理欠妥,真是惭愧),一直未提笔撰写读后感悟,但从读完至今,脑海中仍然会不时萦绕着书中鳗鱼日夜兼程返还、作者和父亲捕捉鳗鱼的场景,遂最终还是写下这篇小小的心得体会,以期自己能长久保存这份触动和起伏。坦率地说,这本书很让我意外,初看以为只是一本科普读物,无非是些老生常谈的鳗鱼构造、生长习性等,于是怀着涉猎的心态翻开了这本书,却未曾想,深入阅读后才发现还是自己太浅薄,这哪里是在说鳗鱼,分明是作者的一本隐晦自传体,在书中可以看到作者的童年、和父亲的相处模式、成年后的疏离和困惑、人生意义的迷茫和探索以及面对死亡时的困顿与思考,而这一切都可以从鳗鱼的那场漫长的旅行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