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癣(tinea manus)足癣(tinea pedis)是皮肤癣菌侵犯掌跖、指(趾)间及掌足侧皮肤,引起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
病因
1、致病菌: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白色念球菌等。
2、传染途径:多数接触传染,如公用足盆、拖鞋、手套等相互传染而得,尤以穿胶鞋、球鞋、塑料鞋者最易发生。
临床表现
(一)水疱鳞屑型
1、是指(趾)或掌跖及足缘发生的厚壁性深在水疱,水疱可相互融合成多房性大疱,破后露出蜂窝状基底及鲜红糜烂面,水疱干燥后呈现领圈状或片状脱屑。
2、剧烈瘙痒
3、易致脓疱、蜂窝织炎、丹毒等继发感染,易引起癣菌疹。
(二) 角化过度型
1、好发于足跟及掌跖部;局部干燥、角化增厚、粗糙脱屑,易发生皲裂、出血,一般界限清楚。
2、一般无痒,可有疼痛。
(三)浸渍糜烂型
1、是指(趾)间尤以第3-4和4-5指趾间多见表现为皮肤浸渍发白,易剥脱、糜烂和渗出。
2、瘙痒难忍。
3、常因搔抓摩擦易继发细菌感染。
实验室检查:真菌镜检阳性。
诊断
手足癣的诊断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真菌检查或培养即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需与掌跖脓疱病、 汗疱疹 、慢性皲裂性湿疹相鉴别。真菌镜检是主要的鉴别手段。
1、掌跖脓疱病
发生于掌跖部位,炎症基底上无菌性脓疱,对称分布,反复发作,真菌检查阴性。
2、汗疱疹:对称性深在性水疱,多见于夏季,精神紧张,抑郁可诱发加重本病,常伴有手足多汗等,真菌镜检阴性。
3、湿疹:一般双侧同时起病,发展较快,时好时坏,手掌可有多处皮损且互不相连,缘也常不明显,发作与季节关系不大。真菌镜检阴性。
治疗
手癣和足癣的治疗以抗真菌、止痒、防止感染为主。
1、内服:伊曲康唑200-400mg/d,1-2w;
特比奈芬250mg/d,2-4w;
氟康唑0.15/W,顿服,3-4次。
2、外用: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选择不同的处理 *** 。
①水疱鳞屑型可选择 *** 性小的霜剂和水剂,外用咪康唑霜、克霉唑霜、复方苯甲酸搽剂、复方雷锁辛搽剂。
②浸渍糜烂型可用3%硼酸溶液、醋酸铅溶液湿敷,皮损干燥后再用霜剂和水剂。不宜用 *** 性大、剥脱性强的药物。
③角化增厚型可用复方苯甲酸软膏、咪康唑霜或10%冰醋酸浸泡。有皲裂者,可加用20%尿素脂,必要时采用封包疗法。 皮损消退后继续搽药至少2周。
预防
1.要注意清洁,保持皮肤干燥,保持足部清洁,每天清洗数次,勤换袜子。
2.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
3.平时不宜穿运动鞋、旅游鞋等不透气的鞋子,以免造成脚汗过多,脚臭加剧。趾缝紧密的人可用干净纱布或棉球夹在中间或选择分趾袜,以利于吸水通气。
4.勿吃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等。
5.情绪宜恬静,兴奋和激动容易诱发多汗,加重足癣。
6.足癣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应避免搔抓,防止自身传染及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