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这个历史评价毋庸置疑。但对于成吉思汗本人的文化水平,却一直存在争议。“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主席诗词中的形容似乎更成了对“成吉思汗是不识字的老粗”这一说法的盖章定论。
但经过史料考证,成吉思汗是一位有文化的军事统帅和政治领袖,其文化水平能够达到“亲览”的地步,而在他治下的蒙古文化事业,也取得了开创性和突破性的进展。
“朕将亲览”的水准之上
大众认为成吉思汗没文化,不外乎是两个原因:一是他征战多年,是个军事天才,一般习武之人在“文”上就有所欠缺;二是元朝异族统治,元世祖忽必烈未入主中原前,蒙古所使用的文字还不是汉语,史料记载本来就少。比忽必烈更早的,他的爷爷成吉思汗时期,所留下的文字记载就更乏善可陈了。
但是随着史料的挖掘和再现,成吉思汗的个人文化水平也得到了验证。
《长春真人西游记》是李志常作为长春真人丘处机的弟子随行,记录丘处机一路西行去拜谒成吉思汗的经历和见闻,翔实可靠。书中曾经记载成吉思汗与丘处机的会面:
上温颜以听 , 令左右录之 , 仍敕志以汉字 , 意示不忘 。谓左右 : “神仙三说养生之道 , 我甚入心 , 使勿泄于外。”
当然,也正是这“勿泄于外”的禁令,李志常并没有将二人具体的谈话内容记录下来。直到1984年,作为《长春真人西游记》的补遗部分《玄风庆会录》被发现,成吉思汗的文化水平才得以有新的史料证明。
传道毕, 上谕之曰:“谆谆道诲, 敬闻命矣 ! 斯皆难行之事, 然则敢不遵依仙命, 勤而行之。传道之语, 已命近臣录之简册, 朕将亲览, 其有玄旨未明者, 续当请益焉。”
耶律楚材“奉敕编录”的《玄风庆会录》,其真实性自然毋庸置疑。成吉思汗命令近臣说:“将我们的对话记录下来,我要亲自阅看。如果遇到不明白丘处机道教真意的地方,还要向丘处机请教。”
试问,如果成吉思汗不识字,又怎么“亲览”呢?如果他的文化水平只是会写自己的名字,仅认识几个字的话,又怎样亲览道家高深要旨呢?那么,成吉思汗“朕将亲览”的实证便能充分说明他并不是个不识字的大老粗,文化水平起码在识文断字之上。
组织创建文字与颁布文法
蒙古族原来是没有自己的文字的,只能靠结草刻木记事。在早期的放牧和征战生活中,蒙古人民使用文字的迫切性并不强。
但是随着成吉思汗铁骑下的版图越来越大,管理问题就被提上了议程。要想政令通达,就必须有文字记录。1204年,成吉思汗征服塔阳汗乃蛮部时,擒获了精通畏兀儿文字的塔塔统阿。成吉思汗不仅命其随侍身边掌印,还让他教授诸皇子蒙古语学习。从此,蒙古族有了本民族的文字——畏兀儿字母蒙古文。
正是有了文字,成吉思汗才能颁布文法和青册,也才有了民族历史的记载流传。在此基础上,蒙古族的之一部成文法《札撒大典》得以颁布,被保存在为首宗王的库藏中。每逢新汗登基、大军调动或诸王会集共商国是和朝政,他们就把这些卷帙拿出来,依照上面的话行事,并根据其中规定的方式去部署军队,毁灭州郡、城镇。
可以说,正是成吉思汗对于文化的重视,我们今天才能看到如此历史悠久的蒙古族文化记载。
采取开明的民族文化政策
成吉思汗并不是一位只懂武力不通文化的莽汉,实际上,在他治理下的蒙古国,文化政策是非常开明的。
一方面,成吉思汗采取了开明的宗教政策。蒙古贵族大多信仰萨满教,在成吉思汗南征北战的过程中,他并没有将自己的宗教信仰强加给被征服的民族,而是容许多种宗教存在,并利用各种宗教为自己的扩张服务。这也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被征服民族的反抗。例如,罗马教皇还多次派使者到蒙古传教,甚至成吉思汗家族还有不少人信仰基督教。
另一方面,成吉思汗非常重视学习其他民族先进文化,尊重各民族有文化、有学识的人。他不远千里请来丘处机传教就是一例。他的文化政策还被写入了法典,在《札撒大典》第33条就有这样的规定:
蒙古人须推崇、尊重不论属于任何民族的谦虚、纯洁、正直、有学识和明智的人。
可以说,无论是成吉思汗本人还是他的施政方针,都不完全是军事化的、粗暴的,反而一直充满了文化的痕迹。统一蒙古、开创伟业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不止会弯弓射大雕。
我是月酿酒,月光酿酒,请君共饮。欢迎关注、点赞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