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过程中,偶尔会发现猪鼻子变形、萎缩、打喷嚏的现象,严重的时候鼻子里会有血流出。有些养猪人不明白是什么原因,其实这是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导致的。并且,此病在各地的猪场中发病率逐渐升高,我们也要加强重视。今天笔者就来给大家讲解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病因、症状以及防治 *** 。点个关注,跟知猪侠学养猪!
病因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的多杀性巴士杆菌共同参与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鼻甲骨(特别是下卷曲)萎缩、颜面部变形、慢性鼻炎为特征。临诊表现为打喷嚏、鼻塞等鼻炎症状,面部变形或歪斜。本病随着养猪生产的工业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能常因带菌母猪排出病原经空气飞沫由呼吸道感染仔猪。由于引起该病的致病菌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 ,可从多种动物及人的上呼吸道中分离到,所以,非猪源性的本病致病菌同样可引发本病。
不同年龄的猪都有易感性,但只有出生后几天至几周的仔猪感染后才能发生鼻甲骨萎缩,较大的猪可能只发生卡他性鼻炎和咽炎,成猪感染后看不到症状而成为带菌者。特别是母猪有病时,最易将本病传染给仔猪。猫、鼠、兔和犬等也可带菌,并能传播本病。饲养管理不良,猪舍潮湿,饲料中缺乏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时,可促进本病的发生。本病在猪群内传播较缓慢,多呈散发性。新发病堵群,从个别发病到全群感染需要1-3年的时间。
症状
本病可在3-4日龄乳猪中发生,表现为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病猪极度消瘦,可使全窝猪发病死亡,而哺乳母猪不发病。
通常见于6-8周龄的仔猪发病。病仔猪先表现打喷嚏和吸气困难,有鼾声,喷嚏后鼻孔流出少量浆液性或黏脓性分泌物,有时带有血丝。少数猪由于强烈喷嚏损伤鼻黏膜而出血。病猪不时拱地、搔扒或摩擦鼻部。经常流泪,以致在内眼角下的皮肤上形成灰色或黑色的泪斑。数周后,少数猪可以自愈,但大多数猪有鼻甲骨萎缩变化。经过2-3个月,鼻和面部变形。若两侧鼻腔的病理损害大致相等,则鼻腔变得短小,鼻端向上翘起,鼻背部皮肤粗厚,有较深的皱褶,下颌伸长。若一侧鼻腔病损严重时,则两侧鼻孔大小不一,鼻歪向病损严重的一侧。个别病例可引起肺炎。病猪生长发育停滞,不死亡而成为僵猪。
病变限于鼻肺和邻近组织,最有特征的变化是鼻腔的软骨及骨组织的软化和萎缩。主要是鼻甲骨萎缩,特别是鼻甲骨的下卷曲最为常见。鼻甲骨的萎缩与感染年龄及是否发生重复感染密切相关。感染年龄越小,萎缩可能越严重。一次感染后不继发感染,萎缩后可再生,所以有些病猪不表现鼻甲骨萎缩现象。
防治
引进种猪时,要了解种猪场的疫情,并对引进的种猪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一旦发生本病,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果发病猪很少,可及时淘汰,根除传染源。如果发病猪相当多,甚至已波及全群,更好采取“全进全出”的措施,将患病猪群全部育肥后屠宰,经彻底消毒后,重新引进种猪。
对存在该病的猪场(群)使用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I相菌油佐剂灭活菌苗进行免疫接种。妊娠母猪在预产期前2个月及1个月各皮下注射l次,剂量分别为l毫升及2毫升,下一胎在预产期前l个月加强免疫l次,剂量为2.5毫升。对非免疫母猪所生的仔猪,在1周龄及3-4周龄各皮下注射1次,有加速清除鼻腔细菌的效果,若能配合滴鼻免疫,可明显提高鼻腔的抗感染力。
此外,还常用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I相菌和产毒素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制成了油佐剂二联灭活菌苗,在妊娠母猪产前l个月注射l次,可使所产的仔猪鼻甲骨萎缩率减少92%-97%。免疫母猪所产的仔猪在4周龄和8周龄各注射1次,未免疫母猪所产的仔猪在1、4、8周龄各注射l次,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
在不能采取上述措施的情况下,只有对全群猪实行药物治疗和预防。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对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敏感,但不能彻底清除呼吸道内的细菌,停药后部分或相当多的猪复发。治疗 *** 如下:乳猪,从2日龄开始每隔1周肌肉注射1次磺胺类药物。磺胺嘧啶,每千克体重12.5毫克;三甲氧苄氨嘧啶,每千克休重2.5毫克,连续3次。或每周肌肉注射l次长效土霉素,用量每千克体重20毫克,连续 3 次。
母猪(产前1个月)、断奶仔猪及生长猪,磺胺二甲嘧啶,每吨料100-450克;或磺胺二甲嘧啶每吨料100克,金霉素每吨料100克,青霉素每吨料5O克;或泰乐菌素每吨料100克,磺胺嘧啶每吨料100克;或土霉素每吨料400克,拌匀饲喂,连喂4-5周。
总结: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在猪场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值得养猪人重视。干净的环境、合适的温湿度以及严格的饲养管理是保证猪群健康的基础,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