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周围同行之间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9月份去不去青岛?”
为什么要去青岛?因为2019亚洲国际集约化畜牧展(以下简称VIV)要开展了。有趣的是同一个时间,青岛还有一场盛会----2019中国国际集约化畜牧展。
是不是很热闹?据了解,两大展会的主办方原是合作10年之久的战略合作伙伴,但在2018年合约期满后VIV选择不再与北京太克会展中心合作,后者于是选择德国农业协会结成“对子”走自己的路。
据行业人士介绍,会议时间和地点更先是北京太克会展中心提出,但消息走漏,VIV抢先对外公布,于是就形成了同一时间、地点两个大型畜牧展并存的格局。
本次青岛畜牧展,展位数量上VIV略微领先,宣传声势上VIV领先,但在配套会议的影响力、权威性、前瞻性上2019中国国际集约化畜牧展领先。
从参展情况看,有些企业两边设展,一些参会人员两个展会两边跑,由于人员分流及两个展会距离较远,致使参展企业和参会人员的满意度不高,加上观展的人稀稀拉拉,如果去掉参展企业的人员,估计人流更是惨不忍睹,不少人表示明年不来了。
VIV没落?
三大现象说明VIV也许要没落。
1、尽管参展企业数量要略高于2019中国国际集约化畜牧展,但相比之前的VIV展商数量显著减少。尤其是大企业离场较多,不管是饲料企业,还是动保企业,乃至设备企业,那些耳熟能详的领军企业似乎是约好了,很多人玩起了消失。最明显的是养殖企业,至于原因大家都懂得,这里就不再说了。
2、展会新意不多。本次展会,以设备类的厂家出镜较多,尤其是非瘟下的智能化设备,如智慧养殖、自动消毒、物联网等;饲料添加剂厂家也不少,主打的是替抗、无抗,比如无抗类发酵饲料、发酵类产品、酸制剂、中兽药等;
3、参展人见少。一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要来,二是不知道去哪一个展会。
总之,昔日合作方的直球PK,致使人气分流,若继续互怼,VIV有可能沦为行业内的二流展会。
参展观察
配套会议多,但参会人气弱。但2019中国国际集约化畜牧展配套的2019年第三届中国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大会很成功,规格很高,参会领导多(王智才、王宗礼、陈伟生、李明、马洪超、陈邦勋等),院士多(沈建忠、陈君石、麦康森),国际一流食品企业多(沃尔玛、家乐福、玛氏、顶新、百胜、京东、美团、嘉吉、饿了么、西贝餐饮、伊利、蒙牛、正大、新希望六和、三元食品、圣农发展、勃林格、奥特奇、亚太中慧、国联水产、海底捞、大象集团等),参会人数多(850人)。
动物健康和食品安全是展会关注的更大热点,一大批企业在布局,或者是无抗,或者是食品端。国际知名食品企业越来越关注农牧业。
同行交流中发现,养猪人复养积极性和力度比农业农村部之前调研要高,近一个多月猪价飙涨可能是重要推力。由于母猪和仔猪价格火箭式上涨,判断养猪盈利波峰已现,但高猪价仍会维持较长时期。
为什么参展?
农牧企业为什么要参加展会?社会发展到今天,如果一个企业还要靠展会来寻找客户或者供应商,我会很担心它的生存。
为了搭个台子和朋友们欢聚?成本未免也太高了,世界那么大,哪不能约?非要到青岛凑热闹?
我刷故我在,显示存在感有很多更高级的方式。你的企业若是要靠展会才能显示存在感,不如归去。
农牧企业是否参展,不仅是花钱是否有效的事,本质上是企业宣传推广策略和竞争力有无与时俱进的问题。
畜牧展将长期存在
移动互联时代的今天,一方面,信息的获取越来越容易。另一方面很多论坛和展会越来越难办,比如展和会议数量越来越多,但口碑越来越差。
尽管如此,我们认为畜牧展不是胶卷、VCD,不会被消灭,但在新的时代,它需要全面升级。未来,只有解决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会展O2O模式,展会才会走出没落,展现出新的活力。如何建立这样的模式,是每一个展会组织者都要积极思考的问题,不然就是等死的节奏。
怎么办?
思考一:技术盛宴,会展结合。畜牧展会若是能组织一批干货多的峰会论坛,将会受到追捧,比如无抗解决方案、非洲猪瘟防控经验等。要坚持一个原则:不能让配套的会议,成为出钱企业的秀场。
思考二:化身行业集成信息服务商。展会的基本功能是信息的有效传递,但目前畜牧展会中信息杂乱无序,没有经过清洗、集成,更谈不上形成信息产品,价值不高。
如果愿意投入资金,展会组织者化身行业集成信息服务商不难。比如,组织一批顶级专家,聚焦产业内的热点、痛点,形成产业白皮书在展会期间发布。
思考三:展会注入互联网元素。不仅是邀请畜牧领域内的相关互联网企业参会,更重要的是用互联网思维策划、组织会议。比如展位设计比赛?VIV *** 选举? VIV名优企业和产品海选?VIV商品特卖会?
总之,当畜牧行业的领头羊们在寻求新的社会化营销模式时,畜牧展也需要与时俱进。其实,不是参展商和参会人员善变,而是这个时代变了,行业变了。你不变,就会被慢慢边缘化,直至淘汰。
标签: 青岛国际畜牧业博览会 青岛畜博会时间 青岛畜牧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