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什么养殖泥鳅-池塘什么养殖泥鳅更好

农村养殖畜牧网 水产养殖 9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池塘什么养殖泥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池塘什么养殖泥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养泥鳅最简单的 *** ?

泥鳅饲养的养殖场地的选择与建设

  1 养殖场的正确选址要想养好泥鳅,选好合适的地点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选择水源充足的、水质良好的地方。因为泥鳅也是一种鱼,是鱼就离不开水,所以,必须得有干净无污染的水源才能养殖泥鳅。其次,要选择交通方便的地方,养殖过程中需要运送饲料、运送泥鳅,因此得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仅仅选择好了场地还不够,在建设养殖场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周全,现在,我们就看看养殖场的布局。

  2 养殖场总体布局泥鳅养殖场肯定是以池塘为主体,池塘的面积可大可小,但以东西长,南北短为更好,这样的池塘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长,有利于泥鳅的生长。

  池塘的两侧分别为进水渠和排水渠,这样池塘沿着两边的渠道依次排列,形成了并联的结构,并联的目的是为了单独管理,如果一个池塘的水质不好,不会影响到别的池塘。在每一个池塘中间和池塘与渠道之间,留出行走的道路,用来作为日常管理的通道。

  在泥鳅养殖场建设中,还要留出晾水池的位置。在泥鳅的管理中,水温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因而更好使用与池塘水温一致的水,这也是需要一个晾水池的原因。到此为止,养殖场的主体已经完成,但是,咱们还需要有单独的管理区。

  管理区一般设置在池塘的一侧,工作人员的办公室,饲料车间及饲料仓库都安置在这里,管理区中除了常规的设施,还需要加盖一座暂养池,同很多的鱼类一样,泥鳅在出售前要经过1―3天的暂养,以去掉鱼肉的泥味,并可使其肠内粪便排空。这样既可提高泥鳅的食用价值,又能保持运输过程中的水质良好,提高成活率。养殖场建设好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沿着场子的周围,要用围网严严实实地围起来,使用围网的目的是防止小猫小狗等动物进入养殖场,给养殖场造成污染和危害。

  到此为止,整个养殖场的布局您就看明白了吧,接下来,咱们具体讲讲养殖池塘的建设要求。刚才我们说过,池塘的长和宽可以根据不同的地面自行设计,不过长更好长于100米,宽不要超过80米,因为面积太大了不利于管理。

鱼池如何放养泥鳅呢?

养殖过程中可投喂菜叶、水草、米饭、糠、豆饼、菜饼及丝蚯蚓、动物下脚、蚕蛹粉、鱼粉等动物性饵料。有条件的更好做成配合饵料并搅拦成块状投喂。

养殖成鳅,不宜投喂太多的动物性饵料,因泥鳅吃得太多不易消化。一天喂2次,早上6-7及下午1时投喂。日投喂量为鳅体重的7-8%。可根据泥鳅的吃食情况有所增减。更高投喂量可达鱼体重的15%。每隔10天,将下层泥上搅拌1次,以利于泥鳅天然饵料的生长。

每天要清除残饵,经常观察泥鳅吃食及活动情况,如发现泥鳅出现肠呼吸频繁,突然停食等反常现象,应立即换水。每10天换水1次。如发现病鳅,死鳅要及时捞取,以防鱼病传染。扩展资料:生活习性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

当水缺氧时,可进行肠呼吸,而在水体干涸后,又可钻入泥中潜伏。

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

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

养殖泥鳅的池塘怎么建最合理?

泥鳅饲养池建造:

  选择光照良好,温暖通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3公里内无污染源的场所建造饲养池。养鳅池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黏质土壤。面积100~300平方米,池深80~100厘米,水深30~50厘米。

  一是泥鳅有一个特性,就是它的潜逃性。由于它体型小巧,只要有小小的缝隙,它便能钻出去。如果池塘有漏洞,泥鳅甚至能在一天之内,逃得干干净净。所以啊,在给泥鳅建池塘的时候,这一点,需要特别的注意。另外在处理池塘的底部。挖掘机挖出池塘之后,要把池塘的底部夯得结结实实。

  二是处理池塘的边缘。沿着池塘的边缘挖出近1米深的沟,然后把厚实的塑料布从沟底一直铺到地面,塑料布的接口也得连接紧密。将塑料布沿着池子的边缘铺满之后,用挖出的土将塑料布压实,这样塑料布就和池塘连成了一体。塑料布的上端,每隔1米左右用木桩固定,保证塑料布不被大风刮开.

  三是处理池塘的进、出水口。因为现在的PVC管道造价比较便宜,所以养殖场可以考虑用PVC管道作为池塘的进水管道,它的一端出自蓄水池边的提水设备,另一端直接通道池塘的一边.四是池塘的出水口是需要精心设计的,我们希望抽出去的水是池塘的底层水,池塘的底层水有泥鳅的粪便污染,剩余的饲料污染,所以水质较差,换水时,就是要把这层水质比较差的水排出去。

怎样养殖泥鳅?

建池条件:泥鳅一般以单养为好。池塘要选择在向阳近水、便于管理的地方,面积一般为100平方米左右,池深80厘米,池壁要夯实,有条件的可用水泥抹光。进出水口要以铁丝网拦挡,防止泥鳅外逃。由于泥鳅有逆水上游的习性,泥鳅池四周沿口要高于池外地面,不能让地面水直接流入池内。池底宜挖面积4平方米、深50厘米的鱼溜3~4个,以利于泥鳅在盛夏水温过高时避暑。池内铺含有机质多的黏土或肥泥,厚约15厘米。

池水深度为:春、秋季30厘米,夏季50厘米。池内要种植水生植物、藻类等,以利于泥鳅生长。

培育肥水:放养泥鳅前应施足基肥,每100平方米泥鳅池均匀撒施干鸡粪40公斤,也可将鸡粪集中堆放在鱼溜内,让其发酵腐烂。水的透明度以20厘米深为宜。

放养规格:选用3厘米长的泥鳅,每100平方米泥鳅池放养15~20公斤。如有流水条件或饲养管理水平较高的,可适当多养。

饲料投喂:泥鳅是杂食性鱼类,除施肥外,应投喂动物性饲料(如蝇蛆、蚕蛹、蚯蚓、螺蛳及畜禽屠宰下脚料等)和植物性饲料(如豆渣、麦麸、米糠、豆饼等),要定时、定量、定位投喂。泥鳅的食欲与水温有关,水温在20℃以下时,以投喂植物性饲料为主(约占70%~80%);水温在20℃~25℃时,动、植物性饲料各占50%;水温在25℃~30℃时,动物性饲料应占60%~70%。每天投喂量一般为泥鳅总体重的8%,水温高时,可增至15%。可于每天下午1次投喂,也可分早晚2次投喂,以次日早晨略有剩食为度。

日常管理:注意经常换水,保持良好水质。经常堵漏洞,保水位,防泥鳅逃跑。经常施入有机肥,保持肥水。夏季在鱼溜上搭棚遮阳,冬季浅水或排水越冬。泥鳅在5℃以下时不再生长,即可收获。

养泥鳅技术包括场地选择、池塘建设、放养鱼苗、配置饵料和养护管理等方面。

选择水资源丰富、有黏性腐殖土的池塘养殖泥鳅,池塘面积以150-250平方米较好,水深应保持40-50厘米。池底要铺20厘米左右厚的肥泥,池壁和底部要夯实捶紧,进出水口要装防逃罩。放养前要进行清塘消毒,每亩放养鳅种2-3万尾。投喂人工饲料,投喂量可依季节不同而异。水温保持在22-28度,每天打扫饵料台。

养殖泥鳅一定要有干净的水源,并且水源还要离池塘很近。然后就是挑选健康的泥鳅苗,将泥鳅放在淡盐水里面,行动自如的就是好泥鳅。

池塘需提前用石灰粉消毒,要保证池塘的水温不超过30度,夏季高温用遮阳布遮阴,每天固定两次喂食,若吃的很快就需要加喂一次。

1、建设场地

泥鳅人工养殖时,选择水资源丰富、有黏性腐殖土、排灌方便的池塘,在进出水口位置用细孔的铁丝网拦截,防治泥鳅逃跑,放入育苗前清塘,用生石灰粉或漂白粉撒施消毒,重新加水后种植莲藕等作物。

2、放养鱼苗

泥鳅要挑选大小几乎相同、表面无伤、有活力的鱼苗,放养前在池塘中撒入少许肥料和浮游生物,放养时用食盐水清洗杀菌后放入池塘,放养密度大约在每亩5万尾左右的鱼苗。

3、配制饵料

泥鳅属于杂食性鱼类,会摄食浮游生物,也会摄食藻类,人工饲喂时以蛋白质丰富的精饲料为主,搭配水蚯蚓等动物性食物,在池塘中设置3-4个饵料台,每天定时喂食2-3次。

4、养护管理

泥鳅养殖期间需要定期换水,保持水中的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每天清理和打扫饵料台,减少细菌滋生,水温保持在22-28度更佳,另外在泥鳅的繁殖季节,亲鳅产完卵后及时捞出鱼卵,以免被泥鳅吃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池塘什么养殖泥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池塘什么养殖泥鳅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泥鳅 池塘 养殖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