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鸡呼吸系统的主要解剖特征
鸡的呼吸系统由鼻腔、喉、气管、鸣管、支气管、肺、气囊和充气骨骼组成。鸡无软腭,而在食管的起始部有一喉突,是两片唇形的肌性瓣,相当于哺乳动物的会厌。平时此瓣开放气体进入气管,当吞咽时鸡仰头此瓣关闭,防止食物落入喉和气管内。
(1)鼻腔:鼻腔的外口为一对鼻孔,位于喙的基部。鼻腔被鼻中隔分为左、右两个,每侧鼻腔内有3枚软骨性鼻甲。鼻腔向后经缝状的鼻后孔与口咽相通。
另外,在眼球的前下方,有一个与鼻腔相通的空腔叫眶下窦或眼下憩室(相当于家畜的上颌窦),内衬鼻黏膜。该窦外侧壁为皮肤等软组织,内侧壁为上颌骨。当鸡患传染性鼻炎等疾病时,窦黏膜发炎,致使眶下窦积液、肿大。
(2)咽:见消化系统口咽。
(3)喉:位于咽底壁、舌根后方,外形呈尖端问前的心形 ,喉 由1对杓状软骨和1枚环状软骨围成支架,内衬黏膜。喉口呈缝状,由周围的黏膜褶围成。喉内的空腔叫喉腔,喉腔内没有声带,故喉不是发声器官(家畜的喉腔内有声带,喉是发声器官),只有通气作用。喉软骨上附着喉肌,可扩大或闭合喉口,防止食料等进入喉腔。
(4)气管:起始于喉,较长,伴随食管等由颈部伸延到胸腔。其壁主要由“O”字形软骨环靠结缔组织和肌组织连接构成,内衬黏膜。进入胸腔后在心基部背侧分为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肺,分支处形成鸣管。
鸣管是鸡(鸟类)的发声器官,位于气管、支气管的交界处,由邻近的气管和支气管环及一块鸣骨为支架,支架上附着两对有弹性的薄膜,分别叫外侧鸣膜和内侧鸣膜。当呼气时,空气冲击鸣膜使其振动而发声。
(5)支气管:很短,在心基部背侧经肺门进入左右肺。支气管的软骨环为“ C ”字形。
(6)肺: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与家畜肺相比较有许多不同点:之一,肺不是悬吊在密闭的胸腔内,而是紧靠背部并有1/3镶嵌在肋间隙内,所以,鸡(禽)肺受胸壁骨骼的限制,扩张性不大;第二,肺内不形成支气管树(家畜肺内支气管分支形成树状的支气管树),而是各级支气管分支形成相互通连的管道;第三,肺的各部均与气囊相通。
①肺的位置形态。鸡(禽)肺不大,鲜红色,位于胸腔背侧,略呈扁平四边形,不分叶,背侧嵌入肋间隙具有几条肋沟。腹侧前方为肺门,是支气管、血管等进出的地方。
②肺的结构。肺除去表面的浆膜外,实质主要由导管系统组成。支气管入肺后纵贯全肺叫初级支气管,初级支气管后端出肺连通腹气囊。从初级支气管上分出4群次级支气管,次级支气管除与颈气襄、锁骨气囊、胸气囊相通外。还分出许多三级支气管遍及全肺,并呈袢状连接于两群次级支气管之间。从三级支气管上又分出许多呈辐射状的肺泡,后者再分出许多肺毛细管,相当于家畜的肺泡,外周布满毛细血管。肺毛细管是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由于鸡肺内支气管相互通连,故肺内感染容易扩张,较难治疗。
(7)气囊:气囊是禽类特有的器官,系支气管的分支出肺后膨大形成的黏膜囊。气囊壁薄而透明,多数家禽有9个。即1对颈气囊,1个锁骨气囊,1对胸前气囊,1对胸后气囊和1对腹气囊。颈气囊位于胸腔前部背侧,锁骨气囊位于胸腔前部腹侧,胸前气囊位于肺的腹侧前部,胸后气囊位于肺的腹侧后部,腹气囊更大,位于腹腔内器官的两侧。
气壹的作用很多,如减轻体重,平侧 *** ,加强发声气流,散发体热借以调节体温,腹气囊由于距离睾丸很近,可使睾丸维持较低温度,保证正常 *** 形成等,但最重要的还是作为贮气装置参与肺的气体交换功能。
给鸡腹腔注射药物时应避免将药物注入气囊,以免引起异物性肺炎。
2.鸡呼吸系统的主要生理特征
(1)鸡在呼吸时,空气由鼻腔和喙进入,并在气管中净化,气管的黏膜面覆盖一层黏液和纤毛,纤毛的重要性常常被忽视。用福尔马林对孵化器消毒会破坏纤毛。因此,建议不要使用福尔马林。
(2)鸡的肺相对较小且不能扩张,和哺乳动物不同,禽类的肺终止于气囊。气囊在鸡身体内具有“气球样”特性,它们迫使空气通过肺2次,以加强肺的换气功能,但是,也使鸡的呼吸道更容易被感染,特别是气囊经常出现浑浊变性甚至黄色干酪样物,表现严重的气囊炎而窒息死亡。
(3)呼吸降温,鸡没有汗腺,当鸡感觉环境太热时,就会张嘴喘气(快速地前后移动喉咙)。通过保持一定的湿度,以蒸发散热的方式排出多余的热量。同时,鸡会把羽毛尽量展开,打开双翅,张开嘴巴,尽量增加身体接触通风的面积,以更大程度地排出热量,降低体温。
鸡舍内气温超过30℃将非常危险,尤其是同时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时。气温的剧烈变化使得鸡体较难进行相应地调整,而适应变化的温度。即使如此,母鸡仍然可以在气温逐步升高的情况下,“学习”适应高至38℃的环境温度,并在其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