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辛温解表药,其实就是人用的中药。只不过,每种畜禽的剂量有所不同。
麻 黄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 、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 A. Mey. 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 的干燥草质茎。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切段,生用或蜜炙用。主产于山西、内蒙古、河北等地,以山西大同产者为佳。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入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1.本品发汗作用较强,是辛温发汗的主药,适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恶寒颤栗、发热无汗等,常与桂枝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之力,如麻黄汤。
2.能宣畅肺气,有较强的平喘作用。用于感受风寒、肺气壅遏所引起的咳嗽、气喘,常与杏仁、甘草等同用;对于热邪壅肺所致的咳嗽、气喘,则常与石膏、杏仁等配伍。
3.又能利水,适用于水肿实证而兼有表证者,常与生姜、白术等同用。
[用量]马、牛15~30g;猪、羊3~10g;犬3~5g。
[禁忌]表虚多汗、肺虚咳嗽及脾虚水肿者忌用。
[主要成分]含麻黄碱、假麻黄碱等多种生物碱,以及挥发油等。
[药理研究](1)麻黄碱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且其作用较和缓而持久,并有兴奋心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及兴奋中枢等作用;(2)假麻黄碱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并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3)挥发油具有解热、降温和发汗作用,并对流感病毒有抑 *** 用。
[附]麻 黄 根
味甘,性平。入肺经。功专止汗。无论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均可应用。具有使心脏收缩减弱,血压下降,呼吸幅度增大,末梢血管扩张等作用。
桂 枝
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燥嫩枝。切成薄片或小段后入药。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等地,尤以广西为多。
[性味、归经]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主治]1.本品善祛风寒,其作用较为缓和,可用于风寒感冒、发热恶寒,不论无汗或有汗均使用。如治风寒表证,发热无汗,常与麻黄等同用,可促使发汗;用治感受风寒、表虚自汗等,则常与芍药等配伍,有调和营卫的作用,如桂枝汤。
2.温经散寒,通痹止痛。配附子、羌活、防风等,治寒湿性痹痛,尤其是前肢关节、肌肉的麻木疼痛,为前肢的引经药。
3.善能通阳气,化阴寒。对于脾阳不振,水湿内停而致的痰饮等,常配茯苓、白术等;若膀胱失司,尿不利,则可用桂枝协助利水药以利尿,常和猪苓、泽泻等配伍,如五苓散。
[用量]马、牛15~45g;驼30~60g;猪、羊3~10g;犬3~5g;兔、禽0.5~1.5g。
[禁忌]温热病、阴虚火旺及血热妄行所致的出血症忌用;孕畜慎服。
[主要成分]含有挥发油0.2~0.9%,主要是桂皮醛和桂皮油,其中桂皮醛占70~80%。
[药理研究](1)桂皮醛能 *** 汗腺分泌,扩张皮肤血管,并通过发汗,加速散热而起解热作用。桂皮油能促进唾液及胃液分泌,帮助消化,故有健胃作用。此外,还能解除内脏平滑肌痉挛,故又能缓解腹痛。(2)乙醇浸出液在体外可抑制炭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有显著的抗菌作用。
防 风
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 Schischk. 的干燥根。切片生用或炒用。主产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等地。
[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入膀胱、肝、脾经。
[功效]祛风发表,胜湿解痉。
[主治]1.本品能散风寒,其性甘缓不燥,善于通行全身,是一味祛风的要药。常与荆芥、羌活、前胡等配伍,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如荆防败毒散。
2.祛风湿而止痛,适用于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风湿痹痛,常与羌活、独活、附子、升麻等配伍,如防风散。
3.有祛风解痉之效,但力量较弱。常配天南星、白附子、天麻等,治疗破伤风。
[用量]马、牛15~60g;驼45~100g;猪、羊5~15g;犬3~8g;兔、禽3~5g。
[禁忌]阴虚火旺及血虚发痉者忌用。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香豆素、色原酮、聚炔、多糖、有机酸等。
[药理研究](1)煎剂和浸剂有解热、镇痛作用。(2)新鲜汁对绿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煎剂对多种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抑 *** 用。
荆 芥
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 的全草或花穗。切段生用、炒黄或炒炭用。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性味、归经]辛,温。入肺、肝经。
[功效]祛风解表,止血。
[主治]1.本品轻扬、芳香而散,既有发汗解表之力,又能祛风,其作用较为缓和,无论风寒、风热均可应用。如配防风、羌活等,治风寒感冒;配薄荷、连翘等,治风热感冒。
2.炒炭能入血分而有止血作用。可用于衄血、便血、尿血、子宫出血等,常配伍其它止血药。
[用量]马、牛15~60g;猪、羊5~10g;犬3~5g;兔、禽3~5g。
[主要成分]含右旋薄荷酮、消旋薄荷酮及少量右旋柠檬烯等挥发油。
[药理研究](1)煎剂或浸剂,对实验性发热有解热作用。(2)能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增强汗腺分泌以及缓解平滑肌痉挛。(3)煎剂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4)荆芥炭能缩短出血和凝血的时间。
紫 苏
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 Britt. 的干燥叶。切细生用。茎单用名苏梗,种子亦入药,名苏子。全国各地均产。
[性味、归经]辛,温。入肺、脾经。
[功效]发表散寒,行气和胃。
[主治]1.本品能发散风寒,开宣肺气,发汗力较强。常与杏仁、前胡、桔梗等同用,治疗风寒感冒兼有咳嗽者。
2.本品气味芳香,能行气醒脾。用于脾胃气滞引起的肚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等,常配伍藿香等。
[用量]马、牛15~60g;驼25~80g;猪、羊5~15g;犬3~8g;兔、禽3~5g。
[禁忌]表虚自汗者忌用。
[注]单用苏叶,主要发散风寒;单用苏梗,长于理气安胎;单用苏子,偏于降气祛痰,茎叶同用,则具有发散并兼理气之功效。
[主要成分]全草含挥发油约0.5%,内含紫苏醛约55%,左旋宁檬烯30%及α-蒎烯少量;非挥发性成分中含有精氨酸和葡萄糖甙等。
[药理研究](1)煎剂能扩张皮肤血管, *** 汗腺分泌,故能发汗解热。此外,还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增强胃肠蠕动,以及减少支气管分泌物,缓解支气管痉挛。(2)紫苏酮有较强的防腐作用。(3)水浸液在体外对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均有抑 ***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