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这组数字本来平平常常,但在老百姓心目中却是一面照妖镜,更是一把竖在假冒伪劣产品和黑心商人头上的一把利剑,令坑害老百姓的各类影响食品安全、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假冒伪劣产品无处遁形。
在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是“香精调出来的泰国香米”。虽然没有像去年爆出的“脚踩老坛酸菜”那样触目惊心,但也实打实的令人愤怒。难道现在想吃一点干净东西就这么难?即使是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农副产品以及由其加工而来的成品都被各种“科技与狠活”包围着。
虽然今年的315晚会没有曝光有关水产品方面的问题,但在现实中和 *** 中有很多这类问题都是平时老百姓关注的焦点。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老百姓已经从最开始对吃在嘴里的食品不信任上升到了现在对食品安全的失望甚至愤怒。谁承想各类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的水产品、海珍品也会是这类问题的重灾区。尤其是在自然资源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很多水产品已经由人工养殖来供给市场。所以这里就免不了要用到饲料、药品、微生态制剂(益生菌)。
这些东西就像一把双刃剑,合理合法使用,既可以防治养殖生物的疾病、提高产量,又对人体无毒无害;一旦违法违规使用,特别是使用一些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药物,就势必会影响到食品安全,直至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但实实在在地讲,无论是农业种植、畜禽养殖还是水产品养殖都不可避免地用到农药、兽药、渔药、化肥、饲料、微生态制剂……
我曾经和几个朋友一起在郊区借了一小块田地,试着种一点理想中的“绿色食品”:小白菜、西红柿、辣椒、黄瓜、茄子、玉米、豆角等等。虽然在平时从种到收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了不用任何农药、化肥,只用农家肥,但结果却惨不忍睹。无论是产量还是最后收获农作物的品相都与市售的差了很多。特别是不用农药的结果就是虫害非常严重,尤其是小白菜和其他农作物的叶片都被各种害虫啃噬。
所以说,“绿色食品”以及“有机食品”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
再回过头来说说水产养殖,水产养殖与农业种植和畜禽养殖从生产方式上虽有本质区别,但过程中也避免不了使用药物、饲料。尤其是在养殖动物发生疾病的时候,就必须要用药物进行治疗。但防治水产动物疾病的也得遵循科学的防治 *** ,针对不同的疾病按照国家法规规定允许使用的药物,按照规定使用量,规定疗程使用,再满足停药期规定就没什么问题。
停药期的概念:渔药的停药期就是指某种药物都有特定的停药期,一般用“度日”来表示,也就是水温与天数的乘积。例如:渔药--氟苯尼考粉的停药期是500度日,假设当时的水温是20℃,那么500÷20=25天,也就是说使用氟苯尼考粉时的水温是20℃,那么在使用后就至少需要停药25天。
为什么现在经常会爆出水产品、水产食品的食品安全问题呢?
有些是因为某些从业者非法使用各类违禁药物、添加剂造成药残超标;而有些确实是因为误会,这个误会指的是在养殖过程中正常使用国家允许的渔药、饲料、饲料添加剂以及微生态制剂的时候被误以为在“乱用药”。
哪些药物属于违禁药物,哪些药物属于国家允许使用的药物呢?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在2022年正式发布了《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2年1、2号》,这两张表格对禁用的渔药以及允许使用的渔药做了非常详细的说明。
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药物应用在了水产养殖业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要看用什么药,该怎么用,并且用了之后必须要保证在水产品之中没有残留才是关键。
水产养殖行业也应该遵循科学的养殖 *** ,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执法部门也应该加大执法力度才能真正让食品安全不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