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海燕1 ,王华明2 兽医师
新生仔猪腹泻在养猪场很常见,而且有些传染病引发的仔猪腹泻非常急,来不及救治就急性死亡。这是因为新生仔猪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功能不健全,不利于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另外仔猪得不到母源抗体的被动免疫,极易发生传染性腹泻而迅速死亡。临床常见的能引起仔猪腹泻并急性死亡的疾病有许多,笔者重点介绍一下仔猪红黄白痢、猪传染性胃肠炎及猪流行性腹泻等疾病,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参考。
1仔猪红痢
本病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肠毒血症。该病特征为排红色粘粪,肠坏死,病程短,死亡率高。主要发生于1-3日龄的初生仔猪,病猪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几乎无治疗意义,因此预防更为重要。
防控措施 一旦发病早期用青链霉素预防,各10万单位/千克体重1次灌服,或在仔猪未吮初乳前灌服进行预防。有效的防控措施是提前给母猪注射c型魏氏梭菌灭活疫苗,使产后的仔猪获得被动免疫。于产前30天和15天左右各注射一次5-10毫升。如前胎已用过疫苗免疫,可于母猪分娩前15天前后接种1次即可,剂量3-5ml。
2仔猪黄痢
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初生仔猪的急性、致死性肠炎。以排黄色水样粪便为特征。7日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染,特别是1-3日龄最多见,常在同一窝仔猪中发病。仔猪刚出生体况正常,经过几个小时后,突然有1-2头仔猪出现全身衰弱并很快死亡,持续又有其他仔猪出现剧烈腹泻,排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稀便,内含凝乳碎片,严重时 *** 松弛,粪便时时从 *** 流出,仔猪迅速消瘦、脱水、衰竭以致昏迷而死亡。病程1-3天。
防控措施 仔猪生后注意观察,刚见有发病时立即全窝给药。对大肠杆菌有抑 *** 用的抗菌药物很多,如氯霉素、氯苯尼考、土霉素、链霉素、新霉素、金霉素、多粘菌素及磺胺甲基嘧啶等,都可选用。母猪产房要注意消毒,保持清洁干燥。初吮乳前挤掉每 *** 内少许乳汁,以冲出 *** 孔内的细菌和污物,用0.1%高锰酸钾液擦拭 *** 、 *** 及周围皮肤,然后令仔猪吮乳,应尽早吃到初乳,提高仔猪的抵抗力。为预防新生仔猪腹泻,给母猪产前注射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菌苗,预防仔猪黄痢、白痢,可使初生仔猪获得很高的保护率。
3仔猪白痢
本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是仔猪常发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排灰白色浆糊状稀便为特征。发病于10-30日龄仔猪,以2-3周龄的仔猪多见,1月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一窝发病有先后,呈陆续发生,拖延较长时间,一窝发病数量多少不均,症状轻重也不等。常因仔猪肠道内菌群失调及各种应激因素有关,促进发病,加重病情,严重者不治疗经5-6天可衰弱死亡。病猪一般体温无明显变化,食欲不振,逐渐脱水消瘦,被毛粗糙不洁,发育缓慢,时间长将成为僵猪。
防控措施 早期给药治愈率高,可用抗菌消炎药,配合收敛、止泻、助消化和口服补液盐等,一般都可治愈。在多发本病的养猪场,重点应考虑改善饲养环境,保持猪舍清洁、保温和干燥,并注意仔猪的饲养管理。
4猪传染性胃肠炎
本病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是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各年龄猪均易感,对新生仔猪具有高度致死性。10日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很高,随着日龄增长,病死率降低,5周龄以上仔猪死亡率很低,成猪几乎无死亡。
防控措施 日龄小的仔猪只能用高免血清或康复血清治疗有效。将病猪隔离、消毒,为防止细菌病的继发感染,全群可用抗菌素预防。预防本病可采用猪传染性胃肠炎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母猪于产前30天注射4ml,3日龄至断奶后7天的仔猪注射0.5ml,20-50日龄仔猪注射2ml,50千克以上猪注射4ml,免疫期为6个月。注射部位位于后海穴(尾根与 *** 中间凹陷小窝部位),进针与直肠平行或稍偏上。
平时注意不从疫区引种,以免传入本病。发现病猪立即隔离,用碱性消毒药对猪舍、场地、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并控制人畜车辆进出。对尚未发病的仔猪和母猪,立即隔离到安全地区饲养。
5猪流行性腹泻
本病是由冠状病毒属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的肠道疾病。以呕吐、腹泻和脱水为特征,致感染仔猪急性死亡。日龄小的仔猪发病率为100%,断奶前仔猪死亡率高达100%,育肥猪为50%。常见一头猪发病后,同窝或邻圈猪在一周之内相继发病。在非免疫猪群中常以爆发性流行。症状轻重程度依发病日龄不同而异,1周龄内新生仔猪感染出现腹泻后,2-4小时内因脱水而死亡。随着日龄增长,症状逐渐轻微,若无继发感染又护理得当,猪只很少发生死亡。
防控措施 本病无特效治疗 *** 。一般采取对症支持疗法,控制继发感染。为防止本病的扩散,大型猪场应采取扑杀10日龄内呕吐、腹泻严重的仔猪,并立即封锁隔离,紧急消毒,切断传染源。对母猪和其他未发病的猪群紧急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14天后产生免疫,免疫期6个月。药物治疗参考猪传染性胃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