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养猪近年来成为业内一个关注点,特别是非洲猪瘟疫情爆发以来,养猪行业在智能化上的动作越来越实了,同时,对智能化养猪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多了。智能化养猪好还是不好,让人傻傻地分不清楚。
开发“猪脸识别”等智能化技术的科技企业越来越多,养猪企业也希望早点借助智能化摆脱困境。今年5月份在武汉举办的2019年中国畜牧业博览会上,中国畜牧业协会智能畜牧分会宣告成立,一批科技企业、畜牧企业同步发布了智能化养猪管理系统。
热闹过后,科技开发企业与养猪企业都稍稍冷静了下来,这下一步怎么走?走还是不走?智能化养猪让企业在非洲猪瘟困扰中又添新的烦恼。
Part 1
科技企业:踌躇满志想将技术落地
中国人是世界上更爱吃猪肉的群体,但中国养猪的效率却远远低于欧洲、美国,这表明中国养猪行业仍旧是一座富矿。诸多科技公司们都瞄准了这块蛋糕,就连互联网巨头们也纷纷加入到养猪阵营中来,找传统养猪企业合作是一大热门选择。
2019年5月,京东集团宣布投资中国之一家将濒临灭绝的本土黑猪产品推向市场的吉林精气神有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养猪。京东数科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兵,其成名作就是“猪脸识别”。早在2018年11月京东方面就表示,用他们的养殖巡检机器人、饲喂机器人、3D农业级摄像头等先进设备,智能化养出来的猪,可以将养殖人工成本减少30%-50%左右,降低饲料使用量8%-10%,并且平均缩短出栏时间5-8天。换句话说,让猪吃得更经济、长得更快、身体更好。
2018年3月,阿里云与四川特驱集团、德康集团宣布达成合作,阿里云的工程师为研发智能养猪系统在养猪场里待了三个月。在之后6月份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发布了ET农业大脑,能为每头猪建立一套档案,包括猪的品种、日龄、体重、进食情况、运动强度、频次、轨迹等。阿里云方面介绍,通过AI技术,每一年可以帮助养猪企业、农户,每头母猪每年多生仔三头,死亡率降低3%,同时可以将运动量作为猪肉品质的新标准。
2013年创办的有着畜牧业背景的睿畜科技,专注于养猪智能化管理,目前在养猪行业已经崭露头角。针对国内常见的“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睿畜科技提出“无人值守”的概念,分成六个等级,0为全人工,L1增加自动喂食设备,L2增加智能环控与环保,L3增加智能盘点与测重,L4增加健康管理,L5增加智能诊断。这样能够改善管理流程,减少人力,提高效率,目前中国养猪行业前十名的公司,有五家都是他们的客户,其中包括行业之一的温氏股份。
Part 2
养猪企业:犹豫不决严格控制成本
在科技企业们跃跃欲试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养殖业内的反应却是另一番犹豫不决的景象,智能化养猪势必需要增加投入,而控制成本是养猪企业普遍考虑的因素。
技术改造通常由行业头部公司开始,头部公司资金相对充足,有投入的资本,也更有提升效率的需求。行业之一的温氏采取的是“企业+养殖户”的平台模式,他们主动找到专注智能化管理的睿畜科技合作。
价格是决定科技公司与养猪场能否达成合作的关键,因此京东和精气神目前的合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京东方面表示,目前还处于前期推广阶段,他们愿意出让一部分利润来补贴。而精气神的董事长则提供了具体的价格参考——使用京东的AI解决方案后,预期平均每头猪增加了92.5元的成本,效果是每头猪在饲料上可以节约30元-60元,人力成本减少8元,提高存活率能够节约15元,精准控制体重能够节约5元-8元,合计节约91元左右,增加的成本和节约的预算基本能够打平。还有另外一个促成这次合作的因素,精气神养的黑猪市场定位更高,一些消费者愿意为黑猪肉付出更高的价格,但脱颖而出需要品牌效应,这正是京东可以为精气神弥补的。
对于智能化技术,更多的是则是质疑声。例如京东研发的猪脸识别技术,目前绝大部分的养猪场都是通过配有芯片的智能耳标来进行身份识别,实现同样的效果,且价格更低只要2元左右。而AI技术通过采集数据、训练模型,复杂的技术也导致了更高的成本,典型的“杀鸡用牛刀”。
另外,非瘟的到来让养猪场都采取了全封闭式管理,这也给一些急需开辟业务的科技公司造成很大影响,睿畜科技表示很多有一些已经下了订单的客户,因为设备不能进入猪场而要求暂停。
结
EAD
语
不论养殖企业如何纠结,智能化养猪都是一个方向,一个未来的方向。然而,由于非洲猪瘟的到来,为智能化的加快普及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平台。非洲猪瘟防控是一场持久战,智能化有必要纳入 *** 推动的措施加以考虑,我们认为下一步有必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研究:
一、 *** 应该支持相关企业研究智能化手段在非瘟防控中的应用。
二、科技企业要加快产品研发,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智能化养猪技术的普及率。
三、是否能给智能化产品开发企业一定的扶持?为养猪企业普及应用智能化产品给予补贴?
(本文转自公众号:农视网)
编辑:何鹏
统稿编辑:张程
责任编辑:曹畅
标签: 智能养猪解决方案 什么是智能养猪 智能养猪用了哪些智能手段 养猪 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