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蓝耳病毒病于1987年最早在美国爆发,1992年的国际病毒学会议上正式病命名呼吸与繁殖综合征,我国在1996年分离到病毒。对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害。蓝耳病毒具有广泛的抗原变异性,病毒表面能诱导中和抗体的抗原表位发生抗中和突变,使病毒不易被免疫细胞发现,从而导致机体持续性感染。,PRRSV抗体在不同水平时,其产生的作用则完全不同,犹如一把“双刃剑”,导致PRRS的免疫防制和根除存在较大的阻碍。这篇文章主要总结了蓝耳流行特点以及近年来常见疫苗毒株,希望对后续研究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蓝耳 疫苗 流行病学 毒株
蓝耳病毒病于1987年最早在美国爆发,1992年的国际病毒学会议上正式病命名呼吸与繁殖综合征,我国在1996年分离到病毒。蓝耳病毒属于RNA病毒,长15kb,属于套病毒目,动脉炎病毒属,球形,直径是45-65nm。蓝耳病毒分为高致病性蓝耳病毒和经典型蓝耳病毒。蓝耳病的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配种、垂直传播、鸟类传播、风媒介传播。外观健康猪持续感染成为传染源,超过5个月还能从其咽喉部分离到病毒。
蓝耳病的发病流行时间一般4周内结束,也可能持续数月。急性发病初期,血液中可分离病毒,但随着免疫反应的出现病毒迅速从血液中消失。感染PRRSV的种公猪通常不出现临床症状,但有时也会精神不振、食欲下降、发热等。
蓝耳病毒进入猪体内的途径如下:黏膜——肺——巨噬细胞扩增——淋巴结。病毒首先侵染肺泡巨噬细胞(PAM),然后在肺泡巨噬细胞内迅速增殖,引起细胞破裂,破裂的巨噬细胞产生TNF-α,导致免疫细胞凋亡。同时破裂的巨噬细胞释放病毒,病毒进入血液分散到全身,此时会引起病毒血症,然后进入淋巴结的巨噬细胞,引起淋巴结肿大。同时,也会在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繁殖,引起坏死脱落,引发动脉炎。
蓝耳病毒侵染机体后,机体会产生抗体。但是蓝耳病毒具有广泛的抗原变异性,病毒表面能诱导中和抗体的抗原表位发生抗中和突变,使病毒不易被免疫细胞发现,从而导致机体持续性感染。另外,非中和性抗体能导致病毒侵染增强,已证实抗体可增强病毒感染,亚中和滴度的IgG有利于发病。称之为ade(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低浓度的中和抗体能和病毒形成病毒-抗体复合物,该复合物可以促进病毒感染细胞,进而导致持续性感染肺巨噬细胞。
因此,PRRSV抗体在不同水平时,其产生的作用则完全不同,犹如一把“双刃剑”,导致PRRS的免疫防制和根除存在较大的阻碍。
蓝耳病毒的经口感染的半数感染量(ID50)为10^4.0~5.3病毒粒子,气溶胶的ID50为10-10^3个病毒粒子,肌肉接种少于或者等于20个PRRSV粒子即可使猪只感染发病。由此可见打针传播和吸血昆虫传播所需的病毒量极低,其次为空气气溶胶感染,更低是经口感染。因此,临床预防上应该把防控昆虫和打针传播作为主要的防控手段。
母猪怀孕后期(90天)病毒可穿透胎盘屏障给仔猪,且传播的能力与毒力无关。感染猪长期排毒,自然感染症状消失后还可排毒119天,即血清转阳后还可排毒100天。
我国存在至少六个蓝耳病毒亚型,不同亚群的毒力和中和保护位点存在差异,甚至统一亚群的不同毒株之间的毒力及保护位点也存在差异。
结构蛋白GP2~GP5a、M蛋白、N蛋白,E蛋白是PRRSV的主要抗原位点,该蛋白不仅是淋巴细胞增生性应答的靶点,同时蛋白也参与了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诱导过程,尤其是中和抗体的产生,因此,很多学者将其作为发展新型疫苗的良好靶抗原。
GP2/3/3/4/5属于糖基化修饰的囊膜糖蛋白,M蛋白、N蛋白GP2a、GP5a属于未糖基化囊膜蛋白。GP5、M蛋白是主要囊膜蛋白。M蛋白则是所有PRRSV毒株间保守性更高的蛋白。GP5蛋白又称E蛋白,它主要参与机体特异性抗体的产生
N蛋白是PRRSV的优势结构蛋白并为其主要免疫原性蛋白GP3、GP4和GP6蛋白也是有较强的免疫原性的主要蛋白,对免疫应答发挥着重要作用。GP3蛋白是病毒毒株间突变性较高的蛋白,它对抗感染免疫有着一定的作用。GP4蛋白也是PRRSV的主要结构蛋白,它与免疫的导向性有着关联作用。
这些蓝耳病毒引起的特性,导致蓝耳病难以在猪场清除,也导致蓝耳成为猪场主要需要防控的病毒之一。
现在防控蓝耳病毒的手段还是进行疫苗注射。在中国,主要存在两种形式的蓝耳病毒疫苗:活疫苗和灭活疫苗。
1.1活疫苗
我国蓝耳活疫苗毒株有:VR2332 株,CH1- R株,R98 株,株 JXA1- R株、HuN4- F112 株和 TJM- F92 株。
中国市场之一个获的批文上市销售的蓝耳病毒疫苗是勃林格的经典毒株 VR2332 活疫苗。2007 年哈兽研研制注册了 Ch- 1R株 疫苗,JXA1- R株活疫苗主要 是 *** 采购苗毒株,用于预防中国高致病性 PRRS。
NVDC-JXA1是疾控中心分离研制,分为活苗和灭活苗,灭活苗毒株为NVDC-JXA1,弱毒苗毒株为VDC-JXA1-R,目前弱毒苗有12个企业生产。HuN4-F112株为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分离研制 。
TJM- 92 弱毒株是自然基因缺少毒株,病毒致病力下降,宿主对病毒的免 疫力提升,是目前国内最安全的病高致病性活疫苗。研究表明,TJM-F92株弱毒苗与猪瘟脾淋苗联合免疫不会对引起猪瘟疫苗抗体产生抑制。
市场上常见的疫苗毒株有勃林格 、经典株 、江西株 的 较多 ;湖南株次之 ;天津株最小 。经典株中,养殖户 使用海利 、哈维科和普莱柯的较多 ;江西株 中,养殖 户使用大华农 、中牧股份和武汉 中博 的较 多 ;湖南株中,养殖户使用哈维科较多。
2014年~2015年,HP-PRRSV的阳性占比几乎是100 %,2015年以后,NADC30-like PRRSV的检出率超过HP-PRRSV。NADC30-like PRRSV取代了HP-PRRSV成为了我国的主要流行毒株,QYYZ-like PRRSV主要流行于我国华南地区,其他类型的毒株呈现散发或局部流行。而新的疫苗毒株并未出现,意味着蓝耳可能再次在我国猪场内流行起来。需要加大对高检出率的毒株监控和生物检测 *** 以及疫苗防控措施。
2.1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的优点是不散毒,不返强,缺点就是保护效力差。在对仔猪进行免疫时,由于仔猪体质弱容易感染的特性,加上母源抗体急剧下降,不适合免疫灭活蓝耳疫苗。因此,PRRS 灭活疫苗用处在病毒感染的动物中作用 更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疫苗能帮助改善繁殖表现,比如增 加的产仔率,育肥猪的数量和接种母猪所产仔猪的健康状 况。因此,在蓝耳阳性场使用灭活疫苗有助于稳定蓝耳病情。目前国内常用的灭活毒株为灭活苗毒株为NVDC-JXA1。有研究实验采用的是首免用RH-1R毒株灭活苗,二免选用灭活苗NVDC-JXA1毒株,表明混合使用弱毒苗和灭活苗对仔猪进行两次免疫效果更佳。
3.1新疫苗的研究方向
蓝耳病毒因为其独特的免疫逃逸机制而容易出现变异,导致原有的疫苗对其效果降低,因此,应该对蓝耳病毒毒株进行监测,同时加强疫苗研究,疫苗的研究方向括几种佐剂的应用,PRRSV混合毒株的使用,新代次疫 苗选择,包括 DNA 疫苗,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病毒载体等。
关注我,学习科学养殖。优质动保请前往TB赛为猪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