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预防包括什么哪些内容(知识讲堂丨什么是残疾预防①)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殖技术 4470

残疾预防包括什么哪些内容(知识讲堂丨什么是残疾预防①)

残疾预防包括什么哪些内容(知识讲堂丨什么是残疾预防①)



从出生到年老

残疾风险伴随生命每一个阶段

预防残疾与个人健康、家庭幸福、

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息息相关


残疾预防包括什么哪些内容(知识讲堂丨什么是残疾预防①)


什么是残疾预防?

我们身边的主要致残原因有哪些?

为什么说残疾的发生和发展

是可防可控的?


今天,一起进入

残疾预防系列知识讲堂之一期

【残疾预防概述】

↓↓↓



1.什么是残疾预防?

残疾预防是针对常见的致残原因,如遗传、发育、外伤、疾病、环境、行为等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和 *** ,预防或减少致残性疾病和伤害的发生,限制或逆转由伤病而引起的残疾,并在残疾发生后防止残疾转变成为残障。



2.我们身边的主要致残原因有哪些?

我们身边常见的致残原因有三大类:一是遗传和发育因素;二是环境和行为因素;三是伤害与疾病因素。这三类因素交叉作用,造成残疾。


残疾分为先天性残疾和后天性残疾。导致先天性残疾的常见原因有近亲婚育,遗传因素,子宫内发育缺陷,父母吸毒、吸烟、嗜酒等不良行为,妊娠期患某些疾病、服用不当药物,生产中胎儿缺氧、损伤等。后天性残疾也称获得性残疾,导致后天性残疾的因素主要有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如乙型脑炎、麻疹、糖尿病、高血压、精神疾病等;意外伤害导致残疾,如交通事故、工伤、辐射和其他伤害。



3.为什么说残疾的发生和发展是可防可控的?

疾病和伤害可以预防,残疾同样可以预防,康复可以减轻残疾程度。人类虽然不可避免的要发生残疾,但可以预防和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利用现有的技术就可以使至少50%的残疾得到控制或使其延迟发生。


我国实行计划免疫后,已使可致残的四种传染性疾病(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的发生率大幅度降低,减少了这些疾病所导致的残疾在儿童中的发生率;我国也在不断减少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A缺乏、碘缺乏导致的残疾;提倡优生优育,可以减少先天残疾的发生;脑卒中患者通过早期康复,90%能够达到生活自理,避免或减轻残疾程度;脑瘫儿童如能早期干预,半数患儿可显著改善功能;开展康复医疗,加强二级和三级预防工作,也能使大量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减轻残疾造成的功能障碍。因此说残疾的发生和发展是可控可防的,时间也证明这一点。



4.为什么强调要建立非致残环境?

强调要建立一个“非致残环境”,这是预防残疾的重要问题。“极度贫困环境”是一个致残环境。贫困和残疾不分先后,就像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这个问题一样古老而且难以回答。贫困不仅是残疾易造成的结果,也是促发残疾的原因。帮助贫困地区脱贫,加强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发展,提高文化教育和生活、卫生水平,将大大有助于预防残疾。


“高危工作环境”是造成职业性残疾的重要因素。如有害化学物质引起的中毒,粉尘引起的矽肺等呼吸系统疾病,手工重复操作或重力负荷引起的慢性肌肉骨骼疾病或工伤等。因此,要引导生产企业建立规范、安全的生产环境和流程,减少职业性疾病的发生。


“高压心理环境”是造成心理、精神疾病的重要因素。长期学习或工作在高压的环境下,精神得不到放松,是诱发精神疾病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对学生、办公室人员等进行心理疏导,防止出现心理问题。



5.什么是三级残疾预防?

目前国际和我国对残疾都采取了三级预防措施。


之一级预防是有效预防疾病和致残性伤害的发生,即让人们不得病,不受到伤害。需要通过免疫接种、咨询及指导、预防性保健、选择健康生活方式、重视合理行为及精神卫生、安全防护等措施得以实现。


第二级预防是防止疾病和伤害导致残疾,即一旦患病,也不要导致残疾。需要通过早起筛查、定期检查、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早期医疗干预、早期康复治疗等措施得以实现。


第三级预防是防止残疾发生后出现更严重的残障,即就算残疾了,也要想方设法不要造成障碍或减轻障碍。需要通过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康复咨询,支持性医疗及适当的护理等措施得以实现。



6.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防控

每一个宝宝的出生,都给家庭带来了欢乐和幸福,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长大。但据《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统计,我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为5.6%。以全国年出生数1600万计算,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约90万例,约40%的出生缺陷儿童会发展为终身残疾。那么,孕期如何预防出生缺陷呢?


(1)孕期有很多手段可对出生缺陷进行预防,如通过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可以避免很多致死、致残性出生缺陷儿的出生,这些预防措施统称为二级预防。


(2)孕妇定期做检查非常重要。怀孕期间,孕妇需要定期做很多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怀孕时存在的异常。如每次测量血压、腹围,每个月需要检查血常规和尿常规等,这就是孕期的常规检查。


(3)产前筛查。产前筛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唐氏综合征筛查和超声产前筛查。为了发现胎儿是否存在严重致死、致残性先天缺陷等,这些筛查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只有符合要求的部分助产机构才能开展这些服务,准妈妈们在孕期接受这些服务时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医院。



7.疾病致残防控

目前我国血管病的发生越来越年轻化,在一些大城市,三四十岁的患者已成为心血管病的主流人群。心血管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只要改变生活习惯,可减80%的心血管病的发生。


(1)控制饮食。每顿吃七八分饱,勿暴饮暴食,避免高脂肪、高盐饮食,减少心脏负担。提倡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


(2)体育锻炼。运动时间每周至少三次,每次约30-6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健步走、家务劳动、太极拳等。


(3)戒烟。吸烟可以严重损害血管,影响整个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曾发生过心血管病的患者一定要戒烟。


(4)控制血压。控制血压,对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普通人,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有冠心病的患者,血压一般应该控制130/85mmHg以下,可减少心绞痛和心梗的发生。


(5)控制体重。将体质指数保持在24kg/m2以下,男性腰围保持在90cm以下,女性腰围保持在85cm以下。养成定期测量体重的习惯,每周早上排便后测量体重,一旦发现体重超过适宜范围,及时开始控制饮食,开展锻炼。


(6)降低血脂。血脂过高者,除在饮食上注意少摄入饱和脂肪酸和食用油外,还应该服用降脂药物,如辛伐他丁等(具体情况需遵医嘱)。


(7)控制血糖。正常人空腹血糖在6.1mmol/L以下,持续性高血糖引起代谢性紊乱就是糖尿病。糖尿病控制不好可以引起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有糖尿病或者血糖过高的心血管病患者,血糖控制同样不容忽视。


(8)阿司匹林。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阿司匹林。对于已经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长期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降低心梗和脑卒中的发生。若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使90%的存活患者重新步行和生活自理,使30%的存活患者进行一些较轻的工作。相反,不进行康复治疗,上述恢复率仅为5%左右。是否选择积极康复,决定了脑卒中后是否残疾及残疾的程度



8.伤害致残防控

适当的运动,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发展,提高身体素质。但是由于儿童的身体处于成长和发育阶段,协调性较差,反应时间也较成人慢,容易在运动中受到损伤,团体运动更是难免许多身体碰撞导致运动损伤。


国内的一项调查显示,青少年运动伤害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技术动作错误、运动前准备活动不足、疲劳状态下运动、场地或器材状况差、在对抗运动中受伤、自身身体素质差、运动时保护不力等。一部分运动伤害的发生,是因为运动环境中的危险因素造成的。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很多,包括运动场地、运动器械、运动设施、毗邻环境等,因此,保证安全是运动锻炼的底线。


(1)运动前要先热身。在运动前做些准备活动,热热身,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使人体从相对的静止状态过渡到紧张的活动状态,让身体更适应即将来临的运动。不热身或热身不充分,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2)使用适当的运动防护用具。如在滑冰时佩戴头盔、护肘、护膝;在踢足球时佩戴护腿板;在骑行越野自行车时佩戴头盔等。请注意,佩戴的防护设备一定要大小合适,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佩戴,否则无法发挥保护作用。


(3)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运动不强,不带病运动,不疲劳运动。儿童、青少年切记,不要进行无畏的尝试,如单双杠等需要一定技术基础的运动,不要强冒险,不要轻易尝试有难度的动作。生病、疲劳状态下应主动休息,停止运动。


(4)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和鞋。运动时应穿适合自己身材大小的运动服和运动鞋;不在身上携带钥匙等尖锐、坚硬的物体和饰品。如果条件允许,平时戴眼镜者,运动时应换上运动眼镜。


(5)提前学会一些急救技能。常见的运动伤包括扭伤、脱臼、出血、骨折等。平时应主动学习一些针对这些伤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在自己或他人受伤时,之一时间给予正确救治。


END


来源: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深圳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编辑:成都残联



残疾预防包括什么哪些内容(知识讲堂丨什么是残疾预防①)

求分享

求在看

标签: 残疾预防包括什么哪些内容 残疾预防的具体内容 什么是残疾预防日 预防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