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韬
我开门见山,尽可能简单高效地回答这个问题。
这是国内企业培训最常见的问题,普遍而无解,一直困扰着企业hr们。其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
· 企业决策者的责任(包括企业学习群体的负责人和hr负责培训的员工)。人选课,课也选人。素养层次高的人能够选择出高质量的课程,反之则选择低质甚至垃圾课程。如果企业选择的是低质垃圾课程的话,自然效果极差,甚至不起好作用还起到破坏作用,对企业造成伤害(很多伤害是延迟响应的,企业难以察觉)。
· 企业选择课程者的责任还在于:他们更多更习惯于让企业执行层面的员工受训,少有让企业管理层、决策层、更高层受训。但是企业的问题多是出现在战略层面的管理制度上、企业核心价值主张上。在前提不升级变革下,策略上的细微改变收效甚微是理所当然的。就是重策略性的基层培训,轻战略性的高层培训。就是只给下级培训,不给上级培训。而上决定下,你说能好吗?
· 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培训事务的人员难以看出专业性极高的课程品质好与坏。第三方的培训公司多为掮客,鉴赏判断是非好坏优劣的水平全无。我这里深有体会。我总说不怕客户懂行,就怕客户狗屁不懂。能遇到高品质客户十分难得。特别是一些高端革命性的课程,比如我的《品牌的品牌》《创新的创新》《服务的服务》等。
· 企业课程选择上多特别在意成本(单价和课时)。他们往往更愿意比价而不比课,选择低价的课程。低价没好货就显灵了,效果肯定很差。还有习惯压缩课时。比如我的课程《品牌的品牌》《服务的服务》《文案的文案》都是三天的内容课程,每门课都近一千页的内容。而受训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却要听一天,甚至半天,还有一小时的情况。想想看效果全无。就比如一部国际大片是两个半小时,而你却只想看半小时版本的,低效是注定的。
· 企业在对待培训上没有风险意识。
· 企业在选择课程时缺乏精品意识。
· 企业在选择受训课程时偏爱所谓的实战派,轻视科学派。这是极大的误区。把局部的短期内的经验当作真理对待,缺乏举一反三的科学实证。
· 企业选择课程时缺乏国际视野和长远眼光。
总之,国内企业教育培训市场十分混乱,垃圾课程垃圾老师成山成堆。企业身在其中选择时多则上当受害。
那么如何改善呢——『大多数公司,培训质量要提升十倍才能勉强达到合格水平。』
(上图选自独立品牌学家、 *** 学家高韬的课程《品牌的品牌》《服务的服务》第26页,总939页和1300页课程演示)
最后祝你学习顺利。